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费耶阿本德哲学的批判精神来源于四个方面1.科学哲学的批判传统;2.科学家的批判思想;3.辩证法的批判传统4.对非白人的生活方式的反思。
关键词:批判精神 费耶阿本德哲学
The Integration of Critical spirit
—On the origins of Feyerabend’s philosophical thought
WANG Shu-ming
(Law school,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660712,China)
Abstract: There’re four origins about Feyerabend’s philosophical thought:1.The critical tradition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2.Some scientist’s critical thought;3.The critical tradition in dialectics;4.The nonwhite’s method of life inspired Feyerabend’s critical thought.
Key words:critical spirit; Feyerabend’s philosophy.
批判精神是现代科学哲学十分突出的传统,逻辑经验主义就是以批判形而上学闻名于世的,其后的科学哲学直接继承了这一传统,费耶阿本德则将这一传统推向极端,将批判引向了科学和科学哲学自身。逻辑经验主义是用科学批判形而上学,费耶阿本德则将科学哲学的批判精神贯彻到底,把矛头直指科学。费耶阿本德对科学的批判不同于胡塞尔、海德格尔、尼采等人的批判,他的批判之火是从科学哲学的堡垒内部燃起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杀伤力极大,并从思想上直接威胁到科学至上的优越观念,引起了世界哲学界和科学界的震惊和恐慌。他的哲学以言词激烈、观点激进著称。他的批判精神不是一种外在的风格,而是博采西方哲学批判精神的众长之后锻造精炼出来的批判哲学。具体说来,费耶阿本德哲学的批判精神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哲学的批判传统
科学哲学的批判传统对费耶阿本德的影响主要来自:
(1)克拉夫特小组。1947年费耶阿本德进入维也纳大学最先学习物理学、数学与天文学,后改学历史学与社会学,最后受克拉夫特的影响走进了哲学研究的领域。克拉夫特小组是以Victor Kraft为核心的大学生哲学俱乐部。费耶阿本德是这个小组的学生负责人。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多数是学生,但经常邀请教师和职位很高的外国学者来访问。朱霍斯、亨特尔、霍利谢尔、冯·赖特、安斯库默、维特根斯坦都参加过小组的会议,并与之辩论。费耶阿本德回忆说他的几乎所有论点都在会议上提出和分析过,他的一些早期论文便是这些辩论的直接结果。费耶阿本德在这里遇到了一些杰出的学者、艺术家、政治家,其中有些人的友好帮助对他的学术生涯有很大的帮助。这个小组的讨论还直接影响了他的哲学思想的叙述风格。费耶阿本德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重要想法,即“在公开辩论中起作用的并不是论证,而是表达自己观点的某种方式”[1]。
(2)伊丽莎白·安斯库默。费耶阿本德说“她是一个有影响的,对某些人来说令人生畏的英国哲学家”,安斯库默为了翻译维特根斯坦的著作曾专门到维也纳学习过德语。她给费耶阿本德看了维特根斯坦后期写作的手稿,并进行了讨论。这些讨论持续了好几个月,有时从早上讨论到中午,又一直讨论到晚上。这对费耶阿本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安斯库默用一系列巧妙的问题使费耶阿本德意识到,我们定义清楚的概念(甚至我们的知觉)和显然独立的事实如何可能依赖于并不在它们中间出现的环境。
(3)波普。费耶阿本德看重的是波普的自由批判精神,不是波普的证伪主义。他的言语中经常流露出对波普哲学观点的轻视。1948年费耶阿本德曾在阿尔卑巴赫见过波普。费耶阿本德 “喜欢他的自由风度、他的面颊、他对那些在许多意义上使会记录显得重要的德国哲学家的不敬态度、他的幽默感”[3。费耶阿本德还钦佩他用简单的新闻语言重述沉闷问题的能力。这是一颗自由的心灵,他愉快地提出自己的思想,而不管“内行”的反应。至于这些思想本身,情况有所不同。费耶阿本德从克拉夫特那里知道了演绎主义,他在波普之前便发展了它。在阿瑟·马赫担任主席的物理学研讨会上,证伪主义哲学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费耶阿本德很注意把自己的观点与波普的观点区别开来,否认在思想观点上受过波普的影响。费耶阿本德说;“我的一些观点听起来很像是波普的观点。但这些观点来自穆勒、马赫、波尔茨曼、迪昂,尤其是来自维特根斯坦”[4]。虽然费耶阿本德本人对于他与波普的关系轻描淡写,但实际上,费耶阿本德受波普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同意舒炜光教授的看法:“费耶阿本德离开了否证论,却带走了它的批判精神”。“虽然波普终于成了费耶阿本德最激烈攻击的对象,他的思想印迹仍然留在费耶阿本德的哲学之中。不过,无政府主义知识论把波普的某些观点放在非理性主义的框架之中了”[5]。
