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鉴赏评论拙见鉴赏评论拙见。赏析文学作品,往往从两方面切入:一是作品内部结构所提供的形象、意境、画面、情感,尽可能贴近把握住它;当然在进行这两个步骤时,都必须对创作过程和文学鉴赏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同一篇作品,不同的读者感受会不同;所谓“神似”,“传神”是要求作家形象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又何尝不是作...
从《论诗三十首》看元好问诗歌创作主张。潘岳的诗干净,陆机的诗铺排,这正是潘优于陆之处。”元好问由于苏轼对金代文坛的影响比较大,也由于当时的生活条件,虽然诗风上接近苏轼,但他仍然讥贬矜多炫巧的苏诗是“百态新”,批评苏轼、黄庭坚的诗随风而靡,狂流汜滥,所谓“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元好问提倡诗的壮美或阳刚美,赞...
词格律之探讨。格律诗一般押平声韵,很少押仄声韵,而词,除了有押平声韵的之外,还有押仄声韵的,押仄声中的入声韵的,甚至有平仄韵互押的。至于什么词调押平声韵,什么词调押仄声韵,什么词调押仄声中的入声韵,什么词调平仄韵互押,都是很明确的。三、格律诗的对仗不能同一字相对,词的对仗则可以同字相对。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词的...
词之婉约、豪放与正、变谈片。这两派分流的重要关键,还是在歌唱方面的成分为多。”(《宋词发展的几个阶段》,见《词学研究论文集》)刘永济先生也说:“按词以婉约为正宗,其理由实因婉约派词家如美成、白石、玉田皆知音,其词皆协律,而词本宋之乐府,乐府诗皆应协律。正宗之说,根据在此。”(《词论》卷上《风会》)这两位词学前辈论豪放、婉...
“荷动知鱼散”“鱼戏新荷动”别具匠心 各有妙处 ——读储光羲《钓鱼湾》与谢脁《游东田》“荷动知鱼散”“鱼戏新荷动”别具匠心 各有妙处。谢脁《游东田》:谢脁是 “永明体”的代表诗人, 沈约曾盛赞他的诗 “调与金石谐, 思逐风云上”( 《伤谢脁》) 、“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南齐书 ·谢脁传》),锺嵘在《诗品》中也赞美其“奇章秀句,往...
虽说孔子清苦潦倒了一生,但他的后世子孙,特别是到了汉高祖十二年(前194年)刘邦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开帝王祭祀孔子先例,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孔子的地位扶摇直上,直至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生前既无华堂高屋,也未曾封王拜侯,死后也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至秦汉时,...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 ——诗歌鉴赏规律琐谈。“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   ——诗歌鉴赏规律琐谈   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是由诗歌创作的过程决定的。言为心声,作家依赖语言将自己的情思输入作品,读者就应依赖语言从作品中挖掘出作家的情思,这就是刘勰说的“缀文者情动而辞...
它有重量、有数量、有长度;那忧愁、闲愁,哀愁在古人的笔下都具体化、形象化了。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赵嘏的“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使得抽象的“愁”具体化,“愁”有了长度,有了体积。更妙的是贺方回言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他笔下的“愁”,简直是铺天盖地,弥漫无际,有声...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谈刘勰的进步文学史观。《文心雕龙》是在儒、道、佛三家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熏陶下产生的一部文艺理论巨著,它不仅全面地总结了齐梁以前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的经验和成果,而且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提出了有深远影响的理论和主张。论文学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无句可摘” “句中有眼” ——浅释古诗自由体与古诗格律体的区别。就我国的诗歌形式发展而论,我以为从“诗三百”到今天,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唐以前的古诗自由体,唐以后的古诗格律体,五四以后的新诗自由体。可见,由“意工而辞拙”到“语意两工”,这又是格律体对古诗自由体的新发展。古诗自由体偏重于对诗情的直获,古诗格律体偏重于...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