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3 篇文章 |
|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老子》全文 释文。分章顺序依据马王堆汉墓帛书《帛书老子》甲、乙本的次序隶定,但对其内容不做任何改动。上经共计2993字,下经共计2366字,全文正文共计5359字。如欲读懂老子的文章,必须重新识字,当代许多解者大都以《说文解字》作为最为重要的依据,而老子的成文年代,许慎还没出生,作者会依据《说文解字》所得对字的... 阅1 转自自然农业1... 公众公开 22-05-19 13:48 |
故止饮食而身自轻,止思虑而神自灵,止嗜欲而神自...食饱者,伤于精血,太劳者,散于神炁,情欲者,万物盗也。故止饮食而身自轻,止思虑而神自灵,止嗜欲而神自清。三盗既宜,三才即安。 阅35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1-12-25 12:02 |
皂先生见我愚钝,就给我画了一张图说:这就是入道的门径。皂先生说,你先画个简图吧,就画奔驰车标,在上头写上“道”,下边两个尖上分别写上美恶尊卑。所以读懂《老子》,就得跳出“自我”,跳出“我执”:“执”拗“执”念“执”文字。老子跟孔子说: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咱们再把这个话题延伸一点,镜子能照万物,我们的眼睛也能看到万物。... 阅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1-07-23 19:40 |
人道的核心:因弱而强。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为什么天道和人道是个反的?先说天道:“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个一般容易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天道即阴阳之道,阴阳互根,阴阳互存,阴阳转化;再说人道。在前面道的本体一文中了解到:道是没有相的无,是柔的、弱的、动的、变的,人之柔为谦,也可以... 阅1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1-07-03 23:08 |
【大国者下流】章:“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大国者下流】,大国的谦卑处下,如同江海,是百川归流之所,天下归往之处。【天下之交也】作为天下之大国,“俾道之在天下也”,“犹小浴之与江海也”,应该是各国外交秩序的奠定者、主导者和维护者,也是各国利益的交汇处、集中地。大国不善下,不足以蓄小国。天下之道,柔弱... 阅398 转3 评0 公众公开 21-06-22 07:36 |
明白了从“女”到“母”的转变,就看透了“无有相生”的真相从神奇的汉字走近经典世界。从“女”到“母”,透露着华夏先哲的人类起源学原理,先人认为人类源于女性,而“始”乃“女之初也”,“初女”的成熟,最凸显的便是胸部,于是“女”字添加“两点”,就成了母亲的“母”字。“母女”二字的区别就在于“两个点”,故云“无名万物之始,有... 阅2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1-06-21 21:06 |
就以《老子》来说,自两汉以来,虽然也有西汉晚期的《严遵本老子》、三国魏时的《王弼本老子》、初见于《隋志》的《河上公本老子》以及唐初的《傅奕本老子》这四个版本传世。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虽然我们对不德、失德、有德、无德的含义可以先作存疑,但对不德、失德、有德、无德的性质,还是可以根据上德和下德的含义,对其作一个定性分析的... 阅1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1-06-09 17:18 |
《庄子》原文 译文。【注释】【译文】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 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 ,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 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 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 阅35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1-05-29 10:14 |
这两天看《庄子》,不由赞叹庄子的脑洞,那开的可不是一般大!庄子不解气,还把这条叫做“鲲”的鱼变成了鹏。庄子在他的《齐物论》里有这样一段话:“有始也者,有未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绕过来就是:“宇宙万物有它的开始,同样有它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它未曾开始的未曾开始的开始。”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怕都有人看不明白,庄... 阅94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1-05-26 1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