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乡间美味地皮菜
郭宏旺 地皮菜遇上濛渗渗雨——大展板儿了。家乡人老这么说。 春雨化解了春燥,空气湿润了许多,大地满眼的潮润,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能捡地皮菜了。 出身农村,从小吃惯了苦菜、地皮菜、野蘑菇之类的东西。几十年过去后,我的这一习惯俨然成了一种天性。我的胃细胞已经永远离不开这些食材,离不开这片黄土地上一切醇厚的馈赠。 初春时节,下过一两场小雨,或者雨夹雪,但还没有响过雷声,地皮略显潮润,地皮菜遇湿后立马膨胀起来。便是捡地皮菜的最佳时机。因为老人们留下一个说法:开雷后捡回的地皮菜不可以吃。至于是真是假,为什么有这个说法,考证不考证都不重要了。 地皮菜属于普通念珠藻,别名地踏菜、地木耳、地曲莲、雨菌子,多见于草疏而多林木的地带。地皮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例如维生素、胡萝卜素、蛋白质、糖类、磷、铁、锌等,是营养补品。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都很高,也能补钙、补铁,有补中益气、滋养肝肾、降脂明目、清热去火的作用,对夜盲病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地皮菜可以和鸡蛋一起炒,可以包素馅儿包子,色香味均佳。地皮菜还可以凉拌、煲汤,和豆腐一起炖吃。 满是树木及杂草的土梁上,弥漫着土地与枯草泛潮时特有的清怡气息。泛了潮的地皮菜也有些膨大,捡起来轻松了好多。捡起一枚枚稀罕的地皮菜,看着那深深的黯绿色,嗅到她一股股含着泥土芬芳的海苔味道,还有什么比这更舒爽贴心的呢? 樱桃好吃树难栽,地皮菜好吃难拾掇。捡地皮菜不算难,拾掇起来太难,所以好多年轻人干脆就去超市买一些成品回来,觉得更省事儿。 而我,却执意要亲手捡一些回来。 ![]() 捡回来的地皮菜里,夹杂的柴棍儿和枯草叶多得很。得细细拣出杂质,再用温水冷水反复淘洗六七次,摊在大托盘里,放阳台自然风干,才算大功告成。 几天后,家里的人,和远方的亲人都能尝到加有地皮菜的素馅饺子,素馅包子,还有用地皮菜、羊橛葱、花椒面儿加胡油拌盐做调料的抿拔股儿、抿豆面或者揪面片儿。加了地皮菜的馅儿和调料,外观低调内涵却丰富鲜美,味道独一无二。这时候的地皮菜,和家乡的又一种特色调味斋斋苗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地皮菜的味道,就是家乡醇厚悠远的味道。 平平淡淡的地皮菜,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卑微弱小到无以复加,一任风霜雨雪的历练,却依然生命力顽强。也正如全天下所有的父亲母亲们,默默无闻,一年又一年无怨无悔地辛劳着。人们喜欢地皮菜,应该不只在满足口腹之欲,更在于地皮菜的坚韧朴实,暗香绵延,不负流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