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薯条掉地那一刻,让我看到了教养的最高境界

 墨子语 2025-05-25

真正的好教育,不是让孩子成为我们理想中的样子,

而是让我们成为值得孩子模仿的榜样。

爸爸在读 原创:周末图书馆

嘿,我是coken。

我们大多数人在面对孩子犯错时,通常难以控制情绪,常常本能地用指责或焦虑去回应。

反过来,孩子情绪控制能力,也是一种家庭环境映射。

我们内心的焦虑来源于潜意识中的一种担忧——担忧孩子无法学会责任担忧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担忧失控感带来的不安

但事实上,这种焦虑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种对自己情绪缺乏掌控的现状。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指出:“情绪的管理并非压抑情绪,而是在情绪发生的当下察觉并平静地与之共处。”

今天我们聊一下的真实生活中的事情,更能反映戈尔曼所言的情绪智慧。

1

前一阵自己在咖啡店找个安静的位置写文章时,见到了一位情绪异常稳定的母亲处理问题。

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刚拿起一根薯条,就一个不小心,把整包薯条全洒在了地上。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脑子里迅速闪过几个画面:孩子嚎啕大哭、母亲怒气冲冲地骂人,或者母子俩同时上演一出闹剧。

就在我屏息凝神准备迎接疾风骤雨时,只见那位母亲淡淡地扫了一眼满地的薯条,随即默默地把面包递到孩子手中,又平静地招手叫来服务员清理,整个过程中脸上毫无波澜,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吃饭。

我本以为小孩总会跟妈妈哭闹几句,或者缠着妈妈再买一包薯条,但没想到他竟然也只是默默接过汉堡,安静地吃了起来……

之后,他们母子俩就再也没有提起过这包掉在地上的薯条……

我在一旁看得瞠目结舌,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情绪如此稳定的一家人

在我眼里她教会孩子的,远远不只是“掉了薯条没关系”,而是在用行动传递一种更深刻的价值观念:

人生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突如其来的意外失去,而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迅速稳定自己的内心,接纳眼前的现实,然后以最有效、最冷静的方式解决问题,才是真正需要培养的能力。

2

法国哲学家蒙田在他的经典著作《蒙田随笔》中曾写道:“我们所受的伤害大多不是由事情本身造成的,而是由我们对这些事情的想象、情绪和反应所造成的。”

当然,薯条掉落并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反应——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情绪失控,习惯于过度反应,那么孩子势必也会将这种模式内化,认为外在环境可以轻易地主宰自己的内心情绪,从而养成脆弱而敏感的心理结构

但孩子之所以表现得那么安静,我想,并不是因为他天生懂事,而是他从母亲那里习得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处世态度——凡事不急不躁,任何意外都不至于惊天动地

这位母亲在看似平凡的举动中,实际上向孩子灌输了人生至为宝贵的一课:

平静地面对意外,理智地解决问题,超越情绪、掌控情绪,而非被情绪掌控。

这种教养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内心拥有强大的安全感,并能更好地在未来的人生中与焦虑、恐惧和不确定性和平共处。

3

这里我引用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阐述一个核心思想,现代社会中的许多焦虑来源于我们无法平静地接纳不完美与意外。

我们渴望对生活的绝对掌控,因此哪怕最微不足道的意外,也可能诱发我们强烈的情绪反应。

当我们学会放弃这种控制的幻觉,冷静接纳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时,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平静与稳定。

这位母亲正是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德波顿所言的智慧。

仔细再想,咖啡店地上的那包薯条,就像是人生中无数次我们无法避免的小意外。

父母如何在这小意外中反应,如何展现自己的情绪智慧,实际上就决定了孩子未来面对人生更大、更复杂问题时的态度和方法。

父母的情绪稳定,不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淡定,而是对孩子内心世界最深刻的引导。

真正成熟而高级的教养,绝不是教导孩子回避问题或制造一个毫无意外的完美环境,而是让孩子在一次次细微的日常事件中,学会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和意外,从而内化出一种更健康更坚韧更智慧的生活方式。

写在最后

回过头看,这场咖啡店里的小插曲,的的确确蕴含着真实而非凡的意义:

当我们真正学会了情绪稳定,也就给了孩子成长的最大礼物——一种平静从容的力量,一种在任何风雨到来时都能镇定自若的强大内心。

而这一切,可能正是经典著作《情商》与《蒙田随笔》所希望我们领悟的智慧——生活的风浪不可避免,但情绪的波澜却完全可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