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士聊脾胃 ![]() “胸闷气短,四肢无力”,这应该是我在门诊上听到最多的一个反馈,有至少超过80%的脾胃患者都表达过有此类困扰。这是典型的“气虚”之证。这个看似跟脾胃好像没有任何联系的证型反而在脾胃病中频繁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脾胃差的患者多脾虚,而脾在气的生成和运行中起着关键作用,脾虚气就会虚。所以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这种不适。 那为什么脾虚了气就虚了呢?其中原因主要有2点,下面详细跟大家分析一下: ![]()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首先脾主运化,负责吸收和运化水谷精微,最后转化为气血,如果脾虚,气血生化之源匮乏,伤了气血,气虚自然就出现了。就好比一个人长期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就很容易出现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少言懒语等。 其次脾还有一个升清功能,负责将营养物质输送于心肺化生气血,滋养全身。脾虚则会导致升清功能异常,心肺、头部等不到充足的影响就会出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的症状,这同样是气虚的表现。 ![]() 知道了真正的病因所在,那就很容易入手解决了。所以对于“气虚无力,四肢困乏”的情况,关键还在于健脾益气,恢复脾的升清功能,保证气血化生充足,气自然也就补足了 给大家推荐一个小方子:五味异功散,此方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特别适合有脾虚气弱兼湿阻的朋友。 组方:党参、炒白术、陈皮、茯苓、炙甘草 此方虽然只有5味药,但是益气健脾、行气化滞的功效却是很强,调节气的运行,使脾胃升降有序,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从源头上解决了气虚的问题,防止复发。 方中用党参而不用人参,是因为党参性平,不仅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还能避免因为脾虚而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就像是一个“清洁工”,扫出脾胃里的湿气,让脾胃正常运转,同时辅助党参健脾益气,从根源上解决气虚的问题。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一边协助白术祛湿,一边稳住心神,保证湿气能从二便正常排出,缓解脾虚湿盛。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补气的同时加入陈皮,方式过度进补导致药效壅滞,相当于一个“润滑剂”保障气运更顺畅,补而不滞 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在这里除了调和诸药之外,还能进一步增强健脾益气的作用。 ![]() 此方相比七味白术散来讲,药性更加的温和,更侧重补脾胃,兼顾补气,特别适合脾虚气弱导致的乏力、胸闷、大便不成型等症状,老人、小孩均适用。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结语: 五味异功散主要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气滞的病症,对于其他证型的脾胃疾病,比如说:脾胃湿热、胃阴不足等,不建议适用,所以提醒大家,用药之前一定要辨证病机所在,不能够盲目用药,避免病情加重。 ![]() 如果还不知道病机的话,可以跟我讲一讲情况,详细辨证之后会给你点合适的调理建议 写在最后 我的寄语 我是张国杰,河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师从国医大师——张磊,祖上三代从医,深受中医文化浸染,写文章的目的在于传播中医文化和脾胃病调理思路。给大家带来一点有用的科普。 |
|
来自: 空谷幽兰80 > 《益气健脾,行气化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