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拟社区中交往互动的理性行动理论分析

 jianggzh 2007-07-04

虚拟社区中交往互动的理性行动理论分析 

——以海天白云BBS为例

 

摘要:本文首先尝试从工具性与规范性两个研究视角对虚拟社区中交往互动的动因进行初步分析,然后用理性行动理论分析框架对交往互动的动因进行理性合理性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虚拟社区中(1)交往互动的本质动因是情感资源;(2)由情感资源驱动的交往互动属于理性行动。

关键词:虚拟社区  交往互动  情感资源  理性行动

Abstract: At first, this paper tries to do a first analysis on the motive course of interaction in virtual community from the tow research perspectives——instrumental and normative. And then, does a rational reasonable-analysis on the motive course of interaction by the model of the Sociological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s a result,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in virtual community,(1) the essensial motive course of interaction is emotional resource, and(2)the interaction driven by

emotional resource belongs to rational action.

Key words: virtual community,  interaction,  emotional resource,  rational action.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主题(假设)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交往互动、理性行动,研究者所关注的本质性焦点就是:对驱动社会交往的至少部分影响行动的动因是什么,抑或行动者为何要加入交往关系?基于各自的理论取向和分析角度,研究者对此问题大致分为两种解释视角:一种是工具性视角(instrumental perspective),一种是规范性视角(normative perspective)。

工具性视角认为,人们之所以进行交往行动,乃是实际利益驱使;人们在社会系统交往过程中是否参与其中,完全取决于由此所带来的收益和所付出的代价。社会交换论首先对这一视角做了暗示。霍曼斯在论述他的“命题系统”时所说的“某次活动所得到的价值越高,就会越经常地履行这种活动”,实际上正是暗示了行动者对交往行动的规则是否遵守,取决于人们会不会因之而取得报酬(沃特斯,2000:76)。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也是工具性视角的代表。科尔曼明确指出,行动者“对(交往行动)规则的需求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行动本身对行动者的价值,一是行动对接受影响的其他行动者的价值”(洪小泉,1996),他还指出,对交往行动规范的服从可以由人们权利大小的变化得到解释(科尔曼,1989:356),从而赋予了行动者很强的功利取向。在艾默森的理论体系中,分析开始于至少发生在两个行动者之间的现存的交换关系。他在分析了支配交换关系的基本过程的三个基本准则:依赖、权力运用、平衡的基础上,归纳了包括以下几条在内的初始定理:(1)B对某一系列交换关系越依赖,就越有可能在这一系列关系中投入行动。(2)在A与B的交换关系中,B为了报酬对A的依赖越多,A对B的权力越大,A、B之间的关系越不平衡。(3)在某一时点,A与B之间的关系越不平衡,在后一时点,这一关系越有可能变得平衡。这些定理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现实交往行动的理性动因。

与工具性视角相对,规范性视角的观点则认为,人们进行交往行动的动因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价值内化”的结果;人们进行交往行动是因为内在的价值取向告诉他们这样做是“应该的”,而不在于他们认为这样做对自己有益。规范性视角的观点无疑采纳了功能主义的立场(郭茂灿,2004:4)。“规范取向”在帕森斯的行动单元里一直有着优先地位,并且,在帕森斯那里,行动者的交往行动“逻辑地被演绎为个体通过社会化在社会规范与社会期望的指引下的角色执行过程”(沃特斯,2000:47;杨善华主编,1999:143)。

