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继续闲聊吹牛,行情周日晚上再写。 上周五我说,2007年进入股市,然后摸索6年,建立了自己的趋势交易模型,从此无论股票还是期货,都实现了稳定盈利,连续5-6年,单年度再也没有亏过钱。 同时,还分享了觉得很重要的几点体会,比如不要追高,要低频交易,要用余钱长期投资等,具体可以点击链接回看:炒股最大的坑。 2018年和2019年,因为开始做私募,我陆续告别了股票和期货交易,专注公司运营,先后担任风控总监和首席执行官。本来以为,从此再也不会亲手操盘了,但2022年,命运又将我拉回了投资一线。 2022年春节以后,因为国内疫情扩散和俄乌战争爆发,市场很差,大家情绪都很悲观。我说,市场周期起伏,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现在指数跌下来,应该更多看到机会而不是风险才对。如果大家不相信,我自己掏点钱,你们凑点钱,一起做个私募产品,放3年看看会不会亏钱。 就这样,我又回到了股市,担任基金经理。也许骨子里,还是舍不得离不开这个地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3年过去。事实证明,我低估了这轮熊市持续的时间和空间。3年后,沪深300指数比当初还低了大约8%(2022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预期指数应该是上涨的。我管的产品,虽然没有亏钱,但也基本没有收益,盈利只有3%左右。 不过,就这个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的业绩,这3年与主动管理类的公募基金相比,已经能排前20%,难怪大家现在对公募基金意见很大。 还有,如果按单年度计算,只有2023年亏钱,其余2022和2024年,还有今年以来都是赚的,也算不容易。而且我相信,接下来这一两年、两三年,市场大概率对我的收益会有补偿,因为没有娃娃天天哭,也没有永远不会结束的熊市。 我管基金产品之后,已经不再趋势交易,用的全是价值投资的打法。有人可能会好奇,我一个趋势交易者,怎么突然就改成价值投资了呢? 原因是,运营私募公司那几年,跟着何老师后面,每天耳濡目染,慢慢就理解和认同价值投资了。我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说,我是何老师的好学生。 无论趋势交易还是价值投资,基本原理其实是一样的。比如: 要坚守能力圈,只做少数K线图形或者公司; 要低频操作,耐心等待好的买点卖点,或者等待低估值高估值; 只做比较强烈的趋势、比较强势的龙头,或者只买卓越甚至伟大的公司; 长期余钱,不加杠杆; 趋势交易市场冷的时候离场热的时候回来,价值投资市场冷的时候捡货热的时候出货; 要客观审慎,专注做对的事情,不要被市场短期波动所干扰,也不要因为短期业绩领先或者落后而动作变形; 等等。 一旦做了价值投资,就再也不想做趋势交易了。有点像人吃过见过好的,就再难回到过去。 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市场,拉长时间最终收益差不多。长期来看,年化收益超过10%已经很不错。所以基金行业,“双十基金经理”(十年周期年化收益超过10%)是个很高的荣誉。 趋势交易本质是个负和游戏。原因是,需要每天看盘复盘,与人博弈,我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从别的交易者口袋里掏的,并且,券商还要收取手续费。 价值投资是投资人和公司都能双赢的正和游戏。我自己可以思考很长期的事情,然后好公司每天在干活赚钱,内在价值不断增加。 两者相比对,该选择哪种显而易见。而且,世界是不确定的,市场是不确定的,但我们年龄会越来越大是确定的。我总不能到了五六十岁以后,还天天在市场里打打杀杀。既然最终都会皈依价值投资,还不如认知到以后早点践行。 重回市场3年,我觉得投资有两个最大的坑,很多人因为没有意识到,十年二十年陷在里面出不来,从而始终无法做到稳定盈利。 第一个坑:总是试图扩大自己的能力圈,而没有信心和耐心长期坚持自己的优势,长期坚持做好一件事情。 感觉很多人,什么钱都想赚。某个行业好了,遗憾没抓住;某个消息来了,生怕错过什么;外围市场、黄金、比特币,等等,只要看到涨得好都想碰。 他没有想过,凭什么自己在这些领域能赚到钱,更多只是受欲望的驱使和支配。 还有些人,3个月或者半年没行情不赚钱,开始焦虑,如果再看到身边朋友刚好某段时间赚钱,心里更是猫抓一样。 市场又不欠我们什么,也不是我们爹,为什么时时刻刻要给你钱?而朋友可能和你投资方式不一样,赚钱的时段和领域不一样,为什么他赚钱的时候你也要赚钱? 这种最简单的东西,我说出来大家都能理解,但一进入市场,又只剩下盲目和冲动。 还有些人,看起来很努力,不断学习、优化、操作,其实只是到处凑热闹,极少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理解、坚持做好几件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怪只怪单次涨跌太容易蒙。哪怕没搞懂,随便下单,也有50%的概率能蒙上。他不知道是随机概率,是运气因素,还以为是自己能,所以缺少反思,永没进步。 正因为能蒙,澳门的赌场里,永远生意很好;正因为反正是蒙,自然哪里热闹去哪里,有人刚赚过几次钱的赌桌前面,永远围满了人。 绝大部分人参与市场、追逐热点,如果仔细想想,和在赌场的状态没有什么两样。 一次次总觉得自己有预感,分析判断有道理,只是稍微差一口气,下次说不定就可能对。而事实上,下次还真的很容易对,于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正因为单次涨跌太容易蒙,加上投资这事,专业人士短中期也经常展现不出结果上的优势,更加强化了他愿意蒙、不愿意沉淀的习惯,而且有时候会藐视专业,认为没用。 这几年,但凡我分享观点,后台diss的留言就没少过。还好我也是见多了,理解为什么这样,所以没怎么往心里去。 反正是吹牛哈,我就敞开说。10年前,我已经操作2000万以上的盘子,像游资一样抓涨停板,上过个股“龙虎榜”;5年前,我已经参与20亿以上规模资金的投资决策,有时需要注意不要把某些个股买到5%以上的比例触发“举牌”。 ![]() 他们更容易相信网络股神说的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因为更能满足他们脱离实际的幻想,更能帮助他们推卸本属于自己的责任。 那么,今晚我冒昧说一句:您认同和追捧的那些网络股神,其中绝大部分人操盘的总资金,没有我一天经受的涨跌波动大。 一定要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打德州有句知名的俗语,“如果你上桌半小时没有发现谁是鱼,那么你就是那条鱼”。投资也差不多,如果你做的每一个操作,不能清晰想到自己优势在哪里,那么你就是那颗韭菜。 每一个严肃的投资人,都应该只做自己优势范围内的事。我之所以推荐大多数人定投宽基指数ETF,就是帮大家找到了优势: 不用择股,不用择时,不用看盘,能够承受很大波动,能够等待很长时间,甚至如果现金流好还有无限补仓的子弹。这样,基本能够确保最后盈利目标的实现。 第二个坑:对“工夫在于诗外”认识不够,对综合素质修炼重视不够,不能对投资做好有效支撑和保障。 写着写着文章又长了,要么今晚又差不多了暂时先到这里,我们下周五再继续聊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