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活动厅】国内外产品创新管理研究综述

 ekylin 2008-08-25
国内外产品创新管理研究综述
fzl
2001-11-02

作者:胡树华 /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

  摘要:本文从新产品战略与评价理论、新产品成败、产品开发绩效、创新组织理论和产品设计功能成本等五个方面概述国外的产品创新管理研究,并介绍了我国学者自80年代以来相关的工作。最后给出一个相当丰富的文献目录。
关键词:产品创新管理;新产品战略与评价,创新组织理论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Hu Shuhua
(School of Management,Wuhan Automotive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an)

Abstract: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n new product management abroad,including that on new product strategy and evaluation theory,success and fail of new product,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innovation organization theory,function and cost of product design.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domestic main books and papers in this research field.At the end,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is given with 163 titles.
Keywords: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new product strategy and evaluation;innovation organization theory

1 引言
自从熊彼特1912年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对创新的研究经历了50年代创新理论的分解究及技术创新理论的创立阶段、70年代技术创新理论的系统开发阶段、80年代以来的技术创新理论的综合化、专门化研究阶段。产品创新管理的系统研究正是技术创新专门化研究的必然结果。
现代企业产品创新是建立在产品整体概念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的系统工程。从单个项目看,它表现为产品某项技术经济参数质和量的突破与提高,包括新产品开 发和老产品改进;从整体考察,它贯穿产品构思、设计、试制、营销全过程,是功能创新、形式创新、服务创新多维交织的组合创新。
纵观企业的历史进程,工业企业在经历了生产中心和促销中心的发展阶段后,80年代以来已进入了以产品开发为中心的新时代。突出产品创新的战略地位已成为现代工业企业的普遍特征。
因此,正确认识和掌握国内外关于产品创新管理研究的动态,对于推进我国创新管理研究的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创新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国外产品创新管理研究重点概述
产品创新管理早期起步于新产品管理。1957年,美国的Booz-Allen和Hamilton所著的《新产品管理》一书,首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产品 寿命周期理论,后来英国的Gopert等人又建立了它的生长曲线数学模型。1976年,美国成立了主要致力于产品创新管理研究的组织——产品开发管理协会 (PDMA:product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84年,创办了《产品创新管理》杂志(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这标志着产品创新管理系统化研究的开始[1]。归纳起来,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新产品战略与评价理论研究
自七十年代末以后,战略与评价理论一直是新产品管理研究的重点[1-6]。美国密执根大学教授C.Merle Crawford是《产品创新管理》杂志的文摘编辑,他在他1983年出版的《新产品管理》一书中,详细讨论了新产品从构思产生到商业化的整个过程,强调 合理的战略与严密的评价程序是产品创新的可靠保证,提出了新产品概念检验、预评价、评价、样品测试、产品试用、市场分析、财务分析、市场投放准备、总评价 与反思的评价体系[3]。Pessemier则强调市场与销量分析、利益机会搜寻分析,据此比较各种产品战略的市场结构、效率和财务效果[2]。 Eugene R.Carrubba和Ronald D.Gordon提出了以统一、计划、组织、控制、评价、改善等为原则的产品精益化保证体系[4]。George Gruenwald细分了产品开发的“需要、确认、探索、构思、营销、评价”的基本程序[5]。Sak Onkvisit & Jonh J.Shaw讨论了产品周期战略管理理论及营销模型[6]。Hustad是《产品创新管理》杂志的编辑,也是美国产品开发管理协会主要成员,他认为产品创 新是多因素的综合过程,新产品是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交织作用的结果[1]。