工具性视角和规范性视角之间的这种二元对立,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上升为理论预设和方法论上的争论,即A.亚历山大预设图式中的工具论和规范论之争。但是在理论层面上,理论预设和方法论本身是无法被证伪的(郭茂灿,2004:4)。因此,虽然上述两种视角加深了人们对理性交往行动的动因的理解,然而如果要对这两种解释视角进行新的融合乃至检验,较好的策略应该是将其置于具体的情境中,用对经验事实的研究来回答人们理性交往行动究竟是工具性的还是规范性的。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的出现和迅速扩展为从经验角度出发研究人们理性交往行动提供了一个新的情境。事实上,互联网上的虚拟社区的兴起及其所带来的新的社会经验,不光是传统社会学理论必须面对的一个检验环境,而且“极有可能将社会学的研究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从而构成社会学一个崭新的理论范式”(黄少华,2002)。因此,在虚拟社区的情境下讨论“行动者为何要加入交往互动”的问题,不仅可以对工具性视角和规范性视角的争论做出新的检验,而且蕴涵着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反思的可能性。

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本文将研究主题的理论假设界定为:(1)虚拟社区中行动者何以进行交往行动?(虚拟社区中行动者进行交往行动的动因是什么?)然后更进一步探究(2)虚拟社区中的交往互动的动因是否理性(合理性)。之所以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经验性调查论证,一是为检验工具性视角和规范性视角在虚拟设区中是否具有解释力;二为尝试开辟虚拟社区中理性交往行动新的研究视角。

 

二、分析框架和概念诠释

 

(一)分析框架

本文作为从经验角度出发研究“虚拟社区中行动者何以进行交往行动及探究其动因的理性合理性”,所采用的分析框架,首先借用了美国法社会学家T.泰勒基于工具性和规范性有关法律服从的动因分析框架。尽管泰勒的研究并不是直接针对交往行动的动因预设的,但出于本文所探讨的话题核心“交往行动”的达成其广义上是和“服从”有着一定的联系,加之在虚拟社区研究领域,目前的理论依托都是借鉴传统社会学。其次作为本文的第二个研究架构,参照了美国社会学家J.科尔曼理性行动理论的分析框架。本文根据需要将其相应地修改,如图1和图2所示:

根据泰勒基于工具性和规范性的分类及其对相关概念的说明,在修改后的这一框架中,本文把那些基于外在压力的理性交往行动视为工具性的,把基于内在的价值取向的理性交往行动视为规范性的。外在压力主要包括三种:一是作为进行交往的大背景——“规则制约”,一是作为交往过程中可能受到相识的朋友、同学等同侪(peer)群体的舆论压力(同侪的评价),一是作为交往得以进行的初始目的“个人利益”。内在的价值取向只探讨行动者对虚拟社区中交往的认同,包括“意识到的责任”和“对交往对象的尊重”。

根据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的分析框架及其相关概念的说明,本文将其完全与虚拟社区中的交往行动进行结合,试图将第一个分析框架中得到的根本动因置于第二个分析框架中以分析虚拟社区中交往行动的理性合理性。

 

 

 

1 本文的分析架构

 

  

 

2   理性行动理论的分析框架(J.科尔曼)

(二)   概念诠释

1)关于虚拟社区的定义和类型

瑞格尔德(Rheingold)是最早对虚拟社区下定义的著名社会学家,他将其定义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王卫东,2003:17)。崔嵬在评述这一定义时,认为这个定义并没有给“虚拟”和“社区”两个概念以充分的说明,他指出虚拟社区至少具有四个特性:一,虚拟社区通过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得以存在,从而排除了现实社区;二,虚拟社区的互动具有群聚性,从而排除了两两互动的网络服务;三,社区成员身份固定,从而排除了由不固定的人群组成的网络公共聊天室;四,社区成员进入虚拟社区后,必须能感受到其他成员的存在(崔嵬,2001:5)。当然,国际国内截止目前对虚拟社区的界定各种各样、不胜枚举,但是都没有超过崔嵬这一界定的基本范围。所以,本文在此只采用崔嵬对虚拟社区的定义来展开论述。

虚拟社区的类型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类:同步虚拟社区如网络联机游戏,异步社区如BBS等。虚拟社区最重要的几种形式有BBS、USENET、MUD。在国内社会学的相关研究领域,目前以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系统)作为网络社会的初级群体进行研究(郭玉锦、王欢,2005)。

