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新篇,事事心如愿。愉快随身走,幸福永相伴。 那条小鱼在乎 这个故事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已经耳熟能详了,无须我再给大家讲述了,但故事中揭示的深刻内涵却令每个人深省.我们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学生,他们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如果不幸被冲到岸边,他们这些涸辙之鱼也是非常渴望能有人把他们救回水中的,他们也渴望拥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有 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 相信读过《哈佛家训》一书的人都读过这个故事。一支常见的普通的铅笔,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的用途有多种多样,更何况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呢!贝纳特牧师的成功做法在于:他通过让孩子们了解一支铅笔有无数宗用途,使学生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着眼睛、鼻子、耳朵、大脑和手脚的人,比起一支普通的铅笔来,用途更多,并且每一种用途都足以使自己生存下来。因而,他所教的学生,无论贵贱,都有一份职业,并且都生活地非常乐观。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个道理: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是有残疾的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得承认我们的学生要比一支铅笔强百倍、千倍,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差异,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培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通过正常的教育、引导和因材施教,他们今后都能够成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堂堂正正的人。让我们每个人都牢记这样一句话:教育永远不要轻言放弃!!! 坏牌不一定输 牢记:如果手里拿到了一副不算太差的牌,我们一定要争取去赢。如果不幸摊上一副不能再糟的牌,我们也要尽可能找出一两张还算不赖的牌,用它作为强项,使结局变得相对好一些。牌桌上不只我们一个人,它是一种机制,如果能利用上下家的环境机运,把一张张没用的牌巧妙地打出去,或许最终我们还是能赢。坏牌不一定非输不可。诗人荷马是个瞎子,海伦凯勒聋、哑、瞎三位一体,比谁的牌都糟,但他们没有输。 作为家长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作为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出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社会上大有作为。但是现实总会和每个人开玩笑,于是我们总是埋怨现实不公、埋怨自己运气不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自己的发展,也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要我们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与命运、环境抗争,我们也能让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我们也会有所成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相反有些人天生虽然得到了一副好牌,结局却相当可悲,清朝的许多八旗子弟便是如此啊! 常言道:寒门出贵子,英雄莫问出处。我们当中很多人手中的牌可能都不怎么好,但是,只要我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与命运抗争,与困难搏斗,善于利用环境,改造环境,抓住机遇,发挥自己的强项,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要帮助,不要教训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教师对孩子存在的缺点、出现的过错的态度有多种多样,它也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结果。有的家长、教师对孩子是“恨铁不成钢”,孩子一有过失,就大声训斥,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有的家长、教师则先了解原因、然后和风细雨,循循善诱,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态度、方法的不同,教育的效果也大不一样。前者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而后者则往往能使孩子改正错误,取得进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作为教师,当学生出现过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出现,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以心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无限地相信自己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 我以性命担保她行 这是一个表述东西方教育差异的典型的教育案例,尽管相关的案例非常之多,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有时又让我们慨叹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能如此进行呢?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自爱。案例中的斯蒂芬被中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所以,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以培植起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充满爱的关切,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会严重地挫伤孩子的自尊。 杜威说过:“希望得到尊重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儿童的自尊心就像是含羞草,老师应该慎之又慎地对待。案例已经表明:教育是无国界的。谁尊重孩子,谁善于激励孩子,谁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谁就能为他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每个人都是天才 读罢此文,我忽然想起了农村老家的一句俗语:“破棉絮还有堵风眼的时候,更何况一个人呢?” “识才”的指挥家能在合唱团“放炮”的歌手中听到最美的音色,而去发掘他,成为独唱家。 “识才”的将领,能把最顽劣的士兵,调教为最骁勇的战士。 “识才”的伯乐,能从一群病马中看出千里神驹。 “识才”的老师,能把每个学生调教成天才! 特迪的礼物 故事中的特迪是全班同学中对学习最不感兴趣的人.