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道就要从帛书《老子》的第一章开始,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

 心慧文化 2021-06-08
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这一代人实在是太幸运了,因为自1973年长沙马王堆帛书出土以来,又陆续出土了多本的《老子》、《周易》、《五行》等经典,而这些经典正是魏晋以后,特别是唐宋以来的文人学者们,做梦都想看到却又无法看到的古老典籍。
就以《老子》来说,自两汉以来,虽然也有西汉晚期的《严遵本老子》、三国魏时的《王弼本老子》、初见于《隋志》的《河上公本老子》以及唐初的《傅奕本老子》这四个版本传世。
但这些传世版本的《老子》,经过二千多年的展转传抄,以及通假字在古代的普遍运用,尤其是汉代的通假字用得更宽,就不可避免地使得这些经典有着很多的误抄误通之处,在传世的《老子》中,就有不少的章节词句是很让人费解的。
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唐初傅奕所“校定”的《傅奕本老子》,是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五年(公元574年)的时候,有彭城人打开了楚霸王项羽小妾的墓冢而得到的,后来傅奕对这本《老子》中的很多字,参考多家版本进行了所谓的“校定”,从而形成了《傅奕本老子》,又称《古本老子》,而项羽小妾墓中的这本《老子》,后来却亡佚了。
就这样,一本最起码也是楚汉版本的《老子》,在北齐年间刚出土,到了唐以后就亡佚了,此令人痛心之一也;傅奕非但没有把这本楚汉时期的《老子》保存或抄录下来,反而用后世版本的文字,取代了楚汉乃至更早时期的文字,傅奕既把这些古老的文字弄丢了,又用了一些有谬误的文字来代替古文字,这使得傅奕所“校定”的《古本老子》,正如《帛书老子校注》的作者高明先生所指出的“讹误尤甚”,此令人痛心之二也。
如果,项羽小妾墓中的这本楚汉版《老子》,能够保存到现在,那我们既可以集全体古文字专家的力量,对书中的文字进行考证识别,还可以把这本《老子》跟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西汉竹书等现代出土文献进行校对,我们就非常有可能由此得到一本最接近于老子原作的《老子》了。
非但《傅奕本老子》是这个样子,其他的版本也是如此,自两汉魏晋直至明清民国,《老子》在历朝历代的传抄过程中,总不免被误抄误通,尤其是一些古老文字,更是被传抄者一改再改。
虽然历史上对《老子》也进行过多次的异本勘合、择善而取,但由于没有更古老的版本作为原始依据,仅只是在已有的版本之间彼此承讹袭谬、互相窜改,这就造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传世《老子》,其内容皆同流合一、大同小异,阅读这样的《老子》,总让人感到明知其误,却无法核证。
对于这种情况,《帛书老子校注》的作者高明先生,在《帛书老子校注序》一文中,有着精细的分析和论述。
所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非常幸运的,能够在短短的五十年时间内,连续出土了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甲本、乙本、西汉竹书这四个版本的《老子》,这可是自东汉以来两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出世的极珍贵经典。
也许,这正是天佑中华!正是中华文化合该当兴、中华民族合该复兴的象征吧!
对于我们来说,为了对得起先祖们“特意”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这份极珍贵遗产,我们自当利用现在已有的众多版本,力争考证出一部最接近老子原文的《老子》。
我们既要努力考证出最接近于老子原文的版本,更要揭开《老子》的本意,让真正的老子想造福于人类,这无疑是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事。
下面,我们就利用已出版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帛书老子校注》、《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郭店楚简老子集释》等资料,对《老子》的原文和含义,作一严肃的探讨。
根据目前最古老的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和西汉竹书,都是《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所以我们对《老子》的学习,也要从《德经》的第一章开始,既然我们要了解《老子》的本意,就得要顺着老子写作的思路,对不对?
老子》第一章校正本: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对于这《老子》第一章的内容,古往今来的文人学者,已经作过各种各样的解释,对于其中的含义也是众说纷纭,那我们又该如何来理解这一段话呢?
