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ycy IP属地:浙江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3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后通过胡希恕公众号知道了星球,知道了马老师,然后开始看马老师的书并且加入星球学习。我当时看书的顺序是胡老的伤寒金匮讲座-段老冯老的笔记释疑,比如《越辩越明释伤寒》等,然后才是马老师的书,看完马老师的书后让我有一种胡老理论落地的感觉,一切都变的好理解了。感慨从孩子病发到中医大夫桌子上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再到认识马老师,都...
初学者在临床碰到一个症状时,只能想到1-3个方证,后面随着对方证的熟悉程度,可能会想到10多种方证,这样才能保证用方的精确程度。)对脏腑辨证、五运六气,还有周易解经方,感觉都是比较片面的。呕吐、下利,同时有葛根汤证的葛根加半夏汤证等都会引起呕吐。但六经病中,不管是阳性证还是阴性证,都可能见到出汗。经过问诊,发现她这个病理要...
伤寒论中有柴胡证、桂枝证、证象阳旦等词,其实也就是明白告诉我们:有小柴胡判例、桂枝判例、阳旦判例等,对照判例比较分析,我们就可以对案子进行宣判了。如果以经注经,以伤寒解伤寒,我想伤寒论中夹叙夹议句如“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
“《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八纲理念及辨证早已存在于《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论》书中,尤其与《神农本草经》不同的是,《伤寒论》出现(增加)了半表半里理念,从而发展为六经辨证,故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六经来自八纲!后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并由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其代表著作为《伤寒论》,故胡希恕先生提出《伤寒...
胡老基于机体反应学说,认为六经实质乃为八纲,凡病,在病位上不外表、里和半表半里,病性上无非阴、阳两种属性,三而两之为六,此为六经来由,例太阳病为表阳证,太阴病为里阴证。如少阴病为表阴证,向里以传太阴为常,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即为少阴太阴合(并)病,而真武汤证为已转属太阴,但少阴病也有向在里的阳证传变的,如少阴病篇的咽痛诸...
怎样学懂《伤寒论》东汉无《伤寒论》书名。再一个,病名观念也不同,你这个“伤寒”,医经和时方他认为什么,伤寒学家大多强调《伤寒》所论是广义伤寒,主要根据是《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与《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的论述,从而认为《伤寒论》是一部讨论多种外感热病的专著。医...
陷胸汤、承气汤,抵当汤,泄可去闭也。麻黄汤、葛根汤,轻可散实也。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从半表半里者,当和其内外也。白虎汤、承气汤,存中焦之阴,以和胃气。麻黄附子细辛汤、黄连阿胶汤、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半夏汤、苦酒汤,治阳邪伤少阴之阳。通脉四逆汤、茯苓四逆汤、干姜四逆汤,治阴邪伤少阴之阴。桂枝汤症罢,桂枝不中与,随症...
以教材为例,自1979 年《伤寒论选读》以后的各版《伤寒论》教材, 都对赵刻宋版《伤寒论》原来的序列重新按照编者自己的理解设置章节, 于是在《伤寒论》的教学中出现了大量的原本不是《伤寒论》固有内容的术语, 如太阳经证、太阳腑证、太阳病本证、太阳病变证、太阳病兼证、太阳病轻证、太阳病类似证等等。《本经》成书早于《伤寒》,有学者考证...
辨证是关键,大家想,辨证都辨错了,后面的立法、处方都是错误的,因此,临床疗效有无的关键在于辨证水平上,因为一旦证辨证出来了,治则治法、方药的范围基本就固定了,比如随便举个例子,时方辨证出脾气虚,那治法自然是补脾虚,代表方自然是四君子汤之类了。病性只有阴证和阳证。按照六经辨证体系来看,世间的疾病,只有三个病位、两个病性...
序曰“余宗族素多,向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其中“伤寒”二字很明显是急性热病的伤寒,是医经的伤寒概念,而不是仲景书中所称伤寒。但陆九芝于《世补斋医书·伤寒论阳明病释》提出:“温热病即伤寒之阳明病”“证在《伤寒论》中,方亦不出《伤寒论》外”,大呼“废《伤寒论》则六经失传,...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