Metz历时2年通过对50家公司的调查比较,得出结论,企业技术计划只有与经营计划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成功[7]。Roberts调查了美国、西欧、 日本后发现,日本公司比美国公司更倾向于技术战略与经营战略的结合[8]。Droge和Calantone认为对于市场主导者,开发速度和实施市场领先战 略是非常重要的,而非主导者则要注重产品的某项特色优势[9]。Sanderson把产品设计分为功能设计、模型设计、成组技术等多种类型,认为在企业的 多周期产品族中,如果某新产品标准化程度高,运用成组技术能有效降低成本,如果某新产品零件变化大,则运用功能设计效果更佳,因此在新产品开发中应注意多 技术战略方法的综合运用[10]。Nonaka和Kenney研究了苹果与佳能两大公司的创新案例后认为创新是使产品满足需要的信息加工过程,它不是逻辑 地进行,更多地运用类比和隐喻,它不仅有利于新产品开发,也有利于企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必须打破公司四平八稳的组织结构,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11]。 Shenhar,Dvir和Shulman开发了由技术、产品两个维度构成的创新层次分析模型,这里技术分为低技术、中技术、高技术和超高技术,产品分为 简单产品、复杂产品、系统产品[12]。Green和Krieger提出了按目标市场定位的产品创新战略[13]。Pavia一般大型公司有很大的不同, 在这里,财务效果不作为重要判据,决策者的经营知识背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4]。
斋藤优[111-113]把技术战略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结合政府政策、经济环境及专利制度,推进企业的技术转移、技术开发。在这里,他特别重视专利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以目标和评价管理、研究开发、技术转移、专利管理制度为内容的专利战略管理体系。
对新产品战略与评价理论的主要贡献者还包括Booz-Allen & Hamilton[27]、Stevens Tim[28]、Jovanovic Boyan,Jach Saul.[29]、Klepper Steven.[30]、Pospisil Vivian.[31]等学者。
2.2 新产品成败研究
1971年,Achilladelis、Jervis和Robertson等人发表了名为Sappho的创新成败研究成果,开辟了产品创新研究的一个新领域[15]。
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Cooper教授目前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16-23]。1979年,他调查了103家公司的102项成功的新产 品和93项失败的新产品,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了成败的维度分析、成败差别分析,结果发现,推动成功的关键:产品独一无二的优势、市场信息与营销效率、技 术与生产的协同效率;导致失败的主因:价高、市场变化快、市场竞争激烈。Cooper等人认为成败问题存在一定规律,可以在因素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 模型来分析。在这之后,他们又研究了化学工业的产品创新的成败实践。最近,Cooper的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创新过程的全面管理上。
美国Tennessee大学的X.MichaelSong和Virginia大学的MarkE.Parrry,就高新技术产品创新问题,运用GRW方法调查了223位日本高新技术公司的开发部和营销部经理,研究结论认为,成功的产品创新来源于下列八个因素[26]:
●联合进行用户需求分析;
●联合制定新产品开发目标;
●联合制定新产品开发计划;
●根据市场需要开发新产品;
●在相关职能部门间关于用户对新产品具体要求的信息交流;
●在相关职能部门间关于新产品市场测试结果的信息交流;
●在相关职能部门间关于用户对新产品功能看法的信息交流;
●在相关职能部门间关于竞争者动态及战略的信息交流。
美国斯坦大学的Maidique等人调查了美国电子工业158种产品的全周期情况和118种产品的市场投放情况,并总结了在电子类高新技术产业中影响新产品成效的八大因素[25]。
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者还包括Mansfield[24]、Cordero R[32]、Grawford M[33]、Griffith A[34]、Gupta A.K.,Blockhoff K.and Weisenfeld H[35]、Hopkins D.S.[36]、Chee Meng Yap[37]、Larson E.W.and Gobeli David H[38]、millson M.R.[39]等人。
2.3 产品开发绩效研究
产品开发绩效问题是80年代末期以来掀起的另一个研究热点[40-51]。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本隆宏(Takahiro Fujimoto),在汽车和机械制造业产品开发管理方面享有较高声誉,1991年他和美国哈佛大学Kim B.Clark教授一起出版了他的首部著作《产品开发绩效》(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他们历时6年调查了日美欧20家大型汽车公司的29项产品开发项目,研究了战略、组织、能力对开发周期、开发效率、产品精益度 的影响,强调面对市场的细分化、多样化,产品创新必须全面精益化,主张推行并行工程,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
Kleinschmidt和Cooper提出了依据时间、绩效两个维度对产品进行分类的理论,同时经过实证研究,他们证明了产品创新程度与产品成功呈 U形关系,即高度创新和低度创新都易于实现产品成功,而界于两者之间的中度创新却很难取得成效[47-48]。McGrath和Romeri构造了一个用 以衡量企业产品开发绩效的效率指数公式:

EI=公司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利润率+R&D投入比)/R&D投入比

