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心安神名方:酸枣仁汤及其新用

 后湖莲花 2012-07-03

养心安神名方:酸枣仁汤及其新用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一、养心安神名方 酸枣仁汤

    这里所介绍的酸枣仁汤,最早叫做“酸枣汤”,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到了清代,才由俞嘉言在其《医门法律》中改称为“酸枣仁汤”。本方是治疗失眠的代表方剂之一,对中医治疗失眠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组成】酸枣仁18g 知母12g 茯苓6g 川芎6g 炙甘草6g。 加水煎成500毫升,临睡前服。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用于肝血不足,阳气偏亢

    【特征】虚烦失眠,眠则多梦易醒、头胀头痛、心悸盗汗,脉弦细而数者。

    中医认为,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有因于心肾不交者、肝血不足者、心脾两虚者、痰浊内扰者、胃气不和者等等,并不是所有的失眠都可以用酸枣仁汤来治疗,必须辨证施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金匮要略》中记载:“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也就是说,本方是治疗因虚烦所致失眠。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肝藏魂”,失眠与心肝二脏关系最为密切。“肝主藏血”,血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加之血虚不能养心,则神魂不宁,所以心烦不得眠。

  因此,酸枣仁汤主治的失眠属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血不养心而致,失眠者常伴有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等症状。现代多以本方加减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早搏、更年期综合征、焦虑症等病症。

    方剂解析

    方中酸枣仁性平,味甘、酸,能补血养肝,益心安神,敛汗;川芎,性温,味辛,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能调血疏肝;知母,性寒,味苦,质润,能清热降火,滋阴除烦;茯苓,性平,甘淡无味,能宁心安神;甘草清热,调和诸药。诸药相配,滋阴养血,清热降火,调血疏肝,安神除烦,以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肝阳上旋而致虚烦不得眠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酸枣仁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茯苓、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对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

  发展应用

  张仲景的酸枣汤,不仅为治疗肝血不足引起的失眠提供了有效的方剂,而且开创了“养血调肝安神法”治疗肝血不足失眠的治疗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不少治疗失眠的方剂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如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的酸枣汤、王焘《外台秘要》中小酸枣汤、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的酸枣散、《类证活人书》中酸枣汤,它们都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剂。

  另外,在清代《医宗金鉴》中亦有酸枣仁汤,由酸枣仁、当归、白芍、生地、知母、黄柏、茯苓、黄芪、五味子、人参组成,主治心虚不固引起的盗汗。同名异方,需加以区别。

  临床应用酸枣仁汤,根据具体情况多有加减。血虚甚者,可加当归、龙眼肉养血安神;兼阴虚舌红脉数者,可加生地、麦冬养阴清热;内热口苦苔黄者,可加山栀、黄连;遗精盗汗者可加五味子、龙骨、牡蛎;心神恍惚健忘者,可加人参、菖蒲、远志。

   二、酸枣仁汤临床新用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组成,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的功能。主治肝血不足引起的虚烦不眠。临床以酸枣仁汤为基础,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效果满意,现举验案如下。

  1、月经量少。女,40岁。患者月经量少6月,逐渐加重,B超示:子宫、双附件无异常。现症:经期1—2天结束,经量点滴,血色浅淡,周期正常,末次月经2005年2月11日,伴有视物模糊,四肢乏力,舌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月经量少。证属肝血不足,冲任失养。方用酸枣仁汤化裁:

    处方:炒酸枣仁、白芍各15克,川芎、知母、当归、熟地、连翘、甘草各10克,茯苓30克。每天1剂,水煎服。4剂后,月经来潮,嘱上方继服。此次经期历时5在,经量中等,血色偏淡。连服l2剂后.视物模糊、四肢乏力皆消。效不更方,每次月经来前1周继服上方6剂,调理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随访3月,月经正常,身体无不适。

  按:本例患者因肝血不足,血海空虚,冲任失养,故症见月经量少,血色浅淡;肝血亏虚,虚热上扰于目窍,则视物不清;肝血不足,四肢失于濡养,故乏力。方中酸枣仁、熟地、当归、自芍养血补肝调经;川芎调畅气机、疏达肝气,与酸枣仁酸收辛散并用,相反相成,养血调肝;茯苓益气健脾;知母滋阴清热;连翘清肝热;甘草调药和中。诸药相伍,肝血得补,冲任有养,月经自调,兼症亦除。

