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zhangflower 2008-07-04

【转载】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大木瓜 2008-06-17 20:53:17   来自: 大木瓜 (北京)

  你为何能处理一些你以前从未遇到的事情?在数学课堂上,你为何能解出你以前从未做过的算术题?这种思维的神奇魔力实际上本身是一个潜在的计算过程,这个计算过程帮助我们处理大千世界每个人遇到的各种不同的难题。那么思维是如何工作,我们又如何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呢?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计算机,计算机现在能处理非常复杂和多变的问题。思维比计算机更强大。比如,你能很快地同一个你以前毫不相干的人交谈起来,你能读懂以前你从来没有读过的书,或者说,进入到一个陌生的购物广场,你依然能快速地了解广场的店铺分布,然后逛完自己感兴趣的店。
  
  大脑的学习过程有时候并不依赖你的行为,就是说,在你行动之前,大脑已经对如何做这件事有了大致的决定。有时候,你能对自己大脑的决策过程有所察觉,但是有时候,大脑做出决定完全是潜意识的,你察觉不到,所以,大脑的决策过程是一种人类的天然认知能力的结果,并不依赖行为。
  
  我想你应该有过类似经历,就是如果你要尝试解决一个问题,当你对这个事情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之后,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而然就知道了。当你知晓解决办法之后,你对这个事情看法的角度和方式都会有所提升,那么接下去如何行动应该是一目了然。你也许会说,或许你在大脑里面对如何做已经有了主意,但是现实中,要实现这些想法还是有困难,比如天体物理学很多理论就无法得到实验的验证,因为实验无从做起。我要说的,那也是因为我们有一些小问题依然缺乏深入的理解,我们以为我们解决了所有问题,实际上,我们只是在宏观上对这个大问题有了定论,但是对大问题派生和隐含的小问题,我们依然要继续深入了解。比如,你开始意识到,对你当前这段婚姻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离婚,另找一个人生伴侣。你对这个解决办法深信不疑,但是你依然有很多现实的工作要做,比如你应该如何告诉妻子你的想法,谁应该从房间里搬走,孩子抚养权问题,等等。
  
  “一个练习”
  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组的。这个练习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简单。
  
  假设,我告诉你说我搬家了,然后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新房里头书房的灯太暗了,请你给我建议,应该怎么办?
  你可以慢慢留意自己是如何想到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的。当你已经有一个主意的时候,回想自己是如何得到这个解决办法的。
  
  好,现在你就会发现,尽管这个问题很简单,答案显而易见,而且各人的解决办法都不一样。也许最直接和简洁的答案就是装一个亮一些的灯,或者安装更多的灯。还有一些回答,比如选一个灯较亮的房间作书房,或者请一个专业的照明专家,让他帮忙解决。对每一个解决方案,都会存在很多小细节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如果你决定要买一个更亮的灯,那什么型号的什么牌子的灯比较好,何处能买到,多少钱,等等,也是你要考虑的。当让,我们并不在意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这只是个测试,我们的核心是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完成这个思考过程的。对于大脑的工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每个人思维的方式千变万化,但是有些东西是彼此相通的,请看:
  
  “瞬间会意”-这个指的是问题一出来你已经有了答案,你并不需要去考虑。
  “多重选择”-你的大脑给出了几种可能性,你从中选择一个你觉得最好的方案。
  “显意识分析”-你不断地审视问题,然后不断试图地给出一个逻辑上可行的方案,还要综合考虑时间,成本和空间等因素。
  “需要更多信息”-你觉得你无法在已有的信息上给出判断,所以你需要更多信息,比如房间的照片,你需要在房间里做什么样的工作,你对光照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墙面的颜色,等等。
  “怀疑”-你怀疑我给你的这个问题只是一个巧问妙答,只是想误导你,从你的回答里面推出一个荒谬的论点。
  “淡漠”-你对我给的这个问题毫不关心,并不想去考虑这个问题,只是接着读文章。
  这里面同时也存在很多其他可能性。可能你的大脑会综合考虑上面的所有方案。
  事实上,除了你的显意识在思考这个问题外,你的潜意识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而且潜意识有时候比显意识的能力还要强大。
  