首先我们必须掌握,读任何一本书,尤其是读《老子》、《周易》这样的经典,有两大读书原则。
第一大原则,就是在没读懂一本书之前,不管自己对这本书读过多少遍,只要拿起书来,就必须把自己当成是第一次读这本书。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希望自己能读懂《老子》的人,都要当自己是第一次读《老子》,就像以前从没读过也不知道有《老子》这本书一样,这样才能以一个完全空白的头脑,来理解《老子》的含义。
上德的德,这是老子在书中提出的第一个概念。
德,根据《说文》:“德,升也”、“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
清代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古升、登、陟、得、德五字义皆同。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德,升也。升当作登”、“今俗谓用力徙前曰德,古语也”、“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此当依小徐通论作内得于己,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俗字假德为之。德者,升也。古字或假得为之。
再根据《广韵》:“德,德行。又惠也,升也,福也。
《康熙字典》引《集韵》:“德行之得也。”又引《正韵》:“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又引《玉篇》:“德,福也。
《康熙字典》又引《六书精蕰》:“直心为惪。生理本直,人行道而有得于心为惪。小篆加彳,取行有所复之义。
又引元代文人阴复春曰:“道惪之惪,《说文》从直从心。德字从彳从㥁,升也。今道惪字皆作德,而惪㥁字但为古文矣。
再根据1993年出土于郭店的战国楚简《老子》中,德全部作惪,证明了阴复春之说甚是正确。
综上所述,德原来就是惪,就是外得于人又内得于己的意思,就是既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又能符合自己心意的言行,这样的言行自然是“善美、正大、光明、纯懿”的,也无疑是“德行之得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指一个人的好品行、好德行。
所以,上德就是最好的品行、德行,下德就是指一般的品行、德行,是人们的认可度并不高,自己也比较勉强的一般品行,但绝不是缺德做坏事,因为既然称之为德,那就一定是褒义词。
那么,在理解了上德、下德之后,又怎么来理解不德、失德、有德、无德这些词的含义呢?
很显然的是,如果只根据德的含义,就想把不德、失德、有德、无德这四个词都解释清楚,是很困难的,那又该怎么办呢?
这,就是我们读书时必须要遵循的第二个大原则,就是存疑!存疑就是对于我们目前还不能完全理解的字或词,先不要急着到后面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也没有必要到处找别人的解释来参考,更不要凭主观猜测就认为是这样或那样,而是先把这个疑惑暂时搁置一下。
有很多人很不习惯存疑,他们就像小孩子看电影一样,对于电影中刚出场的人物,总要先问清楚这个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不把好人坏人弄清楚,心里就会很不踏实,如果让小孩子看悬疑片的话,那真没几个小孩子能受得了。
在读书中存疑,就像看悬疑片电影一样,需要人们带着疑惑来读书,然后在不断的读书过程中,不断地解疑释惑,直到整部书看完,所有的疑惑也就全部解开了。
带着疑惑读书,对于有些人或许很不习惯,因为存疑会让思想暂时没有了着落处,比如李商隐的《碧城三首》,表达的是诗人的一种心意,而有些网友却偏要去猜测这是李商隐在思念某个道姑,因为他们的思想如果只落在一个抽象的心意上,他们会觉得很不踏实,只有让他们的思想落在具体的事件上,他们才会感到习惯。
但是,如果不习惯抽象的思维,不习惯在读书中存疑,那就真的很难读懂像《老子》、《周易》这样的经典了。
所以,我们在还没有完全清楚不德、失德、有德、无德的含义之前,可以把这些问题先作存疑。
虽然我们对不德、失德、有德、无德的含义可以先作存疑,但对不德、失德、有德、无德的性质,还是可以根据上德和下德的含义,对其作一个定性分析的。
因为上德是指最好的品行或德行,所以不德、有德也是指最好;下德是指一般的品行或德行,所以不失德、无德都是指一般的情况,而失德无疑就是坏的情况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德分为两组:上德对应不德和有德;下德对应不失德和无德,这就是对不德、失德、有德、无德的定性。
我们再对比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就可以发现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的后面,西汉竹书和傅奕本多了“下德为之而无以为也”,其他诸本多了“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虽然我们对什么是“无为而无以为”还不清楚,但我们同样可以对其作个定性的分析。
老子已经说了“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那说明最好的上德只有一种“无为而无以为”,除了“无为而无以为”之外,就只有“为之而无以为”和“为之而有以为”这两种了,因为“无为而有以为”是自相矛盾而并不存在的。
既然“上德无为而无以为”,那“为之而无以为”和“为之而有以为”这两种就肯定不是上德,不是上德就只能是下德,因为凡是不符合“无为而无以为也”的,都是下德。
按照这个思路,就可以理解下文中的“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都是属于下德。
这也说明了,西汉竹书等其他版本所多出来的“下德为之而无以为”或“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这一句,都是后人添加的,放在文章中反而重复又让人费解,因为老子已经明确说了,“为之而无以为”的即是上仁,“为之而有以为”的即是上义,也都属于下德,所以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后面,实在没有必要再加上一句“下德为之而无以为”或“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这就是,《老子》的校正本为什么要去除“下德为之而无以为”或“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这一句的原因,同时也证明了最早的马王堆帛书才是符合老子原意的,而其他版本显然是后人改了字句的。
