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95)” 的更多相关文章
纯文学与杂质文学之区别
文学的价值
漫话兰花(附图)
文学标准与当下创作的“落差”——2018年短篇小说批评|新批评
纪实摄影反思:重新学习现实主义
冠乔:花晨月夕
转型期文学
误入地狱的残雪
我们还需要文学吗?
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
小说杂感 BY胡性能
“60后”“70后”和“80后”的三代作家演义
大文学笔谈之二丨颜同林、罗维斯笔谈二则
《起风了》的一种读法
一品《清新论》本真注非凡
谢有顺:批评对什么有效
寻求“真善美”和谐统一
罗志渊:纯文学与互联网时代脱节了吗?
致作家:写不出人民爱看的好作品,莫把“责任“推给“纯文学”
谈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开掘生活中的真善美
【新书欣赏】山民:一位深受读者尊敬的作家
徐悲鸿追求的真善美
宇宙狂想曲(四十六)人性品德1
艺术教育为什么很重要?新艺术教育如何成人之美?
艺术的本质
【卧虎说】文学就是揭开面具的那只手
在这个国家谈文学是一种奢侈
真善美
我们该崇尚些什么
纵观整个哲学史,被哲学家抬得最高的两门学科,一是数学,二是艺术。哲学家往往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数学被认为是通向“真”的最有效的工具,无论是近代笛卡尔、斯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