  他们运用该公式对45家电子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EI与开发绩效因素强相关,可以用于绩效的评价[49]。Souder和 Bethay提出了用以评价绩效的风险金字塔模型[50]。Billings和yaprak运用系列创新效率指标对美国和日本的14个工业组织的 R&D效率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的食品、纺织、化工、橡胶、金属、金属制造等制造工业的创新效率较之日本同行业高,而日本的造纸、石油、机械和科 学仪器设备制造工业的创新效率比美国同行业高,两国的电子设备、运输以及采掘业的效率相等[51]。
2.4 创新组织理论研究
随着并行工程方法的推行,人们对多因素的协调组织、项目小组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多。
Rochford和Rudelius将产品开发过程分为构思产生、筛选、市场预评价、技术预评价、生产预评价、财务预评价、市场研究、产品开发、产品 试制、用户试用、市场评价、财务分析、商业化共13个阶段,研究医药产品的开发实践后,发现世界级产品的开发注重各阶段的循序渐进,一般改进型产品则跳过 了一些阶段,高成功率产品阶段性强,低成功率产品阶段性差[61]。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各阶段间的信息传递、沟通对产品开发绩效具有重要影响[62]。 Henke、Krachenberg和Lyons开发了一个以多功能开发小组为基本单位,通过产品专业组、系统协调组进行二维管理的公司产品开发管理系统 [63]。Shirley和Yost探讨了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技术、营销的全面结合问题[64]。Calantone等人认为应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把 技术与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具体地技术、技术活动、产品质量与营销技巧、营销活动、市场知识相渗透,从而保证新产品成功[64]。
Forrest分析了日美生物技术产业中建立战略联盟的意义,指出联盟存在的风险,还需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进行更有效的管理[66]。 Bonaccorsi和Lipparini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公司在产品创新中与供应商合作非常重要,它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竞争力。他们提出了供应 商逐步加入创新过程的五个阶段[67]。
其他研究者包括Andrea Bonaccorsi[67]、John Saunders and David Jobber[68]、Rudy K.Moenaert、William E.Souder[69]、Milton Rosenau[70]、S.Chan Choi and Wayne S.Desarbo[71]、Christian Wagner and Albert Hayashi[72]、Patterson M.L.[73]、Rosenthal S.R and Tatikonda M.V.[74]等人。
2.5 产品设计功能成本研究
除了传统的价值工程研究外,国外正致力于功能成本估算优化的工程方法研究。在德国,对产品设计中功能与成本问题的研究较早。柯勒把技术系统分解成35 个物理、数学和逻辑的基本运作,认为通过这些动作的结合、变换,可以提出新的功能结构、作用件结构,进行产品解法选择[121]。一些学者提出了包括 MLF法在内的许多成本分析方法。G.帕尔、W.拜茨等综合考虑材料成本、热处理工艺、加工工艺、调整时间等的影响,提出了几何相似系列及几何半相结构特 征标志及制告特征标志之间的转换,体现了现代设计方法学的思想。
8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的Xerox公司对日美产品中完成同样功能的塑料零件进行成本分析后发现,日本生产一个零件成本较美国低50%,其中材料成本 低10%,工资和制造成本低15%,其余的25%是由于其他设计的原因。由此,美国学者认识到此项研究的重要性,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Clive L.Dym在他最近出版的著作中强调成本必须进入产品设计的例行程序,并详细讨论了基于市场需求的成本估算与反馈框图[75]、Bradford大学的 Cawthornenugent等研究了在订货环境下基于知识智能化的成本估算系统,该系统通过对产品特征和订单相关信息的详细描述,调查比较公司以前生 产过的相似订单,使系统能在比传统方法短得多的时间内估算出更加准确的成本[76]。Lawrence等在RCA公司研究出一种叫PRICE的参数费用模 拟方法,它是利用费用参数间的各种复合关系来进行的[77]。这些复合关系可通过对历史数据作线性或非线性的回归分析得到。借助这一模型可对机电、军工、 航天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费用进行校核。周维廉博士研究了在结构设计、加工工艺和装配过程中应考虑的各种经济因素,提出了系列最优化设计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118]。
近年来,在英国的一些大学的工程设计中心,已经把成本分析纳入了产品开发设计体系。例如Lancaster大学的 M.S.Folley,M.J.French和M.B.Widden等研究了压力窗口和滚动轴承的成本估算函数,结果表明,最廉价的压力窗口比普通用的管 子还要更细更长;滚动轴承的成本大致与其承载能力成比例,当轴承按照疲劳性能(动负载率)来选择时,最经济的轴承是D/d值最大的一种[78-79]。 Bath大学的A.R.Mileham,G.C.Currie等还研究了方案设计阶段参数化成本估算方法[80]。
在日本,日比宗平[119]和玉井正寿对产品的技术经济研究最具代表性。日比宗平将资金时间价值理论、盈亏平衡分析法与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寿命周期费用计算、比较、优化的多种方法。
