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下•钱德洪录》满街人都是圣人

 知行合一每事练 2020-10-28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读《传习录·下卷》钱德洪所记录的一段。这一段记载了阳明先生平常的两个事件,但是从这两个事件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阳明先生那种教人的方法,以及他自己的那样一种胸怀。


一.问同答异 反其言而进之


我们先看文本,“先生锻炼人处,一言之下,感人最深。”这是钱德洪在记录以下的具体事件之前所发表的一个观点,也是他的感慨。所谓锻炼人处,那我们今天的说法那就是对一个人的教导,总是往精一的方向提携、引领。可是阳明先生的这种引领并不是古板的,而是一言之下,感人最深,往往是随时、随地、随人、随当前情境当中的具体状态一言之下予以点拨,予以惊醒,所以钱德洪说感人最深。


“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对曰:‘见满街都是圣人。’。这也是很有名的一段话,王汝止就是王艮,王艮是泰州人,号心斋,他也是泰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王艮本名叫王银,他在正德十五年也就1520年,拜到阳明先生门下。王艮这个名是王阳明给他改的,他是盐商,从事商贾活动的。王汝止出游归,那就是到外面去游览,完了。完了一天回来了。先生问,到外面看到啥啦?王汝止说,见满街人都是圣人!    


“先生曰:‘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倒看你是圣人在。’”王艮讲见满街人都是圣人。王阳明说,你看满街人都是圣人,满街人看你也是圣人呐,这一段话,在王阳明的《传习录》当中实际上是很有名的一段话,到后来所谓王学末流也包括心斋学派。也就是这个泰州学派往后继续发展,那就是满街人都是圣人。待会我们会讲一讲,这个满街人都是圣人,究竟怎么来理解?


同样这个问题“又一日”,又有一天,“董萝石出游而归。见先生曰:‘今日见一异事。’先生曰:‘何异?’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这个董萝石他是海宁人,名字叫做董沄。拜到阳明先生门下的时候,已经六十八岁了,是阳明弟子当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是在嘉靖三年也就1524年从学王阳明的。那因为年纪很大,所以王阳明当然觉得不妥刚开始的时候,可是这个董沄确实真是好学,一定要拜王阳明为师。那王阳明也接受了他的这个拜师之礼。这董萝石也到外面去玩,也从外面回来,也是出游而归。然后见到王阳明就说今天我到外面去看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王阳明问他什么奇怪的事?董萝石说,我见满街人都是圣人。


王阳明回答说,“先生曰:‘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这也是一件平常的事情,有什么奇怪的。下面钱德洪对这个事件发表评论。“盖汝止圭角未融”,圭角就是锋芒,王艮实际上是锋芒比较外露,所以说他圭角未融。而董沄是恍见有悟,恍见那就是见之不真,但是已有所悟,所以他说了满街人都是圣人。钱德洪在这里说,这个王艮圭角未融,那就是仍有锋芒,


董萝石恍见有悟,所以同样一个问题都见满街人都是圣人,这个问题“故问同答异”,王阳明对他的回答各不相同的。“皆反其言而进之”,所谓反其言,不是说说的和他相反,而是说把他原来的话返回去给他,通过这种反问进一步启发对方的反思、对方的思考,从而在向道的路途上提升一步,这叫做反其言而进之。


前边你看,王艮回来说,见满街人都是圣人。王阳明马上就说,满街人见你也是圣人在。这是反其言而进之,把它往高的方向进一步提点。董萝石也是这般,董萝石说满街人都是圣人,王阳明就对他说,那不奇怪,平常事;既然对大道恍有所见,进一步加以提携,加以点拨,加以启发,希望他能够见道真切。


二.夫子育人 因其材而施教


中国这个教育从孔夫子开始,最重视的是因材施教。什么叫因材施教?那就是根据这一个教育对象,也就是眼前这个人,他的具体的实际情况,他的基本素质,他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而给予不同的教育手段,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归向于、回归到那个根本大道,根本之点。


你像在孔夫子那里,就是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启发式教学,使人人能够领悟他自己本在的那个仁。举一个简单例子,《论语·先进篇》有一个很有趣的记载,就是“子路问,闻斯行诸?”孔夫子说“有父兄在,”那意思是什么?因为这里闻斯行诸。古代一直以来的解释往往是说尽管是见义当为、闻义当徙,但是好像有父兄在,所以你不能专断,还得要请示一下父兄,我个人的理解跟这个有点点不一样。为什么?因为闻斯行诸就是我听到就要走吗?孟子曾经说孔夫子是君命召,不俟驾行,那就是闻君命。你要立即套上车就要走,不能耽搁。我个人觉得在这个闻斯行诸具体是指这件事说的,君命召,不俟驾行,是不是这样?子路先问孔子,一听闻君命,就要走,是不是?孔夫子的回答是有父兄在,那言下之意是什么?你至少你还得回家去跟父亲跟兄长说一声。“如之何其闻斯行诸?”怎么就可以听说马上就要走?同样这一个问题,这个冉有也问孔夫子,闻斯行诸,孔夫子说闻斯行之,你就听到就要走。