(4)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影响。维特根斯坦对费耶阿本德的思想风格和观点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费耶阿本德到英国留学是冲剑桥大学的维特根斯坦去的。由于维特根斯坦去世,费耶阿本德才另赴伦敦拜波普为师。但是费耶阿本德并没有放弃对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研究,尤其是他的后期思想。费耶阿本德回忆道:“我在伦敦的时候,细读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由于我的性格相当迂腐,我重写了这本书,使它看上去更像一篇进行连续论证的论文。这篇论文的一部分由安斯库默翻译成英语,1955年由《哲学评论》作为一篇评论发表了。……波普思想与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很相似,但更抽象更贫乏”[6]。维特根斯坦后期的思想对费耶阿本德的影响很大。在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下,最初费耶阿本德对事情的考虑很喜欢用“语言游戏”、“生活方式”之类的概念。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中有三点对费耶阿本德的影响非常明显:一、世界是由各种生活形式组成的异质类聚物,语言是由各种语言游戏组成的异质类聚物。二、人生问题不存在唯一答案。在不同的生活形式中,或者说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人生问题必然具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在任何生活形式中,人生问题的答案都不可能存在于所谓超验的神秘领域中,而只能存在于这种具体生活形式之中。三、费耶阿本德还直接继承了维特根斯坦关于规则的看法。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规则并不决定其本身的应用,任何事情都可以被理解为与某种规则相符,因而任何事情又都可以被理解为与某种规则相冲突。这将意味着,从逻辑上说,规则根本不约束人的行为。根据规则行事是一种习俗,是我们从小就养成的在我们的文化中遵从的习俗。
(5)拉卡托斯。拉卡托斯是费耶阿本德哲学思想发展的长期激发源。两人是论敌型的朋友,如果没有双方观点的对立交锋与交流,两人不会成为朋友。拉卡托斯对费耶阿本德的影响可以细微到一句话。《反对方法》一书原来是两人准备合写的著作的上半部。费耶阿本德说他写《反对方法》时,字斟句酌,每一句话都会考虑到拉卡托斯会怎样反驳。费耶阿本德高度评价拉卡托斯,称他“是伟大的学者和杰出的人”。费耶阿本德对拉卡托斯的评价是:“多年以来,只有拉卡托斯和我试图给哲学辩论注入一点活力、注入某种个人的色调。伊姆雷去世以后,再没有人在这项事业中支持我”[7]。由于拉卡托斯对费耶阿本德的影响太多、太细微了。这里反而不能用太多的篇幅。需要专文探讨。
§2.科学家的批判思想
(1)马赫对科学的批判精神。在科学家之中,费耶阿本德最钦佩马赫的批判精神。马赫是一个哲学思想丰富多样的科学家,不同的人对他的评价也极为不同。费耶阿本德从马赫的著作读取了批判精神。费耶阿本德高度评价马赫。费耶阿本德认为,“马赫的‘哲学’包括了对他那个时代科学的总批判”[8]。费耶阿本德发现恩斯特·马赫不满意当时的科学。在他看来,科学已经变得部分地僵化了。他认为,科学的每一个部分,包括“预设”在内,都是研究的可能题目,都可以接受修改”[9]。
马赫的科学观有三点对费耶阿本德影响最大、最直接,费耶阿本德曾在多篇论著中提到这一点。第一,“马赫对整个科学持批判态度”。现代科学哲学家有时对特殊的科学理论进行批评,并建议进行微小的修改,以此来大肆宣扬他们的独立性和专业知识。但是他们从来不也批评整个科学。他们是科学的最恭顺的仆人。第二,“马赫对科学思想的批评不是通过把它们与外部标准(意义标准或分界标准进行比较,而是通过揭示科学研究本身如何提示了变化来进行的”。例如,不是通过请教抽象的独立的合理性理论来检验方法论原则,而是揭示它们如何帮助或阻碍了科学家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后来爱因斯坦和尼尔斯·玻尔把这种程序发展成了精致的艺术。马赫“哲学”的第三个有趣特征是,“它无视研究领域之间的区分。任何方法、任何类型的知识都可以参加对特殊问题的讨论”。为了建立他的新科学,马赫求助于神话学、生理学、心理学、思想史、科学史和物理学学科。他由泰勒和费雷泽那里得到的巫术世界观消除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区分,并没有导致混乱。马赫并没有接受这种世界观,但他用它表明十九世纪关于客观存在的观念不是思想和知觉的一个必要成分”[10]。马赫就是这样把不同领域提供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想。费耶阿本德赞扬说,马赫的研究思想比同时代人,当然也比所有他的哲学继承者们的研究思想广博得多。