总体上看,成本分析理论还没有上升到与技术设计相匹配的成本设计阶段,缺乏成本要素的系统分解和目标的导向控制。

3 国内产品创新管理研究文献概述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在价值工程、产品技术经济分析、研究与开发管理、技术创新等科学领域对产品创新问题作了许多努力探索。虽然没有专门的系统研究,但相关的著作、论著很多,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学术队伍。
3.1 主要著作
许庆瑞的《研究与发展管理》[81]是我国在这方面较早且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该书从科研过程、科研组织、科研计划、研究与发展策略等方面系统论述 了研究与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内容全面的理论体系。在此体系基础上,作者于1990年出版了《技术创新管理》,局部内容作了必要充实和提高。
傅家骥的《技术创新》[83]是到目前为此关于技术创新理论最为深入、系统的著作。该书详细探讨了技术创新的扩散规律,系统论述了技术创新与组织创 新、政策创新、高新技术发展、经济良性循环的关联作用,重点分析了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机制和管理对策。
万君康、胡树华的《产品工程学》[84]是关于新产品管理的重要著作,它首次建立了以产品为对象,由战略工程、开发工程、制造工程、营销工程组成的新产品管理体系,强调新产品的全程管理。
傅家骥、马庆国等人[85-87]出版的系列关于价值工程的著作提出了许多产品功能成本优化理论和产品评价方法。罗辉的《实用产品设计经济分析》就如何在产品结构设计、零件设计、材料选择中降低成本,进行了具体的工程方法分析。
陈伟的《创新管理》[89]广泛吸纳了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书中富有特色地探讨了创新战略的寿命周期理论、创新链管理理论。王海山的《技术进步经济 学》[90]清晰地分析了技术创新的类型、动力、运行机制、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变革、宏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严基河的《现代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 新》[91]强调企业新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结合;唐齐千的《产品设计与效益》[92]注重设计的经济性、方法的现代化;罗时凡的《工业企业的新产品开 发》[93]突出产品开发的程序化理论;刑纪鑫的《产品设计中的技术经济分析》[98]依产品的三段设计展开;谢科范的《新产品开发风险管理》[102] 重点研究风险防范理论。
这些著作的共同特点是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的研究具体,方法性强。
3.2 主要论文
关于产品创新管理的一般规律。吴正龙认为现代产品开发速度越来越快、层次越来越深,应建立强有力的开发机构及相应的投入、决策机制,注重人才培养 [124];沈洪认为要重视科技、生产、市场间的衔接,合作开发新产品[125];程宏谟认为,除自行研究和合作研究外,应联合组建研究机构进行产品开发 [126];夏至总结了包括“减少材料消耗”、“突出市场导向”、“有利产品回收”的十大产品开发趋势[127];路耀华总结了包括“常用动态调整”、“ 注重广度开发”在内的日本新产品开发的八大举措[128];李保宁指出日本企业产品开发正由复杂产品回归简单产品、仿制、合作向自主研制转变[129]; 丁健认为政府的财税、金融支持是企业产品开发的有力保证[130];方新认为企业制度改革是制约企业产品创新的最重要因素[131];陈少兵、蔡希贤认为 汽车工业产品正由标准化向系列化、差别化转移,产品边界越来越模糊[132]。
关于产品开发的战略与模式。邬适融提出了技术、市场、成本三种导向模式[133];刘建武提出了顺向、逆向、中间、循环四种开发路线[134];张承 龙等探讨了总厂分厂两级结合、技术中心等四种组织模型[135];廖理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必须就创新时机、技术变化程度、创新对象作出选择[136];赵晓 康认为机会成本和开发风险是决定产品开发策略的两个重要因素[137];孙旭东认为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是两种主要创新战略[138];管信林认为攻势战略 在企业竞争中具有重要意义[139];姚德民等将开发策略分为四种类型,并进行了组合分析[140];黎统河提出了实施企业快速竞争战略的条件及机制 [141];高燕云就如何利用专利进行竞争提出了进攻和防御的相应策略[142];许庆端、陈劲指出,对引进技术的模仿与自主设计是大多数中国企业技术发 展的必由之路,在技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选择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的适当模式,并强调自主设计与组合创新的作用[163]。
关于产品开发组织。李大明提出了以团队式集体攻关为核心、强调扁平式分权参与的一体化产品开发工作法[143];陈国权认为推行并行工程应重视人的因 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并行工程组织管理系统框架[144];吴贵生就如何进行项目小组间的协调、沟通,提出了使节、任务协调人、侦探和 卫士四种边界行为管理方式[145];陶培泉在比较了国外主要汽车集团产品开发能力后,提出要加快技术中心的建设工作[146]。
关于企业产品结构。王允生、薛云建等[147]、[148]都认为调整产品结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叶建木、李必强认为产品组 合是企业资源在一定市场需求下按效益最大化原则的优化配置,要合理选择拳头产品,提出了产品组合优化的三条途径[149];王彪提出了企业产品结构的一体 化、同心性等五种发展模式[150]。