  “智能的方方面面”不管你的思考过程到底如何,我都断言这个过程必定包含几个核心要素,即使你并没有很认真地做上面那个测试。
  
  “认知预处理”-当你一行一行地在阅读我的问题时,你的大脑就已经对通过你眼睛的信息进行处理,这些信息以一种大脑能识别的方式存储起来,变成一种可想像的信息。因为这个问题里面涉及我的书房,所以你的大脑里面应该会想像我的书房具体是什么样子,并且这个书房是如何的灯光昏暗。即使你并没有这么多的视觉想像,问题的描述信息依然存入到你的大脑的“内存”当中。记住,你大脑对事物的存储方式和事物在真实世界中的物理存在方式是不同的,你的大脑存储的只是你对这个外在信息刺激的感知输入,和真实的物体是什么样子是有偏差的。你只需要记住,你大脑里面记住的都是大脑的想象而已。
  
  “联合想像”-一旦你的大脑对这些外在物体的信息进行预处理,你的大脑就开始调动与这件事情相关的记忆。你回忆起来的一些东西有些非常清晰,有些则比较模糊。这些记忆可能是视觉上的,听觉上的,肌肉感觉上的,情绪上的,或者完全是抽象的无法描述的。或者,你会回忆起自己以前碰到过这个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的。你同时也会觉得这个问题实在太简单,根本不算是一个问题,本篇文章里头的练习都不值一做。但是,请记住,你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你的大脑存入你从过去经历中学到的东西,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经验”,而现在你则能在遇到问题时想起以前与此相关的事件。这些回忆可能是模糊的,也有可能是清晰的。如果你对我说的问题的这个场景没有任何记忆,那么你是不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模式配对”-当你与此场景相关的记忆浮现后,你的大脑就开始着手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但是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你从来没有来过我的书房,我的书房的布置和灯光肯定是你无法预测的,这对你而言算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但是,你依然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为何?因为你可以将我的这个问题抽象化,然后将它同你大脑里面存储的一类已经抽象化的解决方案进行匹配。显然,你容易发现,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地就讲相匹配的解决方案提取出来了,这个过程就叫做模式匹配。
  
  “期望”-一旦你的大脑找到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你就会对这个解决方案的作出一个判断,就是如果真的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会发生什么。这些对可能发生什么作出的判断同样来自对以往类似事件的回忆。你可能会想像一间房子变得更亮之后是什么样子,或者你只是觉得自己的方法肯定可行,并不需要考虑太多。当你的大脑觉得解决方案确实能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之后问题确实能够得到解决,那么你就基本上有了定论。
  
  “大脑是如何思考的”为何更好地分析智能,我们可以考虑将大脑同计算机做一个比较。
  电脑能够将物理世界进行某种处理后保存呢?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电脑可以将传感器的数字信号实时地存储起来,然后进行各种各样的预处理,这些信息的存储和处理都非常精确和可靠。从某些方面来讲,电脑记忆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已经超过人脑,比如,一个电脑可以从一个红外传感器取得数据,它同样可以测量某些对人而言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而且,电脑的存储介质寿命很长,可以长时间稳定地保存数据。
  
  电脑可以运用联想记忆么?电脑现在的联想记忆能力还不如人脑,但是它们确实能进行一些类似的联想处理。比如,搜索引擎就可以将类似的信息集中起来供人选择。你可以点击你觉得和你想要的信息接近的链接,然后仔细地读取链接打开的文章。所以说电脑已经具备一定的联想能力。
  
  那么,电脑能够对解决方案的结果进行分析么?是的,但是电脑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有限,因为目前为止,电脑程序的模式匹配能力还非常有限。我们并不指望电脑对我们的未来做出预测,但是电脑确实能对某些彼此联系的行为要素进行分析。比如,我面前的这台电脑就能将我的各种输入马上转化为它的输入,快捷键,鼠标移动,链接点击,等等,都是独一无二的。然后,电脑对输入的反应也是半智能的。电脑真正欠缺的,是他们处理那些它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的能力。当电脑面对一些设计程序时没有考虑进去的输入时,它们会无所适从。但是对人类,我们有很强的学习和对未知事件的适应能力。
  