(2)菲利浦·弗兰克。他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破坏了关于合理性的普通观点,他证明反对哥白尼的那些论证是完全有效的,并且符合经验,而从现代观点来看,伽利略的程序是“非科学的”。他的看法强烈地吸引了费耶阿本德,费耶阿本德在《反对方法》中进一步考察了这个问题,第8章到第11章是这一研究的结果[11]。
(3)冯·威兹扎克教授的影响。1965年在汉堡,费耶阿本德与C·F·冯·威兹扎克讨论量子力学,威兹扎克证明了量子力学是怎样从具体研究中产生的,并由此推导出,科学家需要的是自由,不是先验的规则。费耶阿本德说:“威兹扎克教授对我向‘无政府主义’的转变负有主要责任”[12]。
§3.辩证法的批判传统
(1)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主要是瓦尔特·霍利谢尔对费耶阿本德的影响比较大。开始认识霍利谢尔的时候,费耶阿本德正是一个“狂热的实证主义者”,霍利谢尔没有像批判理性主义者那样提出语义学的论点或关于方法的论点,而是讨论具体的实例,最后费耶阿本德感到自己的实证主义很愚蠢,认识到,实在论富有成果,实证主义却没有[13]。虽然费耶阿本德接受了实在论,但他没有接受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2)穆勒的自由主义对费耶阿本德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很大。费耶阿本德说他“喜欢穆勒”[14],主要是喜欢穆勒的自由主义。穆勒在《论自由》这本书中提出四条支持意见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理由:第一,压迫任何一种观点都有可能是在压迫一种正确的观点;第二,即便沉默的观点也可能包含部分的真理;由于普遍的观点或者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很难是全部的真理,所以,要想发现这种观点的谬误之处,唯有借助对立观点之间的碰撞才可以进行。第三,即使公认的观点全部为真,若未经历一场与对手的搏斗,人们即使相信它,这种信奉也只是出于偏见,而不是出于对其思想根源的把握与领悟。第四,学说本身的意义可能会丧失、无效;或是变得对个性与行为毫无影响。以上四条理由被费耶阿本德多次引证,作为自己倡导自由创造的依据。他认为,民主和自由的生活高于理性。把民主、人们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看成是第一位的,而“合理性”、“真理”及我们的知识分子的一切其他发明是第二位的。
(3)吸取辩证法传统中的批判精神
费耶阿本德对古希腊哲学家、黑格尔、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辩证法思想都有不少的借鉴。他的论著中多处引用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话来加强他的观点。如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左”派幼稚病》、《哲学笔记》中的一些话。为使自己的论据更加有力,他还引借了列宁的一些重要论述为其所用。例如,方法论家把朴素而又轻率的法则当作他们的指南,难道我们真的相信,这些规则能够解释这种令人困惑的相互作用吗?……实际上,明智而有头脑的观察家已经得出了这个结论。列宁写道:“由此[历史过程的这个特征]可以得出两个很重要的实际情况:第二,革命阶级[即想变革社会的一部分(如科学)或者整个社会的那些人的]为了实现自已的任务,必须善于毫无例外地掌握社会活动的一切形式或方面[必须善于理解和运用不止一种特定的方法论,而是任何方法论及其可以想象到的任何变种]……,第二,革命阶级必须准备最迅速和突然地用一种形式来代替另一种形式”。方括号内并不是列宁的原话,而是费耶阿本德对列宁的观点的巧妙地延伸。在《反对方法》的页注中,费耶阿本德对他的“活学活用”流露出不无得意的自信:“我们在这里十分清楚地看到,怎样略作代换,就可以把一个政治上的教训转变成一一个方法论的教训,这毫不足怪。方法论和政治两者都是从一个历史阶段过渡到另一个历史阶级的手段。唯一差别是各种标准的方法论都无视这样的事实:历史不断地产生新的特点。我们还看到,一个不受制于传统约束、思想不墨守某种专门意识的人,比如列宁,如何能给 每一个人、包括科学哲学家提供有益的告诫。” 费耶阿本德对毛泽东的著作也极为赞赏,他说,要理解“科学中发生的冲突和矛盾大都起因于这种物质的异质性、历史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可以参看毛泽东的论著《矛盾论》对这种哲学背景的精彩解释。在《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又写道:“我认真地看待毛主席所说的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即“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我认真地对待他的建议,即作者“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15]。