  2、头痛。男,32岁。患者头痛1年余,时轻时重,随情绪波动而变化,轻时头部昏沉,重时闷痛,头颅MRl扫描无异常,曾间断治疗几次,多服止痛类药物,具体用药不详,服后暂时减轻。近日头痛逐渐加重,痛无休止,并且服用先前药物无效。现症:头闷痛,尤以巅顶部为甚,两目于涩,心中烦躁,情绪不稳,舌红少苔,脉弦。中医诊断:头痛。证属肝血不足,阴虚内热。方用酸枣仁汤化裁:

    处方:炒酸枣仁、川芎、枸杞子各15克,知母、川楝子、甘草各10克,茯苓30克,生地20克。每天1剂,水煎服。2剂后,头痛略减,6剂后,头痛大减,尚觉头部昏沉,视物时间稍长时,两目略有不适。上方继服,12剂后,头痛止,昏沉消失,视物已无碍。停药后,随访3月,上述诸症均未再现。

  按:本例患者头痛日久,肝血亏虚,肝之经络失养,故巅顶部闷痛;肝血、肝阴不足,疏泄之职失常,气机不畅,则情绪不稳;肝血虚无以濡润上窍则两目干涩;肝阴不足,内热上扰则烦躁易怒。方中酸枣仁、枸杞子养血补肝;川芎上行头目,活血止痛,是治头痛之要药,虽辛温升散但与养肝育阴药并用,则不至于耗散肝阴;茯苓宁心安神;知母、生地黄滋阴清热;川楝子苦寒降泄,能清肝火,泄郁热,行气止痛;甘草调药和中。全方配伍精当,头痛自止。

  3、健忘。女,45岁。患者记忆力减退,近日有所加重,神色恍惚,表情呆滞,反应迟钝,手足震颤拘挛,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中医诊断:健忘。证属心肝血虚,神失所养。方用酸枣仁汤化裁:

    处方:炒酸枣仁15克,柏子仁、川芎、茯苓、远志、甘草各l0克,生地20克,浮小麦30克。每天1剂,水煎服。6剂后,诸症皆有明显改善。上方继服,18剂后,记忆力恢复如常,他症皆除。

  按:本例患者心血虚,则心神失养,故记忆力衰减,神色恍惚,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则手足震颤;肝血虚不能上荣头目则头晕目眩。方中酸枣仁、柏子仁、生地黄养心肝之血而安神;茯苓、远志宁心安神益智;川芎调畅气机,使诸药补而不滞;浮小麦敛神养心;甘草调和诸药。药中病机,故收效甚佳。

    三、避治失眠良方——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是一首治疗失眠症的常用方,出自《金匮要略》一书。原文说:“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全方的药物组成是:酸枣仁30克,茯苓、川芎、知母各9克,甘草5克。用法:上述药物加水800毫升,先煮酸枣仁,取600毫升,再下余药,煮取300毫升,分3次温服。

    在应用酸枣仁汤时,要以虚烦不眠,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为辨证要点。也可伴见心悸、盗汗、头晕目眩等症状。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云:“虚劳虚炳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前提是“虚劳”,是由心肝阴虚血燥而引起。表现为“虚烦不得眠”。“虚烦”,心中郁郁而烦,特别是夜间,心中常因烦乱而不宁。故仲景用酸枣仁养血而补心肝之体。川芎调畅气血而顺心肝之用,一散一收,阴阳合一。他药养阴清热,宁心安神,使水足而神自宁,火清而魂自安。但笔者初试此方,往往效果不好。后读刘惠民医话。酸枣仁不仅是治疗失眠不寐之要药,且具有滋补强壮作用,久服能养心健脑,安五脏,强精神”(《名老中医医话》)。并认为,用药之巧在于量,一般成人一次多在30克以上,甚至可达到75-90克,用量5—6倍于他人。正由于刘氏善用枣仁,友人将其与善用生石膏的张锡纯相提并论。笔者受启发,后每用枣仁量至30~60克,其疗效果然不同。

   验案:石某,女,年32岁。患病毒性心肌炎愈后失眠年余。每至入眠必用安定方有睡意,白目精神疲惫,如此数月,痛苦异常。望其舌嫩暗,苔薄滑,脉弦而细。拟酸枣仁汤滋阴养血,润燥清热。服用10余剂,不见效果。后将酸枣仁加至60克,当夜人眠4小时,甚为惬意。继服10剂,睡眠可达6小时之多,精神也转而开朗,病痛基本消失。    赵之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