  那么,电脑能进行模式匹配么?如果我们指的是人类的那种的模式匹配,那么很可惜,答案是否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依然还能主导电脑。今天开发的最具智能的电脑的匹配能力我无法同一个小孩相提并论。在语音识别领域,人工神经网络并不如大家想想的那么强大(否则我就用电脑来写这篇文章了)。人类拥有的模式匹配能力如此之强,以至于世界上最好的超级电脑相比之下都相形见拙。有趣的是,我们的神经元进行一次运算的时间是毫米级,但是电脑则只需要纳秒级。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对某些模式在几秒钟内就做出识别,但是电脑花上几天的时间都难得计算出来。这其中的原因也许就是人类储存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式,而我们对模式的识别能力也是构成我们学习和适应新问题的关键,而这正是电脑欠缺的。
  
  “不变式”
  电脑将数据都以数字形式存储起来。电脑按照要求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压缩和转化,但是最后的结果依然是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精确的,准确的,而且可以永久保存,但是不利之处就是这些数据都过于死板。可以想象,一个二进制的数字,不是1就是0,代表要么是要么不是。
  
  对人类而言,我们并不将数据以数字方式存储。我么的记忆并不是现实物理世界的准确映射,记忆是模糊的,不精确的,不准确的。在很多方面来讲,人类记忆的能力看上去都比电脑差。但是人类记忆的最强大魔力就是我们存储信息的方式,这些方式如此强大以至于弥补了上面我提到了那些不足。
  
  你的大脑按照一种我们称之为“不变式”来存储和预处理信息。
  
  当你每天经历很多事情时,你的大脑将所见到所听到所闻到的所有一切都存入自己大脑的数据库。但是我们并不存储所发生事情的每个细节,我们的大脑只是试图识别出这件事情的一些特征,然后将事情以某种抽象的方式存储起来。换句话将,我们的大脑将我们的所见所看所闻都已一种抽象的方式存储起来,这些存储的方式就是我们人类智能如此强大的真正秘密所在。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一个人”,一个人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稳定的不会发生变化的概念。这个概念很难用文字来定义,但是你的大脑知道“人”到底指的是什么。如果我指着房间里的一件东西问,那是个人么?你很快就能给我一个回答。你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知道这些,你是在你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的这些。
  
  然后,所有这些抽象的概念都彼此联系着,在你的大脑中以网状形式存储起来,按照各种联系方式,比如并行,分层等方式存储起来。
  
  “个例到通例再到个例”对一台电脑而言,它是通过给定的数据和事先设计好的算法来运行,但是人脑却并不这样运作。人脑会从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一件特定的事中提取抽象模式存储起来,然后再下次将这些抽象模式应用于碰到的新问题。
  
  这其实就是“学习”的精髓,学习就是将自己经历的事情都按照抽象的方式存储起来,下次碰到类似的问题依然有能力却解决,人类有启发思维的能力。比如,一旦你看到过很多轿车,你就将轿车这一类的东西以轿车的概念存储起来。你看到的轿车种类越多,你对轿车的概念也就越稳固和可靠。
  
  建立了稳固的概念之后,你就会从中思考解决的办法,这是一个从“通例”到“个例”的过程。比如,当你看到不同牌子不同样子的一辆轿车,你依然能成功地说这是一辆轿车。对比你第一次被告知这种东西被称之为轿车而学习到这个概念可能还颇费周折,这次你说出这是俩轿车不费你吹灰之力。除非你面前的这俩车和你以前所见到的轿车都很不一样,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那么你又会很快对自己大脑里面存在的轿车的概念进行修正。
  
  你应该已经意识到,这种抽象的存储方式一定意味着数据的不精确和不可靠。这其实也意味着有时候你遇到完全陌生的情形而不知所措,或者你今天看到一个人你不能确定那是个男人还是个女人,或者,你认不出一个手写的汉字,或者,你看过一部电影后,你不知道应该将它分类为戏剧还是动作片。尽管如此,“不变式”依然拥有难以置信的魔力。你每天经历的每件事都会被你处理然后对自己记忆中的那些已有的抽象概念进行修正。
  