§4.非白人的生活方式也激发了费耶阿本德的批判思想
1964年以后,作为新教育政策的结果,墨西哥人、黑人、印第安人进入了费耶阿本德任教的伯克利加州大学,他们希望得到“教育”。对一个主义的鼓吹者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寻找信徒的机会!这是新启蒙运动浪潮的多么好的机会!而费耶阿本德的感受极为不同。费耶阿本德说“我不了解他们的问题,虽然我知道他们有许多问题。我不熟悉他们的兴趣、他们的感情、他们的恐惧,虽然我知道他们渴望学习。哲学家努力积累了多年、而自由主义者饰之以华丽的辞藻以便使其合乎口味的那些枯燥的诡辩,难道是提供给那些被掠夺了土地、文化和尊严的人的正确东西吗?难道他们现在应该耐心地吸收、然后重复他们的人类捕获者的代言人的贫乏思想吗?他们想认识、他们想学习、他们想理解他们周围的奇怪世界――他们不应受到更好的培养吗?”[16]费耶阿本德认为,他们的祖先发展了他们自己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语言,发展了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和谐的观点,这些观点的残余生动地批评了西方思想中固有的分离倾向、分析倾向、自我中心倾向。这些文化在今天所谓的社会学、心理学、医学方面有重要的成就,它们表达了生活的理想和人类存在的可能性。然而,它们除了被少数外行考察过以外,从未以它们应得的尊敬受到过考察。事实上它们先是受到博爱宗教的嘲笑和取代,然后又受到科学宗教的嘲笑和取代,或者被各种“解释”阉割。现在有许多关于解放、种族平等的言论――但这些言论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这些传统与白人的传统平等吗?不是,平等意味着不同种族和文化的成员现在有极好的机会分享白人的癖好,有机会参加白人的科学、技术、医学、政治。这就是当费耶阿本德看着他的学生时头脑中的想法。这些学生使他产生了急剧的变化,他不想成为一个奴隶监管者。
这样的一些经验使费耶阿本德确信,通过概念和来自其他一切事物的抽象观念来探讨问题的理智程序在方向上错了,他开始对这种错误现在还对人们拥有巨大力量的原因感兴趣。他开始考察唯理智论在古希腊的产生及其产生的原因。他想知道什么东西使得有着丰富而复杂的文化的人们迷恋上枯燥的抽象观念,并割裂了他们的传统、思想、语言,以便能够适应这些抽象观念。他想知道知识分子如何设法逃避了谋杀的罪名――因为这是谋杀,谋杀心灵,谋杀在外国学校、大学、教育机构被年复一年地信奉的文化。他认为这种趋势必须扭转过来,我们必须向那些被我们征服了的人们学习,因为他们可以提供许多东西,至少他们有权利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生活,即使他们对于自己的权利和观点不像他们的西方征服者那样总是有进取心。1964年到1965年,当他第一次有了这些思想时,他试图为他的疑虑找到一种理智的解决,也就是说,他想当然地认为应该由他以及和他同样的人为其他人制定教育政策。他设想了一种新教育,这种教育由于不同观点的丰富储备而得以生存,允许选择对个人最有利的传统。教师的任务在于促进这种选择,而不在于用他自己的某种“真理”来代替它。
费耶阿本德后来进一步认识到,这些考虑不过再一次表现了唯理智论者的自负和愚蠢。它自负地假定人们对那些与自己没有相同生活的人、对那些自己并不知道他们的问题的人拥有解决办法。它愚蠢地假定这种古老的人道主义做法结果将会使有关的人们感到愉快。从西方理性主义一产生,知识分子便把自己看成老师,把世界看成学校,把“人民”看成顺从的学生。这在柏拉图那里是很清楚的。同样的现象也在基督徒、理性主义者、法西斯主义者中间发生了。他们互相攻击对方的解释、观点和证据,想当然地认为由此产生的智力杂烩将成为当地人民的精致食品。
综上所述,费耶阿本德的哲学集成了科学哲学的批判传统、富于批判精神的科学家的思想、以及其它辩证法批判精神。多种传统的批判精神集于一身,批判的火力当然格外强大。他在行文上的强烈鲜明、勇于批判的风格就不足为怪了,批判风格已经不是外在于思想的选择,而是其批判精神的自然流露。我们了解了费耶阿本德运思的后现代背景及其批判精神的来源后,就比较容易进入他的思维世界了。
参考文献
[1][2][3][4][6][7][9][10][11]12][13][14][15][16][17]费耶阿本德.兰征译.自由社会中的科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118,125,125,160,126,171,224,226,121,127-128,123,161,182,182,130.
[5] 舒炜光.科学与理性问题——论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的哲学思想[J].中国社会科学,1985(4).
[8] 费耶阿本德.唐立伟译.科学哲学——有一个伟大过去的学科[J].哲学译丛,1989(1).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山东青岛266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