关于功能规划。潘承烈认为产品的多样化与个性化正成为市场的一种发展趋势,企业应由市场导向向由顾客导向转变,去创造新市场[151];陈树公认为产 品特性组合应由使用层、外观层、附加层三部分组成,提出了不同市场条件下的产品特性组合策略[152];林冠文在分析了传统的产品质量水平定位方法后提出 了应进行市场定位的观点[153];姚德民等认为新产品概念开发是新产品开发的第一步,应从多种来源激发概念设想,并科学地进行筛选、评价[154]。
关于产品成本分析。历正平等认为为了得到技术性和经济性最佳搭配方案,在产品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产品寿命周期全部成本要素,与计算机结合的成本估算系统 [155];田志龙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概念出发,提出了产品的顾客经济价格分析模型[156];田志龙、蔡希贤等运用相关性数学模型,提出了汽车制造成本 预测方法[157];谢国光认为质量成本由保证成本和损失成本两部分组成,并建立了相应的核算管理体系[158]。
关于新产品评价。薛韬认为新产品论证应遵循先市场可行性论证、再技术可行性论证、最后经济可行性论证的论证顺序[159];柯常忠等提出了绝对评价和 相对评价两种产品优先改进方法[160];路耀华依据六类指标,运用标准值法、综合决策等方法建立了评选产品的动态模型[161];邓小清认为创新产品选 择受到市场、技术和产业三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提出实施创新产品族的动态选择[162]。
另外,作者本人已发表这方面的论文40余篇,做了一些工作。

作者单位: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参考文献
〔1〕Thomas P.Hustad,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4,11(5).
〔2〕C.Merle Crawford,New Products Management,Richard D.IrwinInc.,1983.
〔3〕Edgar A.Pessemier,Product Management,John Wiley & SonsInc.,1982.
〔4〕Eugene R.Carrubba and Ronald D.Gordon,Product Assurance Principles,McGraw-Hill Inc,1988.
〔5〕George Gruenwald,New Product Development,NTC Business Books,1985.
〔6〕Sak Onkvisit & Joho J.Shaw,Product Life Cycles and Product Management,Quorum Books,1989.
〔7〕Philip D.Metz,Integrating Technology Planning with Business Planngin,Research & Technology Management,May-June1996.
〔8〕Edward B.Roberts,Benchmark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Research & Technology Management,January-April 1995.
〔9〕Roger Calantone,New Product Strategy,Structrue,and Performance in Two Environment,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6,25:555-566.
〔10〕Susan Walsh Sanderson,Cost Models for Evaluation Virtual Design Strategies in Multicycle Product Families,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1,8:339-358.
〔11〕Ikujiro Nonaka,Towards a New Theory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1,8:67-83.
〔12〕Aaron J.Shenhar,A Two-dimensional Taxonomy of Products and Innovation,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5,12:175-200.
〔13〕Paul E.Green,Product Design Strategies,Journal of Product Innoration Management,1991,8:189-202.
〔14〕Teresa M.Pavia,The Early Stages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1,8:18-31.
〔15〕Achilladelis B.,Jervis P.and Robertson A.,Project Sappho:As study of Success and Failure in Innovation,University of Sussex,Science Policy ResearchUnit,1971.
〔16〕R.G.Cooper,The Dimensions of Industrial New Product Success and Failure,Journal of Marketing,Summer1979:93-103.
〔17〕R.G.Cooper,New Products:What Distinguishes the Winners,Research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November-December,1990:27-31.
