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全区教师推荐一本精品书

 北京市海淀区四王府小学 2007-08-29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一代名师霍懋征爱的教育艺术                  

最近,我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买了一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书,它由梁星乔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书中介绍的是一代名师霍懋征爱的教育艺术。手捧着它,一种如鱼得水的感受油然而生,让人爱不释手。

本书所讲述的是新中国第一代特级教师、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与她的学生们的故事。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老师的自述:一片爱心说教育;下编主要是学生们来信来稿所述:梦回童年感悟多,也有一部分是编者登门采访来的。这些故事,无论是老师讲的,还是学生讲的,一个个篇幅短小,内容集中,主题鲜明,语言通俗,并富有童趣。这些故事,可能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曾经遇到过的“小事”,但是在老师爱心的引领和昭示之下,却可以使孩子们通明“大义”。这些故事,虽然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但老师处理问题的智慧和方法却常常出人意外,给人以启迪。这些故事,虽然没有介绍培养神童的秘诀,但却能向老师和家长们提供培养好学生、好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在这些故事里,读者们看到和领悟到的不只是老师高尚的人品师德、娴熟的教育艺术和对学生全心全意的关爱,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一个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对学生心灵、事业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巨大影响。所以本书是教育孩子成才的一本好书。

本书没有天才教师培养天才学生的绝活,因为我们的启蒙教师大多还不是天才,所以只能为平凡的教师们提供一点培养平凡好学生的思路和体会。如在教学方面,老师说,耳、眼、脑、口,人人都有,但作为人们吸纳知识的主要器官,会用与不会用却大有讲究。为了让孩子们聪明起来,她认为,学生之间有差异,这是客观存在。我们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努力缩小这种差异,使孩子们知道人都是可以学而知之、学而会之的,只要好好学习,大家都能变得越来越聪明。为了鼓励孩子们争当聪明人,几十年来,每接一个新班,她都要给孩子们讲一讲一个人怎样才能变得聪明起来的道理。她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四件宝贝,只要用好了这四件宝贝,谁都可以变成聪明的孩子。你们猜猜是什么?当学生依次猜出是“耳、眼、口、脑”之后,老师便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大大的“聪”字。经过一番解释之后,她就请大家想一想,一个人怎样才能变得聪明起来。在孩子们回答的基础上,于是霍老师又在“聪”字后边写出一个“明”字,并告诉大家,只有懂得这两个字的意思才能真正聪明起来。这虽然是几个传统的老谜语,但是,对孩子们却是常讲常新的。有一年,同学们还自己编成了四句顺口溜,他们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四宝歌》。歌中说:

眼、耳、口、脑四个宝,

比比看谁用得好。

天天月月随时用,

用得越多越聪明。

在激发起孩子们对四件宝贝的兴趣之后,老师几乎每次上课都要说。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师特别注意那些学习不得法、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她热情地引导他们想问题,树立他们的信心,并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困难。这样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最聪明。上课的时候,教室里总是充满了比聪明的气氛。说具体一点,就是同学们都在运用这四件宝贝专心听,认真看,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都希望老师表扬自己“最聪明”。同学们都怀着这样的心态上课,那课堂纪律、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多了。因此,点评说,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的听、说、读、写四种活动可以视为信息的输入、储存和输出不断循环反馈的过程。耳、眼、口、脑等感官是信息加工的必经通道,思维是大脑的功能,是语文能力发展的核心。老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紧紧把握住耳、眼、口、脑“四宝”的训练,恰恰契合了语文能力发展的内在发展的规律,其功必现!

 本书也没有使小学生变为神童的秘方,但却绝对能让小学生们找到品学兼优的途径和方法。 您可以不信我的话,但却不可不信霍懋征老师的教诲。老师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字在“金石”,而义喻育人。钢铁虽硬,只要百炼,便可“化为绕指柔”;儿童再“顽”,只要下到了功夫,也有“金不换”的时候,所以我从不放弃一个学生。我们的学生虽然是个孩子,但他们也有人格,也有尊严,老师和家长是不可以用有辱人的话来对待孩子的。宰予因为白天睡觉就被孔子骂为不可雕的“朽木”,这本身就是不对的。孔子是讲究“有教无类”和“循循善诱”的,但是只因为“宰予昼寝”,就说他是“朽木不可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不可取的一条。孩子上课睡觉,为什么?是困了,还是病了?还是因为老师讲课没有趣味?老师应该提醒他、关心他才对。随便用有辱人格的话来嘲笑,只能对孩子造成伤害。老师对学生首先要有爱心,要一视同仁地爱每一个学生。老师对孩子还要有信心,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好孩子,都想学好,都能学好。存心学坏的孩子是没有的。教育孩子有如春雨润物,急风暴雨只能水过地皮湿,不但滋养不了“根”,而且还容易伤损“苗”。古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又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应该是教师和家长教育孩子的座右铭。有了这种至诚的爱,有了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的教育就会成功。有了这种爱心和毅力,脑瘫儿可以上大学,可以被邀出国留学;有了这种爱心和毅力,装有假肢的残疾人可以饭跟头、叠罗汉,可以成为杂技明星。这些虽然是个别的,但却证明了爱的力量和锲而不舍的价值。残疾儿童尚可成才,我们怎么能轻言这个孩子“笨死了”,那个孩子“不可救药”呢?我们怎么可以随便说这个学生“朽木不可雕”、那个学生“不是读书的饿料”呢?饭不熟是因为火候不到,树不直是因为管理不善。不是孩子学不好,而是我们的功夫没有做到家啊。因此,差生转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能否找到教育的切入口是成功实现转化的关键。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名著《学记》有“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的说法,这是许多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概括,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原则。

老师是一位全心全意执教的老师,是一位潜心改革的教育家,是一位“无爱则无教”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学生家长的朋友和同志,也是年轻教师的师傅和导师。现在老师人老了,但她爱孩子爱教育的心不老,她为教育孩子而创造的理论和经验永远不老。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孩子,请您多读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本书吧,它会让你大有裨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