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治疗肺胀的小体会 李四平 近些年中医“肺胀”病人屡见不鲜,还呈现逐年增多趋势。它对应西医的疾病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等疾病。但最常见的还是慢阻肺、肺气肿这两大类。 西医认为,此类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是长期吸烟或职业所致,比如从事煤矿、金属、隧道作业等带有粉尘工作性质的人群;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吸入有害化学物质、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引起。此类病人大多是以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囊腔的持续性膨胀、扩大,伴气腔壁结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为病理特征。 中医而言,究其病理因素以痰浊、水饮、血瘀为主,三者相互影响,贯穿疾病发生发展始终,同时与气滞、正虚密切相关。其病症本质为本虚标实,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邪侵袭、情志失调等可诱发或加重。 最近几年,特别是疫情之后,此病呈现高发态势。由此可见,寒湿阻肺也是其重要原因。 说实话,临床中应用针刺治疗还是小众。在人们的印象中,西医治疗和中医汤药才是主流。然而这二者的效果却不尽人意,这才给了针刺治疗一点机会。 还是先看个病人的治疗医案吧。 罗叔,就医时79岁,煤炭工人,反复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30余年,加重6年。他常年住院,中药西药都用过不少,但仍然一年比一年严重。听说医院来了一位针灸医生,想着以前五六十年代一句古话:一根银针治百病,就来找我看了。 从问诊中得知他很能食,口渴引饮,夜尿多,大便溏。呈慢性病容,神疲乏力,舌质暗红,苔白,脉细弱寸涩。中医辩证为肺肾两虚、痰湿瘀肺。 我选用的针方是:肺腧、云门透中府、中脘、天枢、气海、气旁穴、关元;左尺泽、内关、太渊、血海、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太溪、然谷;右侧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丰隆、绝骨;配合脐针艮、兑卦形成山泽通气。10天一个疗程,间隔一两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这套针方的本意就是兼顾宣肺降逆、健脾化痰、益肾纳气、活血通络,同时调节气机升降。所以运用了大爷的心肺四针、补中针等针法,并结合俞募治疗以及脐针。 《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阳病行阴”,背为阳、腹为阴,通过“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调节阴阳。据此,我选取病变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形成前后呼应。这就是我既用肺腧又取云门中府的原因。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选取太渊、太溪等原穴调脏腑根本。 《针灸大成》:"丰隆主治痰气逆。”丰隆为化痰要穴。 脐针理论: 艮卦山代表阳土,而兑卦泽则象征阴金。通过山泽通气来调节气机升降,可以平衡呼吸系统,缓解疼痛、呼吸不畅、局部麻痹以及便秘等问题。 给罗叔针刺治疗一个疗程后,他自诉已经不需要吸氧,而且能轻松上下三层楼梯或走路两公里也没有呼吸困难的感觉了。继续巩固两个疗程后,咳嗽咳痰以及通气功能和体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以至于他非常高兴,特地定制了一面锦旗送给我。 有了罗叔的范例,科室里那些尘肺病人接二连三的敢来针刺治疗了,除了几个惧针而中途没有坚持治疗的,都取得了不俗的疗效:咳嗽咳痰减轻,输氧时间减少,通气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身体免疫力显著提升。 由于我才疏学浅,有些地方依然不尽人意,所以想通过此案例和针刺方式引起各位老师、同仁的注意,以期有更好更便捷更高效的方法出现,造福百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