〔18〕R.G.Cooper,and E.J.Kleinschmidt,New Products:What Separetes Winners from Losers,JPIM,1987,4(3):169-184.
〔19〕R.G.Cooper,Winning at New Products: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from Idea to Launch,Reading MA:Addison-Wesley,1993:282-285.
〔20〕R.G.Cooper,and E.J.Kleinschmidt,Mayor New Product:What Separates Winnners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JPIM,1993,10(2):90-111.
〔21〕R.G.Cooper,and E.J.Kleinschmidt,New Product Success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3,22(2):85-99.
〔22〕R.G.Copper,and E.J.Kleinschmidt,Determinants of Timeliness in Product Development,JPIM,1994,11(95):381-396.
〔23〕R.G.Cooper,Overhauling the New Product Process,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6,25:465-482.
〔24〕MansfieldE.,The Speed and Cost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Management Science,1988,34:1157-1168.
〔25〕M.A.Maidique,A Study of Success and Failure in Product Innovation:The Case of the U.S.Electronics Industry,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84,31(4):192-203.
〔26〕X.M.Song and Mark E.Parry,The R&D-Marketing Interface in Japanese,JPIM,1992,9:91-112.
〔27〕Booz-Allen & Hamilton,New Product Management for the 1980s,Booz-Allen & Hamilton Inc.,1982.
〔28〕Stevens Tim,Growth by Innovation,Industry Week,Dec16,1996.
〔29〕Jovanovic Boyan,Jach Saul.,Product Innovation and the Business Cycle,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Feb1997.
〔30〕Klepper Steven.,Entry,exit,growth,and innovation over the product life cycl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1996.
〔31〕Pospisil Vivian.,Setting a course for innovation,Industry Week,Jan20,1997.
〔32〕Cordero R.,Managing for speed to obsolesce:a survey of techniques,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1,8(4):283-294.
〔33〕Crawford M.,Protocol:New tool for product innovation,JPIM,1984,2:85-91.
〔34〕Griffith A.,Metrics for measuring 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 time,JPIM,1993,10(2):112-125.
〔35〕Gupta A.K.,Blockhoff K.and Weisenfeld H.,Making trade-offs in th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JPIM,1992,9(11):11-18.
〔36〕Hopkins D.S.,New product winners and losers,Conference Board Report,773,1980.
〔37〕Chee Meng Yap and William E.Souder,Factors Influencing New Product Success and Failure in Small Entrepreneurial High-Technology Electronics Firms,JPIM,11,1994.
〔38〕Larson E.W.and Gobeli David H.,Organizing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JPIM,1988,5:180-190.
〔39〕Millson M.R.,Raj S.P.and Wilemon D.A.,A survey of major approaches for accelerat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PIM,1992,9(1):53-69.
〔40〕Kim B.Clark and Takahiro Fujimoto,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1.
〔41〕Kim B.Clark and Takahiro Fujimoto,The Power of Product Integr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ember-December1990:107-118.
〔42〕Kim B.Clark and Takahiro Fujimoto,Lead Time in Automobile Product Development,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89,6:25-28.
〔43〕Takahiro Fujimoto,Organizations for Effective Product Development,D.B.A.Disserta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89.
〔44〕Takahiro Fujimoto,Product Integrity and the Role of Designer as Integrater,The 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1991,2(2):29-34.
〔45〕Takahiro Fujimoto,The Origin and Evaluation of the"Black Box Parts"Practice in the Japanese Auto Industry,Discussion Paper Series,University of Tokyo,94-f-1,1994.
〔46〕Takahiro Fujimoto,Reinterpreting the Resource-Capability View of the Firms,Discussion Paper Series,University of Tokyo,94-f-20,1994.
〔47〕R.G.Cooper and E.J.Kleinschmidt,Performance Typologies of New Product Products,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5,24:439-456.
〔48〕E.J.Kleinschmidt and R.G.Cooper,The Impact of Product Innovativeness on Performance,JPIM,1991,8:240-251.
〔49〕Michael E.McGrath and Michael N.Romeri,A Metric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JPIM,1994,11:213-220.
〔50〕Wm.E.Souder and David Bethay,The Risk Pyramid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PIM,1993,10:181-194.
〔51〕B.Anthony Billings and Attila Yaprak,Inventive Efficiency:How the U.S.Compares with Japan,R&D Management,1995,25(4):365-376.
〔52〕James M.Utterback,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Press,1994.