  “如何学习”
  你的大脑能同时进行显意识学习和潜意识学习,大脑在多个层面对记忆中的概念进行修正。比如,你对车,摩托车,交通等概念的定义。但是,如果有时候你遇到的新的事物和你的记忆是吻合的,那么你的潜意识会加固这个概念,这个时候你的显意识并不参与,所以你意识不到这个过程。但是,如果有些事情出乎你的意料,那么你就需要调动显意识来修正记忆了。
  
  所以,学习在你碰到的事情和你预想的不同时就自然发生了。当你经历一些以前从未经历的事,你的大脑对这件事完全是空白的,那么你的大脑将会建立一个新的概念,就像辞典里头多加一个新的词条。
  
  你记得最清楚的事情可能就是那些和你的原本概念不太一致的一些例子。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你会记住这些事情很长时间。但是当你事情在你预想之中时,你并不会对它过多留意,记忆就比较浅层,你就不会记住这件事情中的很多细节,过几年之后你可能就彻底忘了这件事。
  
  我想大脑对那些你意料之外的事情记得特别深刻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事情是帮助你修正你既有的概念的。当你碰到这样一件事后,你的大脑显意识会对自己已有的概念进行修正,但是之后,在你做其他事情时,你的潜意识依然在继续工作,更加细致入微地修正概念。或者暂时你无法很正确地将这件离奇的事情分类,所以大脑只能选择将其记住,将这些事情按照不同于其他事情的方式存储起来,然后慢慢分析。最后,当你碰到另外一件事情和这件事情有某些共同点时,你就会受到启发,回转头来对先前的这件事情重新进行分类和分析。我觉得你肯定有这样一个体会,有时候你出现“顿悟”,就是某天你突然对以前发生的某件事情恍然大悟,这就意味着你经历了一次突破。
  
  “人类智能的本质”你到底有多聪明,也就是说你对于在新环境下处理新问题的能力有多强,很大部分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大脑存储和处理抽象概念的能力。智能可以说是来源于从一个一个的经历中的学习,学习之后还要知晓如何将其应用去新的环境。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变得聪明基本上就是说你对潜在的解决方案能做出更精准的估计。另外一个说法就是,你越聪明,见识得越多,那么就能理解现实中更多的事情。这并不不是你一定知道什么事情将会发生,而是说,你对事情的走向能够比较了解,事情最终结果不会出乎你的意料。所以,如果你超级聪明,那么没有什么事情对你而言是不可理解的。
  
  我们并不会有意地去学习如何学习,因为我们一出生就具备学习能力。所听所见所闻都给我们大脑一些粗糙的信息,我们穷尽一生地从我们所经历的所有事情里面学习,然后运用经验去处理面临的种种新问题。这个过程贯穿我们一生。
  
  所以,最终而言,我们的知识和智能都来源于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和我们如何把信息按照抽象的模式存储。所以,这就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果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它与我们大脑里面存储的模式都无法匹配起来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法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变得更聪明”抽象的概念存储方式是人类智能的高明之处,所以要变得聪明的很重要一个方法就是获取更多的经验。你的经历越多,而且你从这些经历里面体验到的东西越多,那么你就越聪明。这些经验会让你在以后遇到很多新问题的时候游刃有余,更能适应新环境,一些问题对别人很难,对你而言可能就很简单。
  
  经历各种各样的东西能让你学到很多东西,而且能让你的存在显得更有价值。经历造就专家。
  
  想想达芬奇,这个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算得上天才的人物。你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艺术,音乐,科学,解剖,工程学,建筑,等。有些人说他在这些领域广泛的兴趣是他智商的体现,但是我觉得多很多领域的兴趣是他在这么多领域都取得成功的原因。让自己在这么多迥然不同的领域去探索,能让他获得很多别人无法获得的经验,所以他的大脑存储了更多的抽象概念。此外,他的大脑也能对在不同领域获得的经验进行组合,彼此联系起来,所以极大地提高了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这个领域获得的知识往往能应用在另外一个领域。
  
  让你自己重复地解决同样一类型的问题并不能增加你的智能。你仅仅是从一次又一次在你预料之中的结果中获得满足。习惯和墨守成规是聪明者的大敌。如果你想变得更聪明,你必须让事情忙碌起来,让自己面临更多的选择经历不同的事。让你自己去经历新的东西,去吸收新的想法。你的智商不是固定的,除非你的生活方式也固定下来。
  
