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力出现新动向 五大机构转移投资重心

 平常心 2006-09-14
【热点】主力出现新动向 五大机构转移投资重心
www.hexun.com 【2006.09.14 10:18】 证券日报


    【作者:赵学毅】

   中国石化复牌未能带动大盘持续上涨,人们在充满疑惑的同时,又将目光转向了主力投资机构的投资风格和对后市的态度上。目前各大机构以不同的投资思路出手各自青睐的股票,也正因为各大机构的竞相进场,使得主流热点变得扑朔迷离。

  五大机构 转移投资重心

  综观2006年半年报,不难发现基金、QFII、保险、社保基金和券商五大实力机构在投资思路上有较大分歧,投资重心也在转移。

  基金经理对第三季度市场继续看好,调仓幅度较大。第二季度股票持仓占净值的比例由第一季度的77.49%上升至78.22%,投资股票的市值为2158.27亿元,环比增幅为22.75%。基金整体的持股集中度出现了略微下降,前十大重仓股占市值的比重由第一季度的42.10%回落至第二季度的41.76%,持股集中度由第一季度的54.32%下降至第二季度的53.39%。在基金二季报新增的20大重仓股中,有16只股票流通股少于5亿股,包括G浙阳光石油济柴G博瑞江钻股份等小市值股。基金明显的加仓与持股集中度的降低充分说明基金投资方向由大流通市值股转向小流通市值股,“求新、求变、求小”成为基金投资的一个新动向。

  QFII投资方向仍有独到之处,一季度获利轻松跑赢了基金,“抢占先机”,关注大市值优势企业股票是最明显的特点。QFII二季度疯抢新A50成份股成为一道奇特风景线。比如占新A50指数权重达5.19%的G宝钢已成为QFII的第一重仓股;新A50指数第一权重股G招行也成QFII争夺首选。

  保险与QFII相似,十分注重股票价值,最青睐的股票为业绩优良的大盘股,包括G招行、G宝钢、G沪机场等,动态市盈率在20倍以内,大大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社保基金秉承“投资稳健”的原则,所投股票业绩较为稳定,平均每股收益为0.1974元,明显高于两市A股的平均业绩水平。券商目前则正在进行一场投资理念的大革命,小型成长股成为当前券商最受青睐的股票。

  投资规模 决定话语权大小

  从投资规模上,可以看出各大机构的话语权,并且各个机构投资规模也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

  统计显示,第二季度基金共投资1161只股票,投资股票的市值为2158.27亿元,比第一季度增加400亿元。从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看,基金共持有602只股票,其中新建仓183只,增仓175只,不变3只,减仓241只,退出投资组合的106只。尽管基金减持的股票数量居各大机构之首,但减持数量远远少于新进的和被增持的之和。

  投资资金占据第二位的当属证券公司。券商重点持股的市值重新突破200亿元,达到219.95亿元,创下2004年以来的新高。这一数值比第一季度的159.60亿元,增加了60.35亿元,增幅为37.82%,增仓迹象明显,新进的股票数量是被减持的3倍多,是被增持的4倍多,新进建仓的势头很猛。

  此外,社保基金、QFII和保险资金持股市值均在200亿元左右,但三者入市热情不同。28只社保基金组合共持有262只个股,持股数为266877万股,较一季度末增长101%;持股市值215亿元,增幅高达144.07%。保险资金共持有202只个股,持股数为26.6亿股,较一季度末增长148.18%;持股市值为198.66亿元,增幅高达180.38%。而QFII以74.95亿美元的获批投资额度计算,被列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201.01亿元人民币的额度占获批投资额度的33.52%,低于第一季度的38.79%。二季度QFII持股数量几乎出现“零增长”,共持有196家A股公司的27.25亿股股票,相比一季度末仅增长2%。

  从各类机构在第二季度新建仓股票数量看,基金新建仓股票有108只,占持股总数的37%;社保基金新建仓113只,占持股总数的43%;券商新建仓163只,占持股总数的57%;QFII新建仓74只,占持股总数的38%;保险机构新建仓138只,占持股总数的70%,比例最高。

