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概述 诗词谋篇法就是在诗词创作时,为了表达主题思想和情感,对内容进行布局、层次安排和内容组织的方法,也称为章法结构。包括诗句及段落(如词的上下阕)的组织形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和意境的展开等。它体现了诗人对素材的取舍、段落层次的安排和表达技巧的运用。作用是通过罗列意象,营造悬念、转折和意境来突出诗词的主题思想和增强诗词的表现力,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谋篇法种类很多,其适用的诗词种类、范围不尽相同。有诗词通用之法,也有诗或词专用之法;有四句和八句齐言诗之法,也有现代新诗之法;有全局之法、也有局部之法。而且在不同文献中,对同一内涵的谋篇之法,其称谓有时区别也很大。常见的整体之法有:总分总、起承转合、错落纷呈、情景二分、递进法等;常见的局部之法有:开门见山、插叙、反问之法等,而有些既适用于整体,也适用于局部,如情景交融、倒叙、并列、对比法等。 本文将以全局谋篇之法为主线展开,同时兼顾局部之法。本文为实操性文而非理论探讨,故尽量用通俗易懂且简洁的语言,以及有限的例证来诠释。 文中所用诗词例,古人经典合平水韵或词林正韵,原创依中华通韵。 本文内容较多,故分期发表。 二、诗词中常用的谋篇之法 1.总分总 就是诗词布局遵循总起、分述、再概结这一逻辑脉络的谋篇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开题,意象并列、或铺陈、或对比、或情感递进等分述,以及收结点睛来实现。 例如: 唐.杜甫《登高》
杜甫的这首七律,以首联大景观起笔,奠定悲秋的基调;以颔颈两联的意象时空拓展和身世叹息作情景交融式分述;最后以尾联的个人境遇感慨作总结。该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也展现了诗人强大的语言把控能力。 又如: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样豪情作起;以“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阵势和场面描写,以及“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作心理递进描写;最后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报国之志作总结式描述。该词狂态毕露,虽不乏郁愤之情,但气象恢弘、声势浩大、情志激越,表达了作者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发了其渴望报效朝廷的豪迈意气和壮志情怀。 再如: 原创《宇域春秋》
这首原创五言排律,就是以首联“猩猿硕臂长,越线舞刀枪”作点题起笔;以中间八联作并列描述;以尾联“宇域春秋地,黎玄企泰康”的企盼作总结。可以说将当今世界局域战争之本质和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以上文中如有不妥或错误之处,还望诗友们海涵指正。 2025年5月23日于晋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