攘,根据《说文》:“攘,推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推手使前也,古推让字如此作,上曲礼注曰:'攘,古让字’”、“凡退让用此字,引申之使人退让亦用此字,如攘寇、攘夷狄是也。
清代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此即推让之本字,揖让之让亦作此,故《说文》与'揖’字联文。今经典统作'让’ ”、“今俗但知'攘’为'攘却’、'攘夺’同,竟不知为'推攘’、'揖攘’字矣。
可见,攘乃是让的意思,攘臂就是伸臂推让,比如你要送我一个苹果,我伸出手臂说“不要不要”。
仍,马王堆帛书甲乙本、西汉竹书皆作乃,傅奕本、严遵本、河上公本皆作仍,而王本及其他版本作扔。
根据《尔雅·释诂》:“仍,乃也。
再根据《说文》:“仍,因也。”《说文解字注》:“《释诂》曰:'攘、仍,因也。’《大雅·常武》传曰:'仍,就也。’就与因义一也。《周礼》故书仍为乃。
由此可见,仍、乃是相通的。
仍的本义,当为继续的意思,后引申为因袭、沿用,又引申指行为、动作,或某种事件、状态频繁、屡次地发生,可见仍应该理解为继续。
继续,当然就是指即使自己的上礼得不到别人的回应,但我还要继续以上礼对人。
根据以上考证,王弼本把仍作扔肯定是不对的,因为“攘臂而扔之”一句的重点只是一个扔字,攘臂两字仅是扔的动作,放在句子中实在是可有可无,况且在惜字如金的古代,很难想象老子为了形容这个扔字而多写了“攘臂”两字,而且用“攘臂”来形容扔的动作,也是很不恰当的。 
唯一合理的理解,就是有人做了上礼之事,却没有得到别人的回应,但他对别人的没有回应则是伸臂让过而已,并没有因为别人的没有回应而激起他的情绪反应,而他还会继续做着上礼的事情,这就是“攘臂而仍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上德是最好的,除了上德之外,其他的上仁、上义、上礼都是属于下德,而上礼又是下德中最起码的,也是一个人最基础的品行、德行,做了上礼之事即使得不到别人的回应,也还是要继续做的。
根据以上对德、仁、义、礼的定性,老子也就推理成章地提出了“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思想理念。
这个思想理念认为,礼是最基础最起码的品行,比礼还要高的是义,比义还要高的是仁,比仁还要高的是德,比德更高的就是道。
正因为礼是最起码、最基础的德,所以老子又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表示礼是最浅薄的忠信,也是治理的开始。
乱,可不能理解为混乱、扰乱,而应该理解为治理,《论语》记载武王说:“予有乱臣十人。”证明了乱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治理的意思。
特别重要的是,老子在这里又提出了一个比德更高的概念,就是“失道而后德”的道,认为失去了道才只剩下德。
那么,道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说文》:“所行道也。”《说文解字注》:“毛传每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道之引伸为道理,亦为引道(导)。
《康熙字典》又引《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又引《广韵》:“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
另外,《康熙字典》还有“顺也”、“言也”、“由也”、“治也”、“引也”、“从也”,以及国名、州名等诸般解释。
但是以上种种解释,都跟老子所说的上德,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用以上对道的解释来理解上德,都是颇为牵强的。
因此,我们不得不又要存疑了,因为老子在第一章只是刚提出了道这个概念,还没有对道进行详细的论述,所以我们现在,只要先明白道是一个比德更高的概念就可以了,至于具体的含义,要等看了后面的章节之后再来理解。 
老子接着说,能认识到礼只是忠信的起步和治理的开始这个道理,这只是学道的开始,因为这个认识,仅是学道的花朵还不是学道的果实,这就是“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愚,虽然愚的本义为性格孤僻,不谙熟人情世事,但根据《说文》之愚、戆互训,可见愚和戆皆有憨厚而刚直之义,如《孔子家语》:“《诗》之失愚,《书》之失诬。”王肃注:“愚,敦厚。”可见,愚并不一定是贬义词。
愚在古代,还经常被用作自称,如愚老、愚意等,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营中之事。”以愚自称,跟侯王以孤、寡、不谷作为自称,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老子才把愚跟最高的道相提并论,用愚来形容学道。
老子最后总结说,大丈夫就应该追求得道而不是仅仅懂得道理,就像追求厚而不是满足于薄,追求果实而不是满足于花朵一样,只有得到了最高的道才是厚和实,这就是“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意!从“故失道而后德”到“故去彼取此”,老子总共讲了三层意思:一,上礼是上德的基础,从上礼、上义、上仁到上德,是一步一步向上提升的,而最高的就是道;二,能够认识到这个道理,就是学道的开始;三,大丈夫就应该学最高的道。
综合《老子》第一章无非是说,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又符合自己心意的品行叫做上德,其他的品行都是下德,下德是上德的起步和开始,也是不能放弃的,但我们不能只学下德就得少为足,而应该学习最高的道,能够认识到这个道理,就是学道的开始,作为一个大丈夫就应该认真学道。
这就是对校正本《老子》第一章的初步理解,至于不德、失德、有德、无德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为、无为、有以为、无以为又是什么意思,道到底是什么等问题,将随着对《老子》其他章节的深入理解,再来弄清楚他们的真正含义。

《射雕英雄传》中,黄蓉和陆乘风唱的《水龙吟》,到底是什么意思
纪晓岚、梁启超都看不懂的李商隐《碧城》诗,到底讲了什么意思
如何快速正确地读懂《道德经》?如何证明已经读懂了《道德经》?
梁启超也会看不懂李商隐的《圣女祠》?用了道家的智慧就能看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