  两大阵营 角逐两大行业

  资料显示,五大机构因为重仓股的不同大体可归为两大阵营,其一是基金、社保基金和券商为主体,主要投资小流通市值股票,行业多集中在机械设备、金属非金属、食品饮料、商业等;另一阵营则是以QFII、保险为主,专攻大市值股,行业多集中在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交通运输、银行等。值得关注的是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两大行业都是两大阵营的新宠。

  就第一大阵营看,基金交叉持股的集中度进一步下降,持有个股更趋分散,但值得注意的是基金投资方向和鼓励消费的政策导向始终一致。增持的行业主要有机械设备、食品饮料、批发零售、金属非金属,在新建仓的108只股票中,属于金属非金属和机械行业的分别有17只、13只,有色金属股新疆众和同时受到超过5家基金公司的青睐。基金上半年对银行、地产股进行了大幅减持,对G万科的减持金额达到25亿,对G民生G浦发的减持金额分别为14亿和12.8亿。从社保基金持仓金额前三名所属行业来看,机械设备仪表、金属非金属及交通运输最被看好,新建仓的113只股票中,属于机械设备的有20只、金属非金属15只、交通运输5只。证券公司新建仓的163只股票中,属于金属非金属有26只,机械25只,批发零售12只,交通运输7只,食品饮料6只。

  在第二大阵营中,QFII和保险机构新建仓的股票分别有74只、138只,属于机械行业的则分别有21只和20只,属于金属非金属行业分别有6只、15只,交通运输行业各有6只。另外,两机构还积极进仓石化、电力、医药、电子等领域。

  中报之后 主力出现新动向

  综观近三个月的交易情况,大盘于7月份开始出现了调整,8月份又出现了回升,9月初维持震荡整理。市场热点此起彼伏,轮换较为频繁。从最近两个月的情况来看,以基金、QFII为首的两大阵营重点配置的行业均出现了回落,其中食品饮料回落幅度较大,批发零售幅度较小。而近期涨幅最好的房地产板块,基金与QFII在二季度均没有重点配置,所以最近才开始大幅加仓,成为了推动房地产板块上升的动力。

  本报最新统计显示,近三周(8月21日—9月8日)主力总增仓占流通盘比率较大的前20只股票,包括江山化工G城建G广钢G路桥G中粮地G西飞G兆维G西单G云铜G东方等,其中江山化工、G城建、G广钢三只股票近三周主力总增仓占流通盘比率分别达到58.3%、41.69%、33.79%。这些被主力大幅增仓的股票大都属于中小盘股,均属于基金重仓股,QFII则很少露脸。从行业上看,有色金属、机械设备股占比较大,可见,这两个行业股依旧是主力重点关注点对象。20只股票近三周股价平均涨幅22.6%,基金在这段时间里获益匪浅。业内人士认为,基金新建仓或大幅增持的个股,往往蕴涵既安全、利润率又高的投资机会,新建仓但流通股集中度不高的个股和增仓且涨幅居中的个股尤为值得关注,比如晶源电子G海尔G金牛等。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的股票投资规模将会在第三季度有所提升,约500亿资金涌入股市已成定局。今年7、8月份发行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有13只,首发总规模近300亿份,预计最多可有240亿左右投入股市,而6月份募集成立的7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首发规模为438亿份。QFII方面,外管局9月12日分别新批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和高盛QFII额度2亿和1.5亿美元,28亿元QFII增量资金入场抢夺筹码,入市极为迅速。目前中国已批准了45家QFII,其中40家累计获批78.45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业内人士认为,A股市场下半年呈现高位震荡,投资机会将更多的来自于结构性分化。投资者应该动态把握投资机会,如在上半年被基金减持但成长性良好的银行类个股,有望再被增仓;中期被机构增仓但股价涨幅过高的个股则需要回避;只有那些业绩成长速度高于股价上涨幅度的增持个股才值得投资者真正关注。两大阵营重仓股能否与上半年的基金、QFII一样,再度打成平手呢?大家可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