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每事练 IP属地:江苏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52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如果我们说我们所接触的全部现象,包括山山水水等等,在作为本体自身的真实的展开的意义上,或者说本体的自然呈现的意义上面来讲,显而易见,这个现象实际上是实、实在,也就是本体自身的体现。良知是心之本体。脱离了自我的本体,不是在本体主导之下的现实活动,不论在相对的价值意义上面来讲,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是是的还是非的,是善的还...
[]《卷上?薛侃录》为学大病在好名。薛侃说,[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这是薛侃先生听了阳明先生说为学大病好好名之后,自我反思、自我反省、自我解剖所说的一段话。三.声闻过情 君子耻之疾之。王阳明接着说,“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 “声闻过...
[]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在线收听。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说,王阳明心学对于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那什么叫做本原的意义?我套用孔夫子的这个意思说,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够懂得致良知,人人都去实实在在的致那良知,人人都通过实实在在的致良知的现实活动,而把自己本原的大中至正之良知呈现乎我们的日用伦常之中,呈现到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等等,那么伴随...
既然谈到阳明心学的历史影响,那么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王阳明放回到中国思想整体发展的历史过程当中去,而不是把王阳明抽离于整个中国思想历史的过程当中,单独来讲王阳明,把王阳明无限放大,这恐怕是我们今天社会在普通的、一般的谈论王阳明心学的时候,或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他的很多思想,尽管他没有注明出处,但是我们如果从思想上...
良知既然是如此这般的变异无方,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所以我们实实在在的去致良知,通过现实的知行合一的功夫,把良知给呈现出来,那毫无疑问,一定是要落实到现实的日常生活的,所以说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功夫。正因为如此,致良知的活动,完全没有可能脱离现实生活情境,那就是“必有事焉”的功夫,所以王阳明在这里边说无往而非工夫,生存...
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基本情况就是,所谓的善也好恶也好,就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状态来说,它是就经验意义上面来讲的,经验意义上的相对状态而言的。因为我们的良知,本在的那个良知,尽管它可以在经验状态当中表达到经验情境,但是它自身的那个本体的状态它仍然在,它是常惺惺的,它是常觉的,它是常照的,他总是能够自知的。那就是我们的良知。...
“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按照钱德洪的观点,所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指心体是天命之性,天命之性哪里有什么善恶?下面接着讲,“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上善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这没问题,悟入本...
圣人是如何?我们一方面要对于自我本性的这样的一个具足,在这个意义上面讲的圣人之性,圣人之道,要有充分的自信,而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真实地把我们所具足的那种圣人之性,圣人之道表现出来,才有可能成为事实上的圣人。满街人都是圣人,在这个具体的事例当中,王阳明对王艮讲,众人见你也是圣人,是希望王艮要进一步立志,不止...
讲到人性,比如说人性无所谓善恶,那就是说你把人性了解为善的也不对,了解为恶的也不对,人性本身是无所谓善恶的。从总体的观点上面来看,王阳明说,这些不同的观点“有自本体上说者,有自发用上说者,有自源头上说者,有自流弊处说者。”所谓从本体上说也是后面的从源头上说,从本体上说,那就从根源上讲,从根本的性的自身本原的状况上面来...
既然有这样一个交往情境的构成,那么毫无疑问,我们的本心、作为我们根本主体性而存在的良知和对象事物就构成了一种交往关系,正是这种交往关系的建构,良知本身的运用,使客观对象也就是这棵花树在这个例子当中,它本身原本的那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性、那个寂得以消解,纯粹客观性的解构实际上反而是对象事物本身的那种存在性,向我获得它明白的...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