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题解:这是雅斯贝斯对大学教育的思索片段,涉及了大学的性质、教育的内容、学生及教师的素质和任务,节选自作者的《什么是教育》。在该书一开卷,这位当代人类精神生活导师的话就已这样让我们怦然心动:“青年学生感到生活是严峻的,这是因为对他来说,现在比将来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还具有可塑性和发展的可能性。他已清楚地意识到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并取决于日常的指向、生命的每一瞬间和来自灵魂的每一冲动。”大学也是一种学校,但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生要具有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精神从事学习,因而拥有学习的自由;而大学教师则是以传播科学真理为己任,因此他们有教学的自由。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则是次要的。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的活动被消解,那么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生命的,而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合符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大学生们总是潜心地寻觅这种理想并时刻准备接受它,但当他们从教师那里得不到任何有益的启示时,他们便因感到理想的飘渺和希望的破灭而无所适从。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他们就必须经历人生追求真理的痛苦和磨难,以此寻得理想的亮光。由于众多大学并存的现象,造成了毁灭真正学术的趋势,因为学术研究为了拥有读者,只好投大众所好,而大众往往只顾及实际的目的、考试以及与此有关的东西。受其影响,研究工作也只限于那些有实际用途的东西上。于是,学术就被限制在可了解、可学习的客体范围内,本来应是生存在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中的大学,这时也变成了普通的学校。一般学校要和大学分开,普通学校总是把知识全盘交给学生,而大学则无此义务。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从意志力极强而且具备足够条件的人之中挑选出一些人来受大学教育。实际上,报考大学的是一大群高中毕业、具有一定知识的普通人。因此挑选人才的工作要由大学自己来完成。选择的标准在于:具有追求真理的意愿和准备为之而接受任何牺牲的精神,以及对精神世界孜孜不倦的追求,但这在事先却无法从将进入大学学习的高中生身上看出来。具有这种天分的人是极少数,无法顾及他们是怎样分散在个阶层之中,但是这种天分可以间接鼓励和引发出来。按照大学的理想,高等学校的教学应首先顾及这部分人。真正的学生会在为精神发展不可少的困难和错误之中,从大学广阔的学术天地里,靠着他的选择和严格的学习找到自己发展的路。真正的大学生能主动地替自己订下学习目标,善于开动脑筋,并且知道工作意味着什么。大学生在交往中成长,但仍保持其个性,他们不是普通人,而是敢拿自己来冒险的个人。这种冒险既是现实的又必须带有想象力。同时,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每一个人都可以感觉到自己被召唤成为最伟大的人。按照苏格拉底式大学的理想,没有权威,平等的关系也应存在于教授和学生之间,但是和这种关系并存的是彼此间严格的要求。在这里到处都存在着自我选择、自我证明的精神贵族。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前提是,彼此均向各自的最大潜能及理想挑战。悠闲舒适的气氛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对超越我们的事物怀有深切的渴望。对于那些以其生活来要求我们的伟人,我们对他们的爱戴激奋着我们。但是,所有的关系仍保持着苏格拉底式的方式,没有任何人是不会犯错误的权威,不论面对着何等伟人,独立和自由仍然是真理。这一点点的真理也是实在的内容。精神贵族的意思是每一个人对自己严格要求,并非表示高过他人和要求他人。大学里每一位成员、教授及学生的基本意识是,他要努力工作好象被召唤去做最伟大的事业一样,但另一方面则始终承受着不知自己能否成功的压力。因此最好的态度是以这种想法来反省自己,严以律己,同时也不必过分期待等到外界的承认。精神贵族与社会贵族迥然相异,精神贵族是从个别阶层中产生的,其本质特征是品德高尚、个体精神的永不衰竭和才华横溢,因此精神贵族只能是少数人。大学的观念应指向这少数人。不论何处,精神贵族都是珍品。而进入大学学习的年轻人便是全国民众中的精神贵族。精神贵族与精神附庸的区别在于:前者会昼夜不停思考并为此形销体瘦,后者则要求工作与自由时间分开;前者敢冒风险,静听内心细微的声音,并随着它的引导走自己的路,而后者则要别人引导,要别人为他订下学习计划;前者有勇气正视失败,而后者则要求在他努力之后就有成功的保证。
来自: 老庄走狗 > 《我的图书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金寿铁:卡尔•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中的教育思想(II)
金寿铁:卡尔?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中的教育思想(II)四、卡尔·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在卡尔·雅斯贝尔斯生存哲...
雅斯贝尔斯: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
雅斯贝尔斯: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是教育?“三联精选”版《什么是教育》依据德国Piper出版社的底本,选取《对教育的反思》《对...
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贡献
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贡献。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贡献李文杰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杜梅 河南省周口市农机校[摘要]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有着长期的从教经历,写出了深刻的教育专...
我的大学观
我的大学观 我的大学观雅斯贝尔斯雅斯贝尔斯 (1883-1969),德国哲学家,晚年入籍瑞士。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的活动被消解,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的生命的,而大学的...
【温故】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的任务
【温故】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的任务。加入我们的原初性在大哲学家身上找寻到了其源头,并透过其学说而领悟内在的精神,那么这种带有各...
雅斯贝尔斯:自画像
雅斯贝尔斯:自画像雅斯贝尔斯:自画像。大海的无限超越这一切,而这种超越恰恰是哲学思维的本质。"[11]但是,荒诞还仅仅是作为悲剧的奠基,雅斯贝尔斯认为真正的悲剧只能这样发生,"所有这些...
雅斯贝尔斯谈什么是教育
雅斯贝尔斯谈什么是教育。实现这三个超越必须接受三方面的教育:科学教育,哲学教育和宗教教育。雅斯贝尔斯重视对“人”的培养,提倡整体教育、强调自我教育,倡导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注重在教育教学...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什么样的大学是好大学?
什么样的大学是好大学?二是师徒式的教育,这种教育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绝对的服从地位,此种类型的教育不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
刘老师教学手记: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刘老师教学手记: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而由雅斯贝尔斯所勾勒出的世界哲学构想之图像,甚至跳出了他自己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存在主义哲学。他对教育活动中“人”的认识基点,他认为教育就是人与人之...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