2)关于虚拟社区中的交往行动

     对虚拟社区中行动的分析,实际上是将社会解释的焦点放在微观个人行动上(魏晨,2001)。从这个角度出发,冯鹏志强调应该注意虚拟社区中的社会行动与日常生活行动之间的区别。他认为,网络行动是虚拟社区的分析起点;它与一般的社会行动之间在“规范取向”、“条件”、“手段”三要素上都是有差别的,具体体现在:虚拟社区中的行动是“非功能的制度化和强制性”,“超越地域性和不可通约性”,“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可塑性”。他还指出了虚拟社区所具有的特性:虚拟性,角色交互性(即行动者可以扮演多个角色),超时空性和符号互动性(冯鹏志,2001)。

 

三、操作化方案的设计

 

(一)虚拟社区的选取

针对假设要对两个分析框架进行操作化,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选取虚拟社区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了大连大学海天白云BBS(http://bbs.

[目前国内所研究的虚拟社区最主要的形式是BBS,故本研究的虚拟社区仅指涉BBS。]作为研究主体进行个案分析。理由是:(1)海天白云自2004年9月建站至2006年3月研究者搜集数据时,已经拥有注册用户11300多人,每天都有400多人同时在线,每天发帖量平均在2000帖左右。(2)作为教育网的高校BBS之一,不可避免的是其用户的同质性很强而异质性相对较弱,考虑到其他各级各类的BBS中有异质性稍强的优点,对研究稍微有力。但纵使异质性稍强也仅仅只是用户年龄上的差异,而进行交往互动的根本动因依然会归于一点。这样分析,研究者估计即使选取教育网高校BBS作为研究主体,可能造成的结论偏差也不会影响问题本质。在此,本文更注重与强调仅针对海天白云虚拟社区(以下简称“海天社区”)这一个案就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反思和建构。

(二)抽样方案

海天社区作为研究个案,研究所限定的总体为:海天社区的全体成员。鉴于虚拟社区中成员通过帖子的交往代替现实中面对面的交往。故而,笔者做出了

如此设计:(1)本研究采用后台数据调查、内容分析的方式;(2)本研究通过帖子反映的问题对样本(行动者成员)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实行后台数据调查、内容分析时本持 “进行定量研究,以调查样本估计总体的情况,就必须坚持概率抽样的办法”(王卫东,2003:45)这一原则。对此,研究者采取的办法是:(1)2006年2月27日至3月12日这15天中根据随机数表选取4个随机日期;(2)将这4个日期中海天社区“在线用户列表”的ID(网络用名)名单作为抽样的总体;(3)对抽样总体进行随机等距抽样,获得最终样本;(4)通过海天社区后台管理备份数据一一落实最终选取样本发表过的帖子,首先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其次进行量化统计进而对样本的交往互动动因进行分析。

本研究在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抽样分析的过程中,将置信度定为L为95%(调查结果的精度值百分比e=0.05),将样本比例和总体比例的差值P定为0.1,其95%的置信度要求Z的统计量为1.96,然后根据样本n的计算公式: 

n=Z2P(1-P)/e2  =1.96*1.96*0.1*0.9/0.05*0.05=138。

根据研究者长期经验观察,在线ID存在发帖者(行动者)与浏览者(本文将其定为不行动者)两类。为了更进一步确保抽样的有效性,即抽取的138个样本尽量都属发帖行动者,笔者根据经验取发帖率为40%。由此可将最小样本数138的总体单位定为138/40%=345个。也就是说,共从4个随机日期的“在线用户列表”的总数中首先按照随机等距抽样确定了345个单位,然后再按照“345个中可能有40%的单位通过发帖与其他行动者构成了交往互动关系”这一经验,进一步追踪此345个ID在这4次中的发帖情况。将未发过帖子的单位与发过帖子但无人跟帖回复的单位剔除,再在剩下的所有发过帖子已经构成交往互动的单位中随机抽取138个标准样本。然后进一步通过追踪这138个行动者的帖子,将所有帖子按照内容类属与数量等指标和第一个分析框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变量属性标准进行内容分析与分类,最终对138个行动者的交往互动进行分析。

