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淺談教師效能感

 清清牧晨 2005-11-15

淺談教師效能感

徐昊杲

  當教師自我評估教學能力不足時,應加強教室經營與管理,教學媒體製作,教學法之研習,且宜積極充實有關青少年心理輔導知能等,重新建立教師效能感。

編者

前言

是否有時覺得上課時,有一、二位同學會打斷您的上課,甚至發出噪音影響您的上課,您卻無法阻止他的行為?您是否會覺得任教學區風氣不良學生家庭背景複雜,您較無法影響學生?您會不會覺得連學校訓導人員都無法管理的學生,更遑論自己要管好他們呢?親愛的老師,若您有上述之同感,不要驚慌,請您與我一起來瞭解「教師效能感」(Teacher Sense of Efficacy)。相信您瞭解了教師效能感後,自然能夠釋懷,同時,還能為自己找著解決的途徑。

近些年來,國外有許多文獻在探討教師效能感,Serna(1990)在博士論文中,曾將有關研究效能感模式做一整理,追溯至最早1944年的Lewin‘s模式、1964年的Vroom‘s模式、1981年Bandura‘s自我效能模式及Denham和Michael教師效能模式,發展至此,教師效能模式的提出,由Demham和Michael中得知模式如圖一。影響教師效能感的因素約有五方面:個人背景變項(包括年齡、性別、種族、家庭種種)、教學經驗(係指個人教學的年資、與教學過程中累積之成敗經驗)、教師訓練(指教師在學習與接受訓練之種種)、制度(包含教學工作的階層、人際關係及職業聲望等等)及因果歸因(指上述各種變項因果關係的歸因模式),等五大項,此稱為前因(Antecedents)。而教師效能感則為中介變項(Intervening construct),分為個人效能(Personal Efficacy)和教學效能(Teaching Efficacy)二項。模式之右邊為後果(Consequences)。在後果部份可分為二層面,首先是教師行為(Teacher Behavior)約可分為四項指標來代表:班級行為表現、支持教育改革、專業化的教學活動及保持專業的水準。模式最右邊則為輸出結果(outcomes)指學生的行為,也區分為三部份,分別為成就方面、情感方面、行為方面。Gibson和Dembo(1984)在一項研究教師效能感的研究中,驗證了效能感有二個因素層面所構成,根據他們的研究指出這二層面命名為個人效能(Personal Efficacy)和教學效能(Teaching Efficacy)合起來即是教師效能感(Teaching Sense of Efficacy)。

前言

中介變項

後果

 

教師效能感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1教師訓練

2教學經驗

3制度

4個人背景

5因果歸因

1個人效能

2教學效能\cell 1班級行為

2支持教育改革

3專業化教學活動

4維持專業水準

1學習成就方面

2情意方面

3行為方面

  何謂個人效能呢?簡單來說就是個人評估自己是否具有教學能力。至於教學效能,則是教師認為教學是否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不管學生的能力或學生家庭的影響。(Ashton & Webb,1986)。Hoy和Woolfolk(1990)研究仍然驗證出二個層面,但修改其名稱為,一般教學效能(General Teaching Efficacy)和個人教學效能(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我國學者王受榮(民81)在研究中亦採用此名稱。

接下來是一個有趣的實驗(參見表一),您可以用筆試勾看看,計算一下您分數。

                   同意   不確定   不同意

1如果班上某位同學上課時間搗蛋,我想  5  4  3  2  1

 我能夠有辨法立刻去阻止他。

2只要我願意嘗試,就算是最難教的學生  5  4  3  2  1

 我都能教好他們。

3如果我的學生不能完成我所指定的作業  5  4  3  2  1

 時,我能判斷是否指定作業的難度太難,

 以致他無法達成。

4發現班上某位同學對於我所指定的作業  5  4  3  2  1

 有困難時,我通常會調整適合他程度的作業。

5如果班上同學不能夠記住或了解上課的  5  4  3  2  1

 重點時,我能安排課前預習作業,使學生

 在下課中有好的學習表現。

6當某位學生的學習表現較平時為佳時,  5  4  3  2  1

 都是因為我使用較佳的學方法所造成。

7當我使用較有效率的教學策略時,通常  5  4  3  2  1

 班上同學的學習表現會普遍提高。

8當學生表現較平時好,多半是我的功勞。 5  4  3  2  1

9因為我很清楚傳授的步驟,所以學生對  5  4  3  2  1

 於一個新觀念習得能夠非常快速吸收。

10大體而言:學生的學習成就和他們家  5  4  3  2  1

 庭背景息息相關。

11如果學生在家中父母都無法管束,自  5  4  3  2  1

 然也不會接受我的管束。

12好的教學能夠克服學生在家中所習得  5  4  3  2  1

 不良的經驗。

13在課堂上的時間那麼短,根本無法去  5  4  3  2  1

 影響一個學生。

14對於一位學生成績的好壞,是他們自  5  4  3  2  1

 己願不願意讀教師能影響的實在有限。

15縱使一位教師有好的教學能力和技術  5  4  3  2  1

 很好,但也無法照顧到全班的同學。

16如果家長重視關心自己的孩子,我就  5  4  3  2  1

 能夠為學生做更多。

  表中十六道題目是譯自Gibson和Dembo(1984)教師效能感量表,前九題代表個人效能,後七題代表教學效能感。若每題以平均數3點為基準時,個人效能感高者,其分數應落在45分到27分,27分以下則代表個人效能感較低。而教學效能感高,則35分到21分,21分以下則為低教學效能感。此份題目及結果僅供參考用,(因為此份量表尚未經過國內的建構與驗證)。由以上的結果,您可能已經得到了結果,若兩者都偏高,恭禧您,您的教學生活一定非常愉快,希望能繼續保持。若有一者偏低或兩者偏低時,您必需趁寒暑假期,趕快充電。

結語

  雖然許多研究報告提及影響教師效能感的因素並不單純,有時甚至是會交互影響,例如教師教學和班級氣氛有關,您可能會覺得教某班感覺很好,而另一班的感覺很差,有不想教下去的感覺。本文係從教師個人的觀點來解析,其中教師訓練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若是個人效能感差時,顯現自我評估自己的教學能力不足,此時應從以下數方面加強,教室經營與管理、教學媒體製作、教學法之研習。

若是一般教學效能感差時,則代表教師認為教學過程,不能夠影響導引學生做正面的學習,同時認為學校之環境,學生家庭背景、遺傳、學生之能力是影響學生學習表略坏D要原因。若您是如此的想法,您應該積極的再充實有關青少年心、輔導知能等研習,重新建立起教師效能感。筆者不揣簡陋,試撰本文,希能激起大家重視教師效能感,同為提昇教學效果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受榮(民81)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影響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2、Gibson, S, & Dembo, M. H.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6,pp.569-582.

3、Ashton, P.T,,& Webb, R.B,(19860) Making a differenc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N.Y,: Longman.

4、Serna, A.G.(1990)Personal, teacher training,teacher experience and System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nse of efficacy of teachers of lomited English proficient students.

A Dissertion of Pacific Univ.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