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神的困境

 布狄厄布狄厄 2007-08-09
姬十三 @ 2006-01-19 15:00

姬十三/三联生活周刊(节文)
『你的谈话对象为何总是眼神飘忽?』
 
关于在交谈时到底应该把眼神聚焦到哪里这个模糊动力学问题,本来纯属个人风格,相当“多元化”,但是在众多关于社交指导的书籍中,却被进一步提升到礼仪的高度,成为一道只有“有限解”甚至“唯一解”的方程式。
 
在我翻到的一本礼仪书中,专家对此进行了匪夷所思的量化指导,文中说,如果两人面对面交谈30分钟,对方看你的时间如果少于10分钟,那一定是轻视你,简直是“不把你放在眼里”;如果注视你的时间在10到20分钟,则说明对方对你是友好的;当注视时间超过了20分钟这个临界值,问题又变得复杂起来,表示对方对你极为重视,但也不排除“敌视”的可能性。这就对我们脑内的生物钟功能提出了高标准,要求精确到分钟级,一旦不慎,就有“化友为敌”的危险。
 
而对于眼睛该注视对方身体的哪个部位的地理学考据,该书又悉心解释说,按照注视点放在对方身体的不同部位,可将谈话框定在“公务型”、“关注型”、“社交型”、“亲密型“等不同层次。令人不禁为高度散光的同志暗暗担忧。而后看到的另一项建议则更令我陷入困惑,据报载,德国某人际交往专家认为,交谈中眼光最正确的轨迹是:首先看着对方的眼睛,随后把视线缓慢移到嘴部,过一段时间后再返回到眼部。我只想知道,一旦视线游走幅度过大,不慎越过了嘴,落下了颈,会不会有轻浮之嫌。
 
不过,对相当多的人而言,把眼光锁定在对方身上有限的部位,不仅面临礼仪上的难题,更有来自生理上的障碍。一些研究显示,人们在面对面交谈时,时常无法如礼仪专家所愿,将目光关切(也许是暧昧地)而持久地放置在对方面积有限的脸孔上。一篇发表在05年11月的《记忆与认知》杂志的一篇论文称,人们在某些谈话场合,会不自觉地目光飘走,或者“微闭双眼,抬头望天空”,甚至“把脸转到一边”。
 
这种“眼神游走强迫症”据说有多元素的成因。论文的作者,一位苏格兰的心理学家F.G. Phelps表示,在经典的理论里,“目光相接”这种行为,被视作一种表征“亲密”关系的信号。所以,当心理上并不是很亲密的人陷入不可避免的面对面“亲密式”交谈,大脑就会自发移动你的目光,以减少这场谈话的“亲密指数”。有实验表明,当谈话者在空间上越“亲密无间”,眼睛注视对方的时间将随之减少,构成一个平衡。甚至,谈话的内容也参与到这场三角关系来,一旦涉及到较为“私人”或“尴尬”的问题,眼睛就得做出挪位的准备。
 
然而,Phelps及其他研究者的证据说明,这种“注视回避”行为更有来自认知科学上的解释。原因是人脸充满了大量的复杂信息,如果在谈话时盯着对方,就会凭空占用一定的大脑资源,这样,当谈话内容也相当费脑力的时候,大脑就会迟钝,保不准还会“无法响应”。这个时候,把目光从对方脸上移开,望望相对单纯明净的天空,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因此,假设将爱因斯坦的“美女与热火炉”问题做小小的变换,答案也许会两样:跟美女解释相对论,与对着火炉解释相对论,前者要更困难一些。美女脸上的信息显然更值得琢磨与深思,一部分用来思考问题的大脑资源就不声不响地转入了后台运算。为了更流畅的解释问题,你需要时不时地把目光恋恋不舍地从美女脸上移走。当然,不是移到其他部位。
 
科学家尚无法解释更为复杂的现象,比如多人多眼情况下的眼神安置问题,还有人抱怨说,他的最大毛病是根本无法集中眼神看着对方,让人觉得谈话不专心,心不在焉,但是,天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好吧,想象你跟一位眼神飘来飘去的朋友聊天,你势必会怀疑今天抹的面霜过于光滑了。
 
也有人的“眼神”强到难以置信。去年,德国弗莱堡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英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称之为“远距离注视”。他们让一个志愿者呆在密闭的房间里,并监控他的汗腺等指标衡量其心理变化,另一个志愿者则在别的房间通过监视器“注视”前者,看看前者在“被注视”的时候心中有否微微耸动。研究者声称观察到了一种“微弱但的确存在”的效应(冒着宣扬伪科学之嫌,作者称,这也许就显示了第六感的存在)。这就是说,有些人能隔着墙壁把人看发毛了。依我之见,这种能力要是果真存在,跟这些人聊天,那就不是受重视,而是感觉生不如死,这个时候,就不免会怀念起那位“眼神飘走兄”的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