(三)问卷所涉及的变量和相应的子变量

根据本文的第一个分析框架,研究涉及到的变量分别是:虚拟社区中的交往互动、服从规则、同侪评价、个人利益、意识到的责任、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因为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随即抽取后台数据再进行分析,所以在对变量的操作上就不能按部就班先将其操作化后进行处理。而必须根据本文预设的按照反向操作化。即首先从样本行动者入手,对体现其行动的帖子按照分析框架中的变量属性进行内容类属的分派,然后对内容类属分好类的帖子予以编号,再对其赋于相同的值,最后按照各变量的属性将帖子的内容类属归类统计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分析框架中的变量为因变量,帖子的内容类属为自变量。按此步骤进行操作最终得到了如表所示。  

                         

四、调查结果分析及理论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最终确定了138个样本行动者,590个帖子,帖子所反映出来的内容共划分了10个类属,对每个帖子进行分析,得到762个意群(若一个帖子表达了几个意向,则按一个意向拆分构成一个意群),以一个意群为一个单位,经过赋值总计为762。将762个意义单元按照意群对划分好的10个类属进行分派。再将10个类属按照分析框架中除变量“V1:交往互动”以外的V2-V6这5个(子)

变量归类。需要说明的是一个自变量可能与两个因变量相关,所以得出的最后总值超过762,这并不影响本研究的结论。最后得到上表所示:(1)因牵涉“V2:

 

               交往互动动因及其有关变量分类统计

因变量名称

自变量(帖子反映的内容类属)

变量赋值

V1:虚拟社区中的交往互动

 

 

V1-1 对某话题感兴趣发帖(57个此类意群)

V1-2 为讨好某人而跟发帖(49)

V1-3 为宣泄消极(或积极)感情而发帖(278)

V1-4 为寻求请教而发表主题帖(45)

V1-5 为激起风波而发帖(5)

V1-6 为结交朋友而发帖(89)

V1-7 为报复“攻击者”而发帖(3)

V1-8 为评议夸赞某人而发帖(31)

V1-9 为交流学术(信息)而发帖(127)

V1-10对别人回复己帖出于回敬而发帖(78)

(以上10个子变量是样本的全部行动动因)

给每帖每内容类属(若个帖中反应的不止一个类属,则按左框中的十个子变量类属细分)V1-*各赋值1,共590帖,计762个意群,共计值为762。

V2:服从规则

 

以上所有自变量内容类属中,与因变量“服从规则”相关的是   V1-5和V1-7   

 

 

——共8

V3:同侪评价

 

以上所有自变量内容类属中,与因变量“同侪评价”相关的是   V1-2和V1-8   

 

——共80

V4:个人利益

 

以上所有自变量内容类属中,与因变量“个人利益”相关的是   V1-1、V1-3、V1-4和V1-9

                        

 

——共 407

V5:意识到的责任

 

以上所有自变量内容类属中,与因变量“意识到的责任”相关的是   V1-9和V1-10

 

 

——共205

V6:对交往对象的尊重

 

以上所有自变量内容类属中,与因变量“对交往对象的尊重”相关的是 V1-2、V1-6、V1-8和V1-10

                         

 

——共248

注:本调查数据的搜集,得到了大连大学海天白云BBS站务组,尤其是站长马晓栋同学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服从规则”的行动最少,仅为8;而因牵涉“V4:个人利益”的行动最多达407。说明在虚拟社区中,行动者的行动一般不会违反规则,或者是因为有严厉的规则强行约束致使行动者不敢冒犯,但更重要的或许是因为“行动者处于道德规范因素的约束而不去违规”(郭茂灿,2004:4)。而行动者更多的则是为了满足个人利益而在虚拟社区进行着交往互动的行动。(2)有关工具性视角的变量总和为V2+V3+V4=495,有关规范性视角的变量和为V5+V6=453。观察得知这两个值基本没有多大差异。说明工具性视角和规范性视角在宏观分析虚拟社区的交往互动动因方面已经不能说明问题,而虚拟社区的交往互动的动因必须从更深层更微观的因素分析。

