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能不能给微软上上课

 象牙塔中的叛逆者 2007-01-17
最近看了一篇很火的文章《出租司机给微软员工上MBA课》,看完了,整个文章的精华大概有三大块,一起来读读:
  
  1、成本核算,文章中提到了,“这位师傅听上去真不象出租车司机,倒象是一位成本核算师。”,说白了,就是要工于算计,这没什么问题,当然,天下熙攘,皆由利往,如果大家都往成本核算师方向发展,也有些可怕。
  
  2、快乐工作。“我是一个快乐的车夫。有人说,你是因为赚的钱多,所以当然快乐。我对他们说,你们正好错了。是因为我有快乐、积极的心态,所以赚的钱多。”这和米卢的快乐足球差不多,是文章的闪光点;不过,快乐的心态,是不是就能赚钱多?这不一定正相关,当然这不是我所关注的。
  
  3、客人的选择。这是核心中的核心,因为前两点成功的保证,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位司机挑选顾客的准确性,说到成本,其实还是相对成本有意义一些,你的绝对成本再低,赚不到钱也是白费,成本再高,赚多了还是快乐,就是这么个理。怎么选择客人呢,文章说了:“医院门口,一个拿着药的,一个拿着脸盆的”就挑拿脸盆的。。。“一个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个是个里面穿绒衬衫的,外面羽绒服的男子,拿着笔记本包”挑那个羽绒服的等等,这似乎也没什么,很多司机也都这么干。
  
  但是仔细琢磨第三条,可是慢慢就觉得有些不对,读出点异样出来。对面向大众的服务性行业来说,有选择性地挑选消费者,起码这是一种歧视行为。对于出租车行业,已经有了保护性的起步价,怎么说也得要童叟无欺,要有个公认的职业道德吧,那么就是谁招手拦车就带谁,如果做不到,是不是就是一种拒载?人人都是成本核算师了,是不是每碰到一位客人就问到哪里,不合算的就不去。事实上,现在出租车行业就是这种状况,挑客、拒载几乎已经成了出租车行业的恶瘤,我不认为这完全是由于油价造成的,而是一种职业素质的缺乏。如果这种歧视不解决,大伙只顾眼前利益的话,受害的将是整个出租行业。
  
  还好,这个社会不全是这位会上课的司机,出租车还有救。我最近看到了一段话:“挑活谁不会?要是司机都挑活,光想拉远道的,路近的客人谁拉?他们就活该没车坐了?”让我们为这段掷地有声的话鼓鼓掌。(4月1日《金陵晚报》)我也希望微软的精英们上课的时候把这段话配套起来学习。
  
  把这个话题稍微扯远一些,现在随便走进一家书店,畅销书铺天盖地而来:《MBA管理方法》、《XX管理模式》、《一分钟经理》、《卓越有效的管理者》、《赢》、《成为更出色的经理》、《细节决定成败》。。。这些精巧的混帐书,一层层地叠加起来,汩汩的铜臭味道,让人气堵得慌。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都被用管理学、经济学重新水煮了。难怪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呢。
  
  认真学习有什么不对吗?当然对,当年我手不释卷的也是《竞争优势》之类的;这里来扯扯MBA,不能不提一个人:亚当斯密。这位现代经济学的鼻祖,还有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全名又叫:《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
  
  很多年来,经济学界把斯密的主要观点归纳为“看不见的手”和“理性经济人”,把他的《国富论》理解为“以个人利益为基石的一座辉煌的宫殿”,咱们的经济学中,有各式各样精巧的经济数理模型,各式各样对“看不见的手”范式严格的证明,或者人的经济理性绝对化,以及社会经济最完美的规范当然包括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亚当斯密在写《国富论》之前,已经写好了另一本伟大著作《道德情操论》,而斯密本人把《道德情操论》看得远远比《国富论》重要的多,并且一生大部分的心血都倾注在《道德情操论》的修订与完善上,共修订了六版(《国富论》仅仅修订了两版),在这本书里,斯密把自然规律和自然秩序作为第一位,认为社会建立在道德基础上,指出人有“利己”和“利他”的两重性,有共性和个性的双重属性,个人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为社会带来整体利益。
  
  斯密提到了人的情感问题,包括良心、道义、尊重、慷慨、共鸣、同情等,后世也有经济学家经济分析中考虑到了道德的力量和情感的因素,以获得利己和利他的某种平衡,从而使社会经济效益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最优”。这就是平衡的结果。
  
  同样,《道德情操论》中也提到了“看不见的手”,它认为这只手平衡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具有伦理的特性,反映了自然秩序包含道德秩序的思想;《国富论》中“看不见的手”调节了个人和社会、私利和公利之间的关系,具有经济的职能,描绘了完全性市场的理想状况。后来的学者一般认为“看不见的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市场提供了一个由私利追求通达公利最大化的路径。
  
  不过为什么现代经济学对《道德情操论》所提甚少呢?这是有趣的现象,其实还是资本主义的问题,当经济学伴随着寡头垄断一起成长的时候,斯密的文章已经被片面提取了,而相当篇幅的伦理和道德因素,也被恰恰被后世的经济学者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而斯密本人,所痛恨的就是自己的思想被误读被曲解被扭曲,这也是很好理解了。
  
  扯了这么多,也就是想在这些堂皇的畅销书上放上一本《道德情操论》,在财富至上、MBA已经泛滥成灾的时候,更需要关注的是诚信的丧失、公正的式微、垄断的猖獗以及群体利益的不断被剥夺。全民精打细算的同时,还是要寻求某种回归,别在经济模型的牛角尖钻死掉,关注个人利益的同时别忘了自己也是社会一分子,要是经济怪物越来越膨胀,砸的还是自己的脚。
  
  对于微软,想说几点:
  
  1、少矫情一些,别笑盈盈地和出租司机套近乎,请把经济帝国主义和垄断多多地复习复习。(当然,这不是对微软的普通员工说的,是对某些优越感很强的微软高层精英说的)
  
  2、缺什么补什么。微软怎么说也是世界经济的标杆吧,那就百尺竿头,更硬一步,再补补经济道德这样的课。
  
  3、“快乐工作”决不是随便用来脸上贴金的工具,和谐平衡才是真正的快乐。
  
  4、如果要请我讲课,我会慎重地考虑一下出场费的。
  
  
  
  有关参考文献 《拯救亚当斯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