  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会存在因循守旧的问题。在一个领域呆久了,人们自然会习惯按照固定方式做事,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他们都毫无创造力。在一段时间内,习惯的固定的做事方法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当有时候情况稍微发生变化,那么旧的做事方法就不再那么奏效,那么人们在做事判断上就会犯错误。
  
  想想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很多人都错过了这次互联网带来的巨大机会,因为他们观念都很陈旧,他们从其他领域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对于这个新新领域完全不适用,他们搞不清楚互联网浪潮到底是什么。所以他们拒绝将他们的生意放到网络上来,或者他们对网络生意不屑一顾,根本不用心去做。但是对那些头脑灵活的人而言,他们很快就抓住了互联网的优势和规律,能够很快地利用互联网扩大自己的生意和收益。
  
  所以,请务必认识到,我们所有的推理都是由处理现实映射过来的概念处理而来的。即使我们的所听所见所闻都包含有我们自己的主管情愫在里面。这种内在的抽象表达方式越精确,数量越多,那么我们就越聪明。所以,智能并不是某种固定的东西,它是一个可以从学习和适应中不断提高的东西。
  
  如果你知道一个领域的经验是如何可以被用于其他领域,那么你一定会感到吃惊。比如,我认为锻炼自己的自律能力就像锻炼自己的肌肉一样,所以我把肌肉锻炼的那一套拿过来用于自律的练习,结果我成为了一个很自律的人。你可以查看本站关于自律的文章。
  
  “如何变哑”关于智慧最糟糕的事就是你陷入到一个固定思维和行为模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没有变化,你的生活中没有让你吃惊的事。这并不意味着每天都是相同的,这只是意味着你每天从生活中见到的东西在你看来都是一样的,也就是是说你处理信息和外界刺激的模式已经固定,你的大脑已经没有主动地对生活中出现的新东西进行分类,产生新的抽象概念,你因为没有新的体会,所以也不会进行一些主动的学习和思考。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陷入到这种固定模式呢?你可以列下来过去30天你的体验。自然地回想,列出能立刻跳出你脑海的那些事情。如果过去30天对你而言都是模糊的一片,你觉得回想出有意思的事情并不容易,即使你觉得事实上你过去 30天做了很多事,那么可以说,你陷入了固定模式了。这种情形很常见,但是客观的来讲,对智慧的成长并没有好处。
  
  讽刺的是,你在一个固定的和稳定的环境里反而会变得很聪明,但是你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面可能又变得不那么聪明。一旦你的环境变化,(变化总是无处不在的),那么你就会立刻感到压力,同时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下降。
  
  所以,经历越多的新环境,你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就越强。对于一个期盼有长期固定的工作的人而言,被辞退是一个很严重的打击。但是对一个一直坚持创业的企业家而言,失去一个客户只是他学习中的一部分,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企业家已经学到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知道如何去做以便在其他方面增加收入,但是对于普通职员而言,在这一点上面就显得不如他们了。同样的,那些每天都和人交际的人,在交际方面就会显得聪明和成熟很多。
  
  “你的挑战”
  
  我再强调一次,墨守成规是智慧的大敌。每天做固定的仪式,在同一个地方工作,做同样类型的工作,和同样的一批人打交道,吃同样的食物,看同样的电视节目,等等,都会让你自己智能下降。墨守成规能给人提供稳定感和安全感,但是同时也阻碍你每天勇敢地去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想法。所以你要驱动自己每天去接受新的东西,去看看那些你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你就能变得更聪明。至少,你每天应该交待自己去做一件以前没做过的事。读一本新书,听一首新歌,走一条新的路,见一个陌生人,吃饭选一家新的餐馆,玩一种新的游戏,装一款新的软件,无论如何,做一件新的事情。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要开始持续地留意自己的大脑是如何将自己遇到的所有事情转化为抽象概念。留意自己是如何标记区分自己认识的所有人,事物和活动,比如老板,水龙头和文件。留意你对这些事物还用那些概念来描述,你如何标记自己?并且要质疑自己已有的那些抽象概念,他们精确吗?那些是阻碍你做正确判断的概念?你能持续地对这些概念进行提高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