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心灵与肉体
三 自卑感和优越感
四 早期的记忆
五 梦
六 家庭的影响
七 学校的影响
八 青春期
九 犯罪及其预防
十 职业
十一 人及其同伴
十二 爱情与婚姻
内容简介:http://xsc./ShowArticle2.asp?ArticleID=264。
主要观点:
- 我们感受到的,不是现实本省,而是经过阐述的现实,so
- 我们不会决定于我们的经历,只会决定(于)我们所赋予的经历的意义
- 人的重要性在于他对其他人的重要性,或贡献。
- 生命的意义分为三类:性类,社会类,职业类, 具体来说即为:
- 职业类:为人类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论贡献大小)。
- 社会类:作为团体的一分子(人是社会的动物);
- 性类:对同类(尤其是异性)感兴趣,进而延续种族;
- 任何(早期)记忆都相当重要,之所以值得记忆,因为与你想要的生命相关,也就说体现你的生命观人生观——检查你尘封的记忆。
- 在各种体现优越感的行为后面,可以怀疑有一种需要极大隐藏的自卑感。
- 我们都有某种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处于自己想改善的处境中。
- 什么是自卑感:一个问题出现,某人无法适应或应对时,并强调或确信自己无法解决。
- 自卑感本身并不异常,是人类处境得以改善的原因所在。
- 生命的乐趣源于缺乏肯定。
- 一旦目标确定,个人潜能会受到调整,消减,限制以适应目标——对于自卑者而言的?
- 如果一个小孩口吃,通常因为他人太注意他说话,他学会了要自觉,要得到赞赏。
- 有的小孩只有受到赞赏和欣赏时才会做事,没有听众,他们便无法工作,没有人观看,他们便会失去兴趣——我也是小孩?
- 如果一个小孩很懒,除非使用懒惰来直接攻击父母老师,否则他往往是一个害怕失败的雄心勃勃的小孩。他总是逃进这个快乐的白日梦: "我要是肯做的话,我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只要一失败,他便可以将失败化小,一边想: "我只是懒而已,并非没有能力"。这样便维护了自尊——仔细想了一下,我好像也经常这样的,除了我已不是小孩。
- 每一种神经症症状都旨在拒绝解决生活问题,找到正当理由而同时不会降低自己的优越感。他的全部态度都在说"我急于解决所有问题,但很不幸,我无能为力"——这个跟Freud的观点有点像。
- 人类最功劳的奋斗就是与他人合而为一,正是通过对他人的兴趣,人类才得以进步成长。
- 狂想症控诉别人,忧郁症控诉自己。忧郁症就像长期对别人的愤怒和谴责,目的是要获得照顾,同情和帮助,尽管病人看上去只对自己的过错感到悲伤沮丧。
- 问题儿童往往只是为了吸引注意力。
- 只有通过伤害他,才会觉得战胜他——叛逆
- 一件小事往往成为整个生活态度的成因。
- 通过惩罚自己惩罚别人,比如父母,老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