你瞧他总是穿着脏兮兮、皱巴巴的衣服;长长的头发从来也不梳理,像鸡窝一样;一张脸整天都是冷冰冰的,毫无表情;两只眼睛像玻璃球似的,呆滞无光,一点也不水灵,而且眼神总也不集中,仿佛失去了焦点。每当老师和他讲话时,他总是用最简单的两个词“是”或“不是”来冷冰冰地作答。他的性格孤僻,学习不求上进,一点也不引人注意,是个完全不讨人喜欢的小男孩。 面对这样的学生,你会是怎样的表情?你又会怎样去教育呢? 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后来取得了激动人心的进步,他赶上了大多数同学,甚至还超过了好些人,高中毕业时已经排名全班第二名,大学毕业时竟然成为全校第一名。 是什么力量改变了这个孩子的一生呢?我想是爱,是他的老 在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就像老师欣赏特迪的手镯和香水一样,用赏识换回了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了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了学生的心灵。 在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理解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就像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给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你的宽容、关爱与欣赏一定会浇灌出勃勃生机和一片葱绿,让每一个孩子都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翅膀下面的风 我们每个老师可能都问过学生:“你长大了干什么?”你的学生中可能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答案。有的理想非常远大,却渺茫得难以实现;有的充满憧憬,对未来充满梦想……在教二年级的一节口语交际课时,我也曾经问过学生同样的问题,在同学们众多不同的答案中,我非常欣赏陈嘉洛的答案——我长大了想当一个农民。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这个孩子没出息,认为他不可救药了,其实这个孩子非常的聪明,同时他也非常淘气。他个子不高,在我们班级中总是排列在队伍的前面。今天当我看了文中的珍尼,我的脑子里马上就浮现出了陈嘉洛的影子。珍尼的理想是长大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飞行员,但是当时这个职业还不允许由女孩来做,因此老师认为她说的"童话“,给她的作文判了一个“F”。当珍尼读高中时,她遇到了一位从不将就,要求很 我们想想:如果珍尼没有碰到这样的老师,她的一生将会是怎样的?有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美丽的希望。可是希望却在你的手中。孩子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思想,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欣赏,一份鼓励,都是孩子希望实现的动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希望别人欣赏自己,赞美自己,认同自己,现行教育中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就是尊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坚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今后的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而老师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就是孩子展开理想翅膀下面的劲风,它将吹送着孩子们在实现理想的高空中展翅飞翔! 吻猪的诺言 我想这个故事很多老师已经听过。故事讲的是: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学校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老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班级的学生特别爱捣蛋,老师为了让学生把成绩搞上去,就和学生有个约定:如果学生们把成绩搞上去,老师就去吻牧场里的一头猪。学生们为了看到老师吻猪的情景,于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如果有人贪玩,孩子之间也会相互提醒。半年后,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圣诞节前,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牧场轻轻地吻了那头特大特肥的猪。孩子们看到老师吻猪,笑得前仰后合,手舞足蹈。 看完这个故事,我有点不敢相信,但是外国人总会做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对我们而言,师道尊严是最重要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你学好了是老师教的,学不好是自己太笨。对待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老师们也是恶脸相向,甚至向家长责难,让学生去课外补课,造成学生疲于学习,最后导致厌学,造成恶性循环。如果老师们善于运用一些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诱导他们的学习欲望,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很快!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唐娜的小学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一节课上,让学生在纸上写“我不能做到的事”,学生都在全神贯注地写。来听课的是 最令人感动的是 “现在,我们已经把‘我不能’先生您安葬在这里,并且为您立下了墓碑,刻上墓志铭。希望你能够安息。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我愿意’,还有‘我立刻就去做’等等能够继承您的事业。虽然他们不如您的名气大,没有您的影响力强,但是他们会队我们每一个人、对全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愿‘我不能’先生安息吧,也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振奋精神,勇往直前!阿门!” 昨天我读完这篇文章,我也曾想在我们班实验一下,谁知孩子们却把它当成了儿戏,以为老师在跟他们做游戏,一点都不严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什么比自信心和自尊心更重要的了,我们也爱孩子,但我们又怎样送给他们这份厚礼呢?目前学生的条子已经写好收集,我想近日就可以将它写成一个案例。 每次上线,总是在不经意间走进这座红房子,是出墙的红杏吸引了我,是醉人的芬芳陶醉了我,是_____ 你的精神,你的勇气.你的毅力,你的智慧把害羞的我也拉上了前线!!! 今天是我们姐妹的节日,祝你幸福永远!!!! 最庸俗的人是不爱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书不读书的人,最无能的人是不会写作的人。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柳斌曾在致《中国校园文学》的《勉励与希望》一文中写道:“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力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