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功能。心,给身体器官供血。心脏是身体的“永动机”,给全身各器官输送氧气和营养。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确保氧气和养分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每一个细胞。它每天跳动约10万次,一年下来差不多是3500万次!即使在你休息、睡觉或者坐着不动的时候,心脏也不会停工。心,负责人的精神意识。心脏不仅是身体的“机器”,它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研究表明,笑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相当于给心脏做了一次“有氧锻炼”。经常笑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几率会更低,所以多笑笑,心脏也会更健康! 心脏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特别是音乐。聆听舒缓的音乐可以让心跳变慢,降低血压,而快节奏的音乐则可能让心跳加速。这也是音乐常用于帮助减轻压力和调节心脏健康。建议多听舒缓的音乐。红色食物富含天然铁物质,维生素,补气血,升阳气,保护心血系统。红枣,猪肝,苹果,草莓,石榴,猪肉,红豆,樱桃,枸杞,西红柿,山楂,牛肉等。苦味食物祛心火。莲子,苦瓜,芹菜,莴笋,杏仁,薄荷叶。“夏食酸,病不沾”,天热为啥建议吃点酸?立夏后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饮食宜讲究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脾胃。酸入肝,酸味食物不仅能补养肝脏,还有助于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西红柿,山楂,柠檬,葡萄,菠萝,醋。醋泡姜片,既升阳气,又疏发肝气,具有养胃、减肥、防脱发……。醋泡生姜的食用时间,最好在上午,顺应上午阳气逐渐升发、变旺的特性。且姜辛温,能加速血液流动,有助于醒脑提神。而若晚上服用,容易使人变得兴奋,不利于睡眠,也不利于各脏器夜间的休整。蜂蜜和龙眼肉都是补益气血的好东西。对于气血不足、心慌乏力的人来说,每天适量食用一点蜂蜜和龙眼肉,能够改善体质,增强心脏功能。 核桃、杏仁,不仅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丰富的纤维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护心脏免受自由基损伤。羊肉和肉桂具有温补心阳的作用。对于心阳虚、畏寒怕冷的人来说,适量食用羊肉和用肉桂调味,能够改善体质,增强心脏功能。心脏喜欢的4个动作:双臂下压、扩胸运动、头顶击掌、左右拉弓。上面所说的动作,此视频里就是详细介绍,大家可以打开跟我一起,每天坚持练。你知道心脏病发作的高发时间是什么时候吗?研究发现,早晨6点到中午之间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尤其是在刚醒来的时候。这可能与体内荷尔蒙、血压和血液粘稠度的变化有关。所以下床的时候,记得慢慢来,给心脏一个适应的时间。 推荐四个保养心脏的穴位,平时多按按,心里很舒服。 内关穴。这个穴位我平时会按揉一会,注意一定是在两根筋中间,用大姆指垂直按进去,然后上下揉一揉,会感觉到酸胀感向腋窝扩散,这个时候力道就对了。经常按揉这个穴位可以给我们的心脏“加油”。另外,如果有晕车胃部不舒服的时候也可以按揉这里。 劳宫穴。这个穴位就在我们的掌心,按揉起来很方便,一边闭眼一边按揉,会让我们觉得胸部很轻松,让我们心火旺起来。有口腔溃疡的朋友可以多按这个穴位。 鱼际穴:手掌里的“健康开关” 鱼际穴位于手掌外侧,大拇指根部和手腕连线中点,肌肉隆起的部位(如上图)。在中医里,它归属肺经,五行属火,能清肺热、降心火,是调理上焦问题的关键穴位。 应急“护心丸”突然心慌、胸闷时,按压鱼际穴能帮助稳定心跳(注:严重心脏问题需及时就医)。 方法:深呼吸同时按压穴位,力度以轻微酸胀为宜。 膻中穴,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经常按摩膻中穴,可缓解胸闷、咳嗽、气短等症状,对于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经常拍打膻中穴,能起到补气作用。具体做法是左右手轮流拍,拍时要有节奏,直至此处有热感。 这四个穴位我自己也经常有按摩或者拍打,确实好用,分享给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