然后旁边这个公西华就是公西赤,不理解了,问孔子,同样的一个问题,子路来问的时候,你告诉他有父兄在。而冉有来问,你又告诉他闻斯行之。他说我是觉得很迷惑,然后孔夫子说了冉有这个人,你不告诉他听到就要走,他很可能磨磨蹭蹭时间给拖过了。


而子路这个人,本来就性格比较急,行动比较迅速。你如果不告诉他有父兄在,他还真的就是听说就要走。孔夫子当时的这个话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孔夫子真的很厉害,真的很了不起,他对自己的学生的个人的性格素质等等各方面是有非常清楚明白的了解的,这才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我们从刚刚讲的孔子的这个例子当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有进有退,不论退还是进,都得其中道而行,这是孔子,也是因材施教的一个典范例子。


王阳明这里我个人觉得也是这般,王艮圭角未融,同样一个问题,见满街人都是圣人,那王阳明也正因归王艮圭角未融,所以告诉他满街人见你也是圣人,意思也是清楚的。圣人是如何?圣人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而这个董沄,恍若有见,要进一步增强他的信心。告诉他那不稀奇,平常都是如此,你也当以圣人自期,自我期待。钱德洪说,先生锻炼人处,一言之下,感人最深,说的是这个事。


三.都是圣人 乃从性上而言


那我现在就满街人都是圣人,这句话究竟怎么说?谈一点我个人的想法,也是给各位朋友参考罢了。满街人都是圣人,和孟子讲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和荀子讲的途之人可以为禹,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意思,它实际上是就我们人的存在的本原状态来说的。圣人也是人做,圣人并非天生,你看看《尧典》里面记载舜多么辛苦,成为圣人,岂是容易?也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点滴做成,舜可以做成,可以成为圣人,普通人为啥不可以?所以从根本上面说,从根源上面说,从本性上面说,人人都是本然的具备圣人所本有的全部素质、全部条件的。但是,并不是事实上满街人都是圣人。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说圣人之道,吾性具足,对不对?对,从本源上说,圣人之道,吾性具足。但是你那个具足了圣人之道全部内容的那个本性,是需要你自己去把它真实地体现出来的。没有把所具足的圣人之性全部体现出来之前,你就不是圣人,只是普通人。我们一方面要对于自我本性的这样的一个具足,在这个意义上面讲的圣人之性,圣人之道,要有充分的自信,而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真实地把我们所具足的那种圣人之性,圣人之道表现出来,才有可能成为事实上的圣人。王阳明先生讲,一方面我们要在心上用功夫,功夫要在心上做;另外一方面,他也特别强调要在事上磨练,光在心上做,落入悬空,成为虚寂;你不在心上做,而只是在所谓世上磨,那就是说茫茫然无所悠归,不得根本,都是偏,都是边,不得其中。


满街人都是圣人,在这个具体的事例当中,王阳明对王艮讲,众人见你也是圣人,是希望王艮要进一步立志,不止是以圣人自我期待,更重要的是要把你的圣人本性,圣人本质同样表现出来。董萝石讲,见一奇怪的事,满街人都是圣人,王阳明告诉他,不奇怪,亦常事耳,那是希望董萝石能够进一步明确地建立起自我的圣人志向,因为萝石先生年龄最大的在他的弟子当中。如果我们不是这么看,在今天我们一般的理解唉呀满大街的人全是圣人,那就是把可能性当作是现实性,把应然当做是实然,实际上便都是误会,都是误用。它会导致价值上的误用,那有可能是要出问题的。王艮一派往后的发展和把满街人都当作事实上的圣人,这个观点是有关系的。


四.放低姿态 方可与人讲学


下面还有一个例子,洪就钱德洪自己与黄正之、张叔谦、汝中丙戌会试归,讲到这么一个事情。黄正之就是黄弘纲,黄弘纲是江西于都人,字正之,号洛村,张叔谦就是张元冲,他是山阴人就是绍兴人,汝中是王龙溪,王畿。丙戌是嘉靖五年,1526年,这一年他们参加会试回来了。“为先生道途中讲学,有信有不信。”回来以后就走到半路上的讲学,有信有不信。


部分听众回信,部分听众不信,把这件事情回来以后和王阳明说了,王阳明下面说了,“先生曰:‘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就你们讲学都姿态很高,一讲的就是圣人,一讲就是圣人之道,普通百姓都被你吓跑了,你这个讲学还怎么讲得通?怎么行?


