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草木】乡间叫它水荠菜,有个别名鸡肉菜,学名沼生蔊菜,凶悍的菜?

 书中淘乐 2025-05-25
图片

它也是我们常见野菜之一。但我一直很含糊的称之为野菜,也有人叫它水荠菜,并不确切的知道它真正的名字,算是熟悉的陌生人。

出去挖野菜时又见到,百度说它叫蔊菜。具体一点说,我见到的是沼生蔊菜。

有人容易把它当成荠菜。因为它们都有带裂的叶子。其实它跟荠菜还是好分辨的。

首先是它们的‌根差别挺大。‌沼生蔊菜根部肥大‌直根分枝较多。‌荠菜‌主根明显,分枝较少。‌沼生蔊菜‌中空并且有多数纵棱,下部常呈紫色。‌荠菜‌实心,呈圆柱形,全株被毛。

沼生蔊菜花黄色‌,‌荠菜花白色‌。沼生蔊菜果实呈圆柱形,荠菜果实为心形。

图片

蔊菜喜欢潮湿的生长环境,难怪有水荠菜这个称谓。

它是十字花科蔊菜属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茎单一或分枝,表面具纵沟。

基生叶多数,羽状深裂或大头羽裂,叶互生,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柄,叶形多变化,长圆形,狭长圆形不等。侧裂片3-7对,基部耳状抱茎。边缘不规则浅裂或呈深波状,顶端裂片较大,有时有缘毛。茎生叶向上渐小,近无柄。

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小,多数,具细花梗。黄色或淡黄色。花瓣长倒卵形至楔形或匙形,花瓣等于或稍短于萼片。六条雄蕊,近乎等长,有线状花丝。

长角果线状圆柱形,短而粗,直立或稍内弯,成熟时果瓣隆起。

种子卵圆形而扁,表面褐色,具细网纹。

图片

《本草纲目》记载“蔊菜味辛辣,如火热焊人一般,故名”。这是蔊菜这个名字的来源。

一听感觉挺吓人,有点凶悍啊。我也曾摘它的嫩叶咀嚼过,的确有辣味,像芥菜的辣味。

它还有很多别名,干油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田葛菜(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辣米菜(《纲目》),野油菜(《分类草药性》),塘葛菜(《岭南采药录》),野菜花(《上海常用中草药》),石豇豆(《贵阳民间药草》),金丝荚(《福建中草药》)、鸡肉菜、江剪刀草、野雪里蕻、野芥草、山芥菜、独根菜、山萝卜……

图片

蔊菜据《本草纲目》记载:“利胸隔,豁冷痰,心腹痛”。

《本草拾遗》说:“味辛,温,无毒。”

现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扩、肺气肿,肺癌、肺间质炎等疾病的痰多、咳嗽、气喘,以祛痰的效果较好。

当与其他中药如鱼腥草、蒲公英等配伍使用时,其止咳化痰、祛痰平喘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它还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常与栀子等药物一同使用。

《救荒本草》里有它的记载,说它“生原中,苗高二尺,高二尺多”。说蔊菜是可以食用的。其实能被记进《救荒本草》的植物大都是曾经被当做食物对待,并救过人命的。

从它的别名鸡肉菜,可以想见它的味道应该不错。

据说南宋理学家朱熹与蔊菜之间有着不解之缘。据南宋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记载,朱熹每次畅饮之后,都会选择蔊菜作为其餐桌上的佳肴。当他在考亭开设学堂并广收门徒时,林洪便将蔊菜命名为“考亭蔊”,以此方式纪念朱熹。

蔊菜可以凉拌‌,焯水后加油盐调拌,也可搭配其他凉菜。‌

可以‌清炒,‌直接炒制或与鸡蛋同炒。‌

还可以‌做汤‌,如野菜汤或与肉类搭配。‌

可以如苦菜荠菜一样‌蘸酱生吃‌。洗净后直接食用,但需注意如芥茉一样的辛辣味,可别让它辣顶了脑门。‌

好像也有餐馆在春天采摘嫩头,作为一道新鲜野菜进入菜单。要注意的是蔊菜不能与牡荆叶同用,据说同食会使人身体麻木。

图片
图片

因为喜欢,所以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