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由于制陶术和磨制石器的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墓葬中,更为常见的则是开始流行使用陶器、磨制石器组合随葬的习俗,河南密县莪沟发现的裴李岗文化墓葬,是以随葬石铲、斧、镰、磨盘、磨棒和陶壶、罐、钵等为主要的物殉特征的,这是一种以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器组合随葬的物殉形式,较之前一种形式显然是一种进步,并首开陶容器随葬的先河,为陶...
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人殉习俗当发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甘肃乐都柳湾马家窑文化马厂期 93 号墓,是一座五人合葬墓,墓中有老年男性和中年女性各一,并带三名 1 岁半至 7岁的幼童,这显然象一座家庭合葬墓,在此墓上部填土中另发现一屈肢老年女性,据其单独出现在墓中填土的现象看,她应是从殉的家内奴婢;在不带墓道属中型墓的小屯妇好墓...
其它设置属新石器时代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系统的青海柳湾墓地,曾发现六座墓的墓底靠脚端处挖有方形或长方形小坑,坑中放陶容器一、二件,此种现象,与湖北青龙泉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腰坑非常相似,其意义当与原始腰坑相类;山东胶县三里河龙山文化 244 号墓,墓底西壁中部偏南墓底向西壁外和向下扩挖出一个土坑,内放陶器等,这是一种揉壁龛和...
以殷墟发掘的殷代墓葬为例,无论是小型墓、中型墓,抑或是大型墓,都广泛见到饭含的实例,一般贫者含海贝、石饰,富者含玉饰,与文献所载基本吻合。随葬陶器破碎或残缺而非因填压或发掘清理所造成的墓例,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全国各地墓葬中都非常广见,如陕西南郑龙岗寺仰韶墓、青海乐都柳湾马家窑文化马厂期墓、齐家文化墓、陕西宝鸡北...
辽宁凌源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石棺墓,是以竖置的石板或平垒的石块构成墓圹周壁,墓身长宽度约仅容尸身,墓顶以石板或石块封盖。内蒙古、辽宁等地区夏家店文化遗址发现的石棺墓、石椁墓,吉林西团山遗址发现的石棺墓则表明在商周时期的中国北方地区(东北地区)民族文化中,石棺葬俗已蔚然成风。船棺实质上也是一种木棺,是一种真船形的木...
在以二里岗文化和殷墟文化为代表的商代文化墓葬中,俯身直肢葬的发展则逐渐显露出与仰身直肢葬并驾齐驱的势态,尤其是在商代晚期的殷墟文化中,俯身直肢葬在正式的敛葬活动中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非常流行的葬式。蹲式屈肢葬,目前在黑龙江依兰倭肯哈达、四川巫山大溪、广西桂林甑皮岩、南宁地区诸贝丘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甘肃永靖姬家川等...
悬棺葬。是将死者棺木悬置在悬崖峭壁上的墓葬。棺木放置方式因时因地而有不同,或利用峭壁间隙架设棺木;或在峭壁上凿孔,插入木桩固定承托棺木;或利用天然岩洞及人工凿洞来盛放棺木。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悬棺葬是福建崇安武夷山的一、二号船棺葬,其年代经测定为距今 3400—3800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时期。
尸骨处理。其二是上海青浦金山坟遗址一号墓,从出土现象看是仅限于焚烧死者尸体而不烧随葬品,焚烧的程度是尸骨显露出青灰色即止,烧尸后在墓内陈放随葬品然后填土掩埋。以上两例焚尸墓均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墓葬,它们的发现说明,焚尸的习俗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已发生,这种早期的焚尸习俗尽管与后来的火葬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但在事...
竖穴土坑墓。这是在形制规模上仅次于亚字形的大墓,墓主的身份毫无疑问都是商周时期的大贵族,如西安张家坡新近发现的此型墓,据随葬铜器自铭及其它共存现象分析可知,其是西周时期大贵族井(邢)叔的墓。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遗址发现的凸字形墓,墓室是横穴掏洞,外延竖穴墓道,这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带墓道的墓,已初具甲字形...
土洞墓。是一种横穴的掏洞墓,按掏洞形式和整体平面形状可分凸字形、日字形和窑洞形三类。甘肃玉门火烧沟、青海大通孙家寨、青海互助总寨、甘肃永昌双湾三角城、陕西扶风刘家、长安沣西大原村、长武碾子坡等遗址先后发现的此型墓,说明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大烧沟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先周和西周文化时期均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