上面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得知,“个人利益”作为工具性视角的一个子变量动因主要决定着行动者的交往互动。

(二)理论分析

1)基本概念分析

为更进一步深化分析追根溯源求证虚拟社区中的交往互动动因,并论证其动因的理性合理性,现运用本研究预设的第二个理性行动理论的分析框架,将第一个分析框架下得出的结论性动因——“个人利益”予以再论证与微观化分析。这就涉及到解决本研究的第二个理论假设:虚拟社区中的交往互动的理性合理性?

要论述虚拟社区中的交往互动的理性合理性,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理性行动。科尔曼认为现实生活中“理性行动理论是以‘理性’(rationality)这一概念为基础解释广义上具有目的性的行动,这一假设是指‘对于行动者而言,不同的行动(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效益’,而行动者的行动原则可以表述为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行动者是依据这有一原则在不同的行动或事物之间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他进一步指出,“‘理性’(或有目的性)与‘效益’并不局限于狭窄的经济含义,这就使‘理性人’假设不同于‘经济人’假设。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理性行动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还包括社会的(如权威)等目的。理性行动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动,这种行动需要理性地考虑(或计算)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但是判断理性与非理性不能以局外人的标准,而是要用行动者的眼光来衡量。”(林彬,1999,杨善华主编,1999:98)

其次需要论述的是虚拟社区交往互动的主要动因——“个人利益”在连接虚拟社区与理性行动过程中的所指。科尔曼指出,“行动者的利益是由一定的需要和偏好构成的,它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需要和偏好。”但科尔曼对利益并没有下精确的定义,而他区分了两种自我的利益:(1)客体自我,它涉及人的感受和满足程度,并由此形成了人的行为动机。但是对客体自我的利益很难加以观测。(2)行动自我,它服务于客体自我,努力使之感到满意,就如同人手的行动抓到了一只苹果,使自我感到满意一样。行动自我的利益是可以观测的,它表现为获取对于事件控制所必需的资源数量(林彬,1999,杨善华,1999:103)。在大多数情况下,行动者并不能控制能满足自己利益的所有资源,许多资源是由其他人控制着;同样,行动者也控制着其他人所需要的某些资源。这样,最基本的行动是两个行动者交换资源,以此来满足双方的利益,这也是人际互动或行动者互相依赖的起因。世界著名的哲学社会学家柯林斯有关互动概念的微观理论分析观点指出,“互动仪式(interaction ritual)发生在下列情况下:人们在心理上共同展现,人们有共同的关注,他们产生了共同的情感冲动,他们以同样的符号来表达他们共同的关注与情绪(词语、句子讲话方式以及其他),并产生关于这些符号的道德正义感。互动仪式的动力围绕着以下几个要素:首先,是个人带入面对面际遇的文化资本或资源,这种资本或资源可以是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所掌握的(比如权力和权威、知识、教育、关系网络、经验),也可以是他们在过去某一类型的互动中所积累的(比如记忆、信息、知识,以及其他可以在互动再次发生时重复使用的资源)。其次是个人带入互动的情感能量,其依次与以下因素有关:(a)所掌握的文化资本水平;(b)在互动位置上他们所享有的权力、声望或地位;(c)他们对积极情感的记忆或由上次互动增强的文化资本。第三个人通过如下线索对情况进行监控:(a)其他行动者拥有的、与自己相关的各种资源;(b)这个情境中出现的其他行动者的数量;(c)自己和他人所能获得的、可替代当前互动的备选数目;(d)互动的、实践的仪式和社会的、内容的数量;最重要的是(e)从个人通过对资源不平等、可追求的替代性手段、出现在这一情境中他人的数目、情境的本质(社会的、实践的或仪式性的),及具有这种本质的当前互动中的经验(个人所接受的情感能量或文化资本)的估计而认定的,可能由积极情感能量与文化资本增加所带来的酬赏。”(J.H.Turner,2003:152)这些微观层次的概念,在最近几十年中,已经发展为关于情感与互动的强大的理论。科尔曼从现实宏观角度出发考虑了行动的理性因素,尽管对利益没有明确定义且没有纳入对情感成分的划分,但从他“涉及人的感受和满足程度,并由此形成了人的行为动机”这一点来看,他已经暗含了情感满足的行动动因。柯林斯关于互动行动的分析虽然仅从“面对面互动”角度出发做了深刻阐述,但是根据他对微观领域的深入剖析分类加之本文的虚拟社区所具有的“非面对面”但却同样通过语言文字交往互动的特性来说,其互动仪式的微观理论完全可以与虚拟社区的交往互动进行结合。分析至此,已能见得虚拟社区中交往互动的主要动因——个人利益的微观根本动因是情感能量。也即作为一种资源的情感能量是促成虚拟社区中交往行动的根本动因。并且虚拟社区中的交往互动是行动者出于一种目的,利用理性的情感资源相互行动的。