〔53〕Malhotra M.K.,Grover V.,Desilvio M.,Reengineering th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A framework for innovation and flexibility in high technology firms,Omega Aug,1996.
〔54〕Henderson,Rebecca M.,and Kim B.Clark,Architectural Innovation: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9-30.
〔55〕Iansiti,Marco,Science-based Product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Mainframe Computer Industry.,Harvard Business Shool Working Paper,92-083,1992.
〔56〕Lorenz,Christopher,The Design Dimension,Basil Blackwell,New York,1986.
〔57〕Thompson,James D.,Organization in Action,McGraw-Hill,New York,1967.
〔58〕Mushin Lee and Dohyeong Na,Determinants of Technical Success in product Development When Innovation Radicalness in Considered,JPIM,11,1994.
〔59〕Philip A.Murmann,Expected Development Time Reductions in the Germa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JPIM,11,1994.
〔60〕C.A.Voss.,Significant Issues for the Future of Product Innovation,JPIM,11,1994.
〔61〕Linda Rochford,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7,26:67-84.
〔62〕Linda Rochford,How Involving More Functional Areas with a Firm Affects the New Product Process,JPIM,1992,9:287-297.
〔63〕John W.Henke,Cross-Functional Teams,JPIM,1993,10:216-229.
〔64〕G.V.Shirley,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duct Development,Process Design,Technology and Marketing,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65〕RogerJ.Calantone,Organizational,Technical and Marketing Antecendents for Successful New Product Development,R&D Management,1993,23(4):337-351.
〔66〕Janet E.Forrest,Japanese/U.S.Technological Competitiveness and Strategic Alliances,R&D Management,1996,26(2):141-153.
〔67〕Andrea Bonaccorsi,Strategic Partnership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PIM,1994,11:134-145.
〔68〕John Saunders and David Jobber,Product Replacement:Strategies for Simultaneous Product Deletion and Launch,JPIM,11,1994.
〔69〕Rudy K.Moenaert,William E.Souder,Arnoud de Meyerand Dirk Deschoolmeester,R&D Marketing Integration Mechanisms,Communication Flows and Innovation Success,JPIM,11,1994.
〔70〕Milton Rosenau,Jr.,Significant Issues for the Future of Product Innovation:Future Issue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JPIM,11,1994.
〔71〕S.Chan Choi and Wayne S.DeSarbo,A Conjoint-Based Product Designing Procedure Incorporating Price Competition,JPIM,11,1994.
〔72〕Christian Wagner and Albert Hayashi,A New Way to Create Winning Product Ideas,JPIM,11,1994.
〔73〕Patterson M.L.,Accelerating Innovation,National Productivity Review,1990,9(4):409-418.
〔74〕Rosenthal S.R and Tatikonda M.V.,Time Management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1993,21(3):13-20.
〔75〕Clive L.Dym.,Engineering Design,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4.
〔76〕Cawthorne-Nugent M.,Vieria J.D.L.,Watson P.A.,An Intelligent Knowledge Based System for Cost Estimating in the Make to order Environment,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Journal,1989,6(4):121~127
〔77〕Matthews L.M.,Estimating Manufacturing Cost,Mc Graw Hill Book company,1983.
〔78〕Folley M.S.,French M.J.,Widden M.B.,Function Cost of Pressure Vessels and Rolling Element Bearings,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1992,3(4):291~305.
〔79〕French M.J.,Stokes C.A.,Widden W.B.,Function Cost of Low-Power Three-Phase Squirrel-Cage Induction Motors,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1993,4(4):267~276
〔80〕Mileham A.R.,Currie G.C.,Miles A.W.etal,A Parametric Approachto Cost Estimating at the Conceptual Stage of Design,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1993,4(2):117-125.
〔81〕许庆瑞.研究与发展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82〕许庆瑞.技术创新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
〔83〕付家骥.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
〔84〕万君康,胡树华.产品工程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85〕付家骥.价值分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86〕马庆国.价值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87〕胡树华,汪兴民.价值工程.武汉地质大学出版社,1987.
〔88〕罗辉.实用产品设计经济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89〕陈伟.创新管理.科学出版社,1996.
