分享

治疗肺系疾病的一首重要经方

 花无缺3myj1j3d 2025-05-22
厚朴麻黄汤方证
【方剂组成】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

【用法】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参考处方】厚朴15克,麻黄12克,生石膏45克,杏仁10克,半夏15克,干姜10克,细辛6克,小麦30克,五味子15克。
上9味,以冷水6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再续水煎一次温服。

【方解】此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剂,故主治亦相近似。加朴杏去桂芍,则偏于治喘满,但用大量小麦,养正则有余,逐水则不足,故不能治溢饮。

【仲景对此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8条:“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注解:咳而脉浮者,为病在表,故以厚朴麻黄汤主之。

冯世纶教授认为:咳而脉浮者,为病在表,亦是咳而上气之类的证候,当有喘满、短气等里热实证,此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故以厚朴麻黄汤主之。

按:此述脉而无证,过于简略,临证应以外邪内饮、咳逆喘满者用之为妥

【辨证要点】小青龙加石膏汤证见胸满、短气者。临证应以外邪内饮化热、咳逆喘满而烦者用

厚朴麻黄汤治疗肺系疾病

外邪里饮(兼热)是导致顽固性咳喘痰的主要病机之一,因此诸多肺系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肺结节等均有用厚朴麻黄汤的机会。

1.张立山医案(慢性咳嗽)

患者男性,33岁,初诊时间:2015年1月26日。

患者反复咳嗽5年余,逢冬即咳,一般是10月入冬就开始咳嗽,一直咳到第二年二三月的春天。本次咳嗽于2014年11月开始加重,咳嗽,无痰,咽中不利,遇冷则咳,二便正常,舌胖暗,苔薄黄,脉浮滑。辨证分析:患者很年轻,症状也不多,考虑到他遇冷则咳,一般属于虚寒,没有痰,苔也不腻,好像是个单纯的虚寒,但是脉象是浮滑的,“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考虑他还是内有痰饮的问题。“浮脉为阳表病居”,脉浮应该是主表证,但是问了半天也没有发热、流涕、身痛等表证症状。厚朴麻黄汤是化饮的,是可以主表的,这个患者形体也偏胖,咳而脉浮,内有痰饮,脉象见浮,和仲景描述的厚朴麻黄汤证甚为合拍。故予厚朴麻黄汤原方加一味桔梗。

结果:1周后复诊,患者症状就明显改善了,基本没再咳嗽,嗓子不舒服这个症状也缓解了,脉象没有那么浮了。

2.王付医案(慢性肺炎、肺纤维化、肺结节)

毛某,男,59岁。

主诉:有多年慢性肺炎病史,3年前症状加重,经检查又诊断为肺纤维化、肺结节,服用中西药但未能有效控制症状,近经病友介绍前来诊治。刻诊:咳嗽无痰,有时咳吐少量黏液痰,胸中憋闷胀满,受凉加重,呼吸短促,呼吸费力,气短不足一息,大便干结,手足烦热瘙痒,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口唇瘀紫,口渴欲饮热水,舌质淡红夹瘀紫,苔白腻夹黄,脉沉弱涩。

治疗方药:厚朴 15g,麻黄12g,石膏50g,杏仁12g,生半夏12g,干姜6g,细辛6g,小麦 24g,五味子12g,大黄6g,桃仁4g,土元10g,制附子10g,红参10g,藜芦1.5g,生姜15g,大枣12枚,炙甘草10g。6剂,以水1000~1200mL,浸泡 30分钟,大火烧开,小火煎煮50分钟,去取药液,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

二诊:咳嗽减轻,仍有胸闷,前方变厚朴为24g,6剂。

三诊:呼吸较前通畅,仍有倦怠乏力,前方变红参为12g,6剂。

四诊:大便基本正常,手足烦热基本消除,仍有口唇瘀紫,前方变桃仁,土元为各 15g,6 剂。

五诊:诸症状较前明显减轻,以前方治疗100余剂,诸症状消除,经复查慢性肺炎基本痊愈,肺结节较前明显减小,肺纤维化较前减轻;又以前方治疗100余剂,经复查肺结节基本痊愈,肺纤维化较前又有减轻,继以前方巩固疗效。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咳嗽无痰、受凉加重、手足烦热辨为寒夹热,胸中憋闷胀满辨为气郁,口唇瘀紫辨为瘀,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辨为虚,手足瘙痒、苔腻辨为风痰,以此辨为寒热气郁、瘀虚风痰证。选用厚朴麻黄汤宣肺散寒,行气降逆,清泻郁热,敛肺益气;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泻热;附子半夏汤温阳化瘀,燥湿化痰;甘草海藻汤益气软坚散结;藜芦人参汤益气息风化痰。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