王阳明接着说“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句话重要,也实实在在是对治我们今日讲学之病。我现在好像也在和各位讲学,但是我也经常提醒自己,我有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姿态要放低才能讲学,王阳明这个话,没有亲身体会可能是真体会不到的。王阳明说是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圣人之道尽管很高,但是圣人之道也是平常,你得要从平常处入手,从平常处着眼,方可真实进入圣人之道,王阳明实际上是和他的弟子们在说这么个事。 


那既然如此,你是一直以一个居高临下的一览众山小的那样的一种态度,在和咱们普通人讲学?还是你深入到咱们普通人中,以平常心态,日常生活,庸言庸行,来和我们各位普通朋友讲学?这不只是个姿态问题,更是个心态问题。我的学生们有时候跟我谈到怎么做论文,这些是地方,有时候会谈到这些问题。我给他们讲,我说你要眼高手低,什么叫眼高手低?我说你眼界要高,境界要大,思路要广,见解要多样,不要只迷在一个地方,但是起手处、下手处必须要低,这是我理解的眼高手低,当然是望文生义。眼高手低,你眼界不高,那你就没法真正把这个文章做好,你下手处不低,你就没有办法把这个文章做踏实、做扎实。王阳明先生在这里讲学,我的感受是比较深的,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五.广大薄厚 平地有何高见


钱德洪听了王阳明的这个话之后又说了“今日要见人品高下最易”,现如今我们要看出一个人的人品的高还是下,是很容易的。王阳明问了,怎么来看?“何以见之?”钱德洪说,“对曰,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人。”这个话也不能说是奉承,在钱德洪看来确乎便是如此。阳明先生就好比是泰山,孤峰突起,见泰山而不知瞻仰,不知崇尚,那就是没眼睛的人,所以说以此来辨别人品的高下。


那当然了,尽管就钱德洪本人来说,我相信他是真这么想的。可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讲,那也是偏见。泰山是很高,是值得敬仰是吧?但是你不能说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人一定就是没眼睛的人、没眼光的人。


看看王阳明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你看这就是阳明的胸怀。泰山尽管很高,但是泰山还是大地上的一座山峰而已。泰山不如平地大,脱离了平地无所谓泰山,平地有何可见。王阳明在这里的意思也是清晰的。把王阳明看作是一座泰山,并且以此来权衡,人品是否高下,实际上也落了偏了。须是从广大博厚的大地这个角度,泰山方成为泰山,也只是从圣人之道,从普通人的庸言庸行这个方面来看,圣人之道也方显现其崇高,这一个道理。


钱德洪接着说,“先生一言翦裁,剖破终年为外好高之病,在座者莫不悚惧。”最后是与前边讲的先生锻炼人处,一言之下感人最深,相呼应的。钱德洪基于前边两个事例,一个是王艮、董萝石的例子,一个是他自己的这个例子,最后说先生一言翦裁,那就是话语当然很少,说了一两句话而已,但是这一两句话能够破除终年至少是钱德洪自己为外好高之病。为外好高之病,恐怕也是我们今日常人之病,人人都有。我们有点读了几句古书,就觉得我们把握了中国古典语文是真相;读了几句《四书》,我们就觉得已经把握了圣人之道了;读了几句《周易》、读了几句《老子》等等,我们就觉得人人都不懂道,唯有我明白那个道,我得道了,这种心态在今日社会不止是学者之中,或许普通大众当中也有。


实际上我们这是一个经典失落的时代回忆一下,前些年讲《三字经》,讲《弟子规》,把这个《弟子规》当成经典,实际上那些只是童蒙读物,不是经典。一讲到传统文化就是忠孝节义,忠孝节义,然后就是《二十四孝图》,如果真的这么弄下去,这不是经典回归的好兆头,反而会进一步导致经典所承载的文脉,那种独特的文明精神的失落。


当然了,这只不过是我个人的一个牢骚而已,大家未必当真。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正需要我们以那样的一种愚夫愚妇的心态,要以那样一种大地宽厚平和的态度来回归经典。


从刚才我们讲的这一段话当中,前者我说特别体现了王阳明那种教人的方式,怎么教导人,怎么点播人?这样的一种因材施教,就具体事例而予以启发,点拨他人已近于大道,这样的一种态度和方式实际上和孔子是一脉相承的。后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到王阳明那样博厚宽广而又高明的一种胸怀,真正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在座者莫不悚惧”,听了王阳明先生这个话之后,当你当时在场的那几位弟子们,包括钱德洪自己在内,大家都莫不悚惧,那是一种独特的心灵状态。老师善教,弟子善学,这样的一种状况,这才是教学相长,当然我们很向往,但是今日未必能够真的做到,好吧,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