〔90〕王海山.技术进步经济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91〕严基河.现代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92〕唐齐千.产品设计与效益.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93〕罗时凡.工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
〔94〕国家经贸委.技术创新思路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95〕吴明泰等.工程技术方法.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96〕原道谋.企业系统工程.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97〕许庆瑞.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98〕邢纪鑫.产品设计中的技术经济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99〕齐建国.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100〕邬宽明等.技术开发与营销策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101〕刘之生等.反求工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102〕谢科范.新产品开发风险管理.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103〕魏中龙.技术创新工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04〕夏国藩.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105〕刘冀生.企业经营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106〕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
〔107〕魏宏森等.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08〕夏绍玮等.系统工程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109〕董仲元等.设计方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10〕阮廉等.工程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
〔111〕斋腾优(日).日本企业成长的技术战略.科技文献出版社,1986.
〔112〕斋腾优(日).技术转移理论与方法.中国预测研究会,1985.
〔113〕斋腾优(日).中小企业技术开发的成功之路.内部资料,1984.
〔114〕北卿薰(日).工程设计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115〕只野文哉,岛史朗(日).研究与开发.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
〔116〕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117〕菲利普.科特勒(美).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18〕周维廉(美).在产品设计中降低成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119〕日比宗平(日).寿命周期费用评价法.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120〕国家统计局编译.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121〕R.柯勒著(德).机械、仪器和器械设计方法.科学出版社,1982.
〔122〕大卫.I.克莱兰(美).项目管理手册.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23〕G.帕尔、W.拜茨(德).工程设计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124〕吴正龙.国外著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特点及启示.技术经济与管理,1996,(1).
〔125〕沈洪.全球企业开发产品新趋向.厂长经理日报,1995-07-10.
〔126〕程宏谟.国外企业的技术进步.科技与发展,1995,(4).
〔127〕夏至.国际产品设计开发趋势.现代企业导刊,1994,(1).
〔128〕路耀华.日本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战略.经济纵横,1996,(11).
〔129〕李保宁.日本企业的十大战略转变.企业活力,1995,(11).
〔130〕丁健.国外企业技术进步机制研究(上)(下).外国经济与管理,1994,(11,12).
〔131〕方新.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调查.企业管理,1997,(3).
〔132〕陈少兵,蔡希贤.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与发展趋势.科研管理,1996,(6).
〔133〕邬适融.企业新产品开发模式的理性选择.上海管理科学,1995,(6).
〔134〕刘建武等.企业产品开发的路线选择.科学.经济.社会,1995,(2).
〔135〕张承友等.企业技术开发战略与模式分析.科技日报,1996,(4).
〔136〕廖理.企业技术创新目标与方式选择.世界经济,1996,(6).
〔137〕赵晓康.国外著名企业产品开发策略.中外管理,1996,(4).
〔138〕孙旭东.中国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中国技术经济科学,1997,(1).
〔139〕管信林.论攻势产品策略.安徽大学学报,1996,(1).
〔140〕姚德民等.新产品开发策略及策略组合研究(上)(下).航天工业管理,1994(7).
〔141〕黎统河.浅论企业快速竞争战略.大众企业管理,1996,(6).
〔142〕高燕云.企业在专利竞争中的进攻与防御战略.经济管理,1996,(4).
〔143〕李大明.浅谈“一体化产品开发工作法”.管理现代化,1996,(5).
〔144〕陈国权.并行工程组织管理系统框架的研究.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6,(3).
〔145〕吴贵生.新产品开发小组的边界管理.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5,(12).
〔146〕陶培泉.关于上海汽车工业产品自主开发若干问题的研讨.上海汽车,1996,(5).
〔147〕王允生.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型产品.铁道物资科学管理,1996,(5).
〔148〕薛云建等.产品组合:现代企业的魔方.金融时报,1995-05-31.
〔149〕叶建木,李必强.谈现代产品项目组合.管理与效益,1995,(1).
〔150〕王彪.企业产品发展的策略选择.上海企业,1995,(12).
〔151〕潘承烈.从市场导向到顾客导向.企业管理,1995,(7).
〔152〕陈树公.产品特性组合与以质促销.陕西工商学院学报,1994,(4).
〔153〕林冠文.关于质量水平的市场定位论.经济管理,1995,(5).
〔154〕姚德民等.新产品概念开发.航天工业管理,1994,(5).
〔155〕历正平等.产品成本估算策略及降低成本的设计方法.中国机械工程,1995,(6).
〔156〕田志龙.产品的顾客经济价值分析及其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应用.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6).
〔157〕田志龙,蔡稀尝,陈君宁.汽车制造成本预测方法与模型研究.