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片U约】中国抗战片:《红灯记》

 雨中笠翁 2011-10-12

雨中笠翁圖書館更多精彩請您欣賞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中国抗战片:《红灯记》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中国抗战简介:
 
 中国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推荐词:

因为珍惜和平,我们不忘战争,回顾历史,勿忘国耻,郑重推荐!!!
 
如今终于看到了,呵呵。故事挺紧凑,起伏迭宕,挺抓人。至于节奏慢,那是因为戏曲毕竟是戏曲,不是纯粹的故事片,更不是当代故事片。 
 
 [影视资料]
 
导演: 沈默君
编剧: 沈默君
主演: 刘长瑜 / 钱浩梁 / 高玉倩 / 袁世海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国语
上映日期: 1960S

红灯记的剧情简介 · · · · · ·

  
[精彩影评]
 
也说脸谱化--观后感
 
记得早年曾经读过刘再复的一本书,是谈论艺术美学的,其中我第一次接触到知识分子对文革文艺作品的评价。
  大意是批判高大全,否定那时期所有的电影和文学。当时,我非常痛快的接受了这个观点,也把那时期的文艺作品当作毫无意义的宣传工具,疯狂又可笑,没有任何艺术价值。
  
  不过,随着阅历年龄的增加,我的看法倒是有所改变。
  
  我以为,这一类作品,特别是样板戏,宣传是不假--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宣传,方法不同,一个人向另外一个说话就是在做宣传,可是也并非毫无价值,并且有鲜明的前卫艺术味道。
  
  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物设计的所谓脸谱化问题。
  
  众所周知,脸谱化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诠释人物性格的方法,体现的是中国人的美学思想。这其中固然有表象化的成分,但是西方艺术不也是一种崇尚美和健康,贬低病弱的倾向吗,希腊的艺术就是贵族艺术,只有在基督教成为伦理核心之后才对弱者有所关怀。而尼采反基督教反的就是这个。
  所以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有其历史,地域,民族的原因。
  
  象红灯记这类影片,是所谓高大全的经典样本,普通人被塑造成外表不凡,品德高尚具有理想主义的化身,而丑角是妖魔鬼怪一般。
  这正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体现。
  而批判这一倾向者经常的理由就是,平凡的人就该平凡。一个工人就应该怎样,一个农民不应该象那么英俊。
  而且将西方文学作品拿来做比照。
  
  不过,我倒是觉得在典型的美国电影里,好人也是如此漂亮勇敢,坏人也是漫画型的啊,比如卡普拉的小镇电影里,肥胖愚蠢的资本家,善良英俊的史密斯先生,格林童话里美丽的好人和狼外婆。
  这是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向往,只是我们中国比较夸张。
  问题其实还不仅仅在于此,而是这种乍看上去在理的理论其实走到了另外的极端。
  那就是,穷人,普通人就应该是丑的,富人,名人就应该是美的。
  
  无论是电视里还是网络上,那些所谓暴红的普通人必须把自己搞得和小丑一样,做出种种怪异的行为才可以出名,仿佛这是没有背景和资本的穷人出名的唯一方法,扮演供人取乐的小丑和猴子才能得到几个赏钱。而从前歌颂工农兵的作品里,普通人都是漂亮的,有尊严的好人。反之,那些有背景和好家世的人,即便长得不怎样,也没有什么本事就可以生生用钱捧红,还可以轻松的得到不做小丑就出名的角色。
  
  早期美国电影的脸谱化,曾经被卓别林打破,后来白兰度出现了,他完全颠覆了传统清教徒的审美观念,他把坏人,黑帮分子演的和好人一样令人难忘,而他本人是很激进的支持给予印第安人,有色人种权益的活动家。他的反叛是对白人为主的美国社会的抗议。
  
  因此,他是了不起的演员和人物。
  
  而反观后来的中国电影,走向了另外的极端,把普通人,特别是农民搞得很坏,又丑又刁,秋菊这个形象与其说是在赞扬一个农妇的轴,不如说-在暗示---农民难缠。
  
  正是那些喜欢谈论反对脸谱化的知识分子把这个脸谱化又推向了极端。正是这些鼓吹西方艺术人性化的人把人性糟蹋得不成样子。于是我们只好在电视里看到两个阵营的较量,一是土得掉渣的对普通人刻意的普通,以至于不能让好看的演员去扮演普通人了,二是时尚剧里公子小姐一个个水嫩漂亮,漂亮的混个脸熟,两者都不是在活生生的人,而是一种符号,这和他们批判的脸谱化不是一回事情吗。
  只是他们的逻辑是富人就该高大全,穷人就该假恶丑,即便是好人也得丑。
  穷人的女孩子就只能出卖自己成名,穷人家的男孩子就应该出洋相取悦别人,而那些世家子弟不存在这个问题,都留过洋拉,有教养拉。
  
  是这个意思吧/
  
  江青所以被搞臭,是因为她是没教养的二流演员,而某些太太是出身高贵的小姐,可是那些太太为老百姓留下什么呢。
  好在,她还有几个电影可以被探讨呢。
     
  这是什么呢,阶级意识呗。
     
  中国人爱走极端,也只有走极端的人才可以在中国做点事情。
  所以,中国人在艺术上不脸谱化反而会缺乏创造力,这就是文化。 
 
[请您观看]
 
197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红灯记》摄制组摄制
 
 
 
京剧 红灯记 韩胜存 张馨月 康静
 
  
 
编辑于2011年10月1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