2)交往互动的理性行动理论分析

理性行动理论的分析框架如图2所示,这一框架可同时用于对基本行动和系统行动进行分析和预测。科尔曼认为,任何行动系统都包含四个主要概念。其中,“个人利益”指个人需求及其满足程度。虚拟社区中行动者的个人利益与此亦可等价。“控制分布”指每个行动者所控制的资源和权利及其分布。虚拟社区中的这一因素则可以用行动者所拥有的情感能量的偏向与分布来诠释。科尔曼用这两个概念说明行动者与资源的关系,它们是微观水平的概念。“资源价值”取决于有实力的行动者在相应资源中具有的利益。虚拟社区中行动者的“资源价值”除了其他实在资源外也可以用情感能量诠释。“行动者的实力”存在于他控制的有价值的资源之中。虚拟社区中行动者的这一因素同样可以根据行动者的情感魅力诠释。尽管科尔曼将后两个概念视作宏观水平的概念,说明行动者和资源在整体行动系统中的特征,但对于虚拟社区中的行动者依然可以将情感能量看作他们拥有的所有资源中的核心资源。“事件的结果”指交换行动(或互动)所形成的社会安排(某种社会关系或制度等等)。对于虚拟社区而言,“事件的结果”就是行动者之间人际关系的亲密与冷疏。

例如,在虚拟社区中为讨好某一行动者的交往互动,被讨好者与讨好者双方之间是交换他们的情感资源,讨好者对于被讨好者的情感需要越高,则被讨好者感情的价值就越高。反之,获利(需求)较少的一方具有较强的实力,由于他(或她)掌握着较高价值的情感,因此在此种交换(或交往)中起主要控制作用,并能使事件的结果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如建立恋人关系或朋友关系或一般朋友关系或萍路相逢或冷疏断交)。又如,在分析行动者的冲突和争议时,根据不同行动者与所争议问题的相关利益以及他们对资源的分别控制,就可以预测争论的结局。总之,在这一因果理论框架中,如果已知利益和资源控制在事件中的分布,就可以计算出每个行动者的实力和每一事件的价值,进而可推论出在均衡状态下,每个行动者对这一事件的控制程度以及事件的结果。同样,如果已知交换前和交换后资源控制的均衡分布,那么就可以由图3反箭头方向推论出每个行动者的实力和他所控制的情感资源价值,以及行动者在每一次资源控制中的利益。图3是根据虚拟社区中的理性交往互动动机因素——情感能量进行的理性行动理论分析。

 

 

3   虚拟社区中交往互动的理性行动理论分析

 

五、结论与进一步思考

总结以上用两个分析框架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和思考:

第一,根据工具性视角和规范性视角在分析虚拟社区时可能出现不能明确而准确地反映行动,而需要对交往行动进行更深一层的分析。对此发现,笔者进一步考虑到:(1)在虚拟社区对传统社会、社会学理论等造成冲击下,应该拓展这两个视角的研究标准(也即根据新形式增加新分析变量);(2)在虚拟社区对传统社会、社会学理论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境下,应该借用或本持这两个针对现实社会交往行动的研究视角,但更重要的是应该根据虚拟社区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征设置新的研究视角、理论预设和方法论。(3)应该将工具性与规范性视角的研究视角再结合宏观与微观的视角进行改进以求完善。

第二,虚拟社区中行动者进行交往互动(或行动)的宏观根本动因是出于个人利益而微观本质动因则是情感能量的满足。本文在利用第一个分析框架分析得出的个人利益这一子变量当属于宏观层面行动者构成交往互动的根本动因;再将其作为变量进行操作化分析后,发现还有情感能量(或资源)是行动者交往的微观层面本质动因。对此结论,笔者进一步思考到:所有虚拟社区都有此共性还是仅BBS抑或同质性很强的高校BBS圈存在此行动动因。

第三,虚拟社区中促成交往互动生成的微观本质动因——情感能量是一种合理的理性资源。本文采用了第二个分析框架,对情感能量的理性合理性问题进行操作化后,得到情感能量能对系统行动进行分析与预测的完好运转。据此,笔者认为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1)有关传统的理性目的、资源分类应该拓展、延伸并细化;(2)对尚待开发、暂无定数的虚拟社区的研究该借鉴传统社会学的相关共性方面的理论预设、方法论去开辟、弥补各自的空白领域;(3)对虚拟与现实的建构该融合还是该各建己业、各司其职值得商榷。

总之,本研究虽从定量和定性的经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来检验和证实相关命题,力求使得科学合理。但因选取的研究对象只做为本研究的个案这一局限性,难免导致研究成果只能代表部分观点。本研究所采用的与传统社会学理论分析框架相结合的逐层深化剖析,应该也是一种不够成熟的研究方法上的大胆尝试。但通过研究,笔者仍然希冀所得出的结论与引发的进一步思考能为虚拟社区领域交往互动相关知识框架的建构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美]J.科尔曼,1989,《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杨善华主编,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3.崔嵬,2001,《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一塌糊涂BBS虚拟社区研究》,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M.沃特斯,2000,《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

5.郭茂灿,《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及其服从》,《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二期。

6. 冯鹏志,2001,《网络行动的规定与特征——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起点》,《学术界》第二期。

7.黄少华,2002,《网络时代社会学的理论重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8.洪小泉,1996,《从个人行动到社会理论——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评述》,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9.白淑英、何明升,2003,《BBS互动的结构与过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10.郭玉锦、王欢,2005,《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国内互联网研究述评》,http://www./develst/2003-1/4-1.shtml

12.郑永强,《网络社会学——新领域新视角 新方法新思维》,http:///bbs/dispbbs.asp?BoardID=19&id=4078

13.[美] 乔纳森·特纳,2001,《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六版(上),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

14.[美]戴维·波谱诺,1999,《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5.[英]安东尼·吉登斯,2004,《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6.张明仓,2005,《虚拟实践论》,云南人民出版社。

17.[美]艾尔·巴比,2005,《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

18.李沛良,2001,《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袁方、王汉生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刘军,2004,《社会网络分析导论》,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1.Jonathan H.Turner, 2003,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Seventh Edi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

22.WANG,Jyun-Cheng,etc, 2004, Visual Analysis and Representation of Interactions in a Virtual Community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pproach. Dept.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tional Chung-Cheng University,Taiwan.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ology Rational Choice Theory on the Interaction in Virtual Community 

  

罗红波 Luo Hongbo

 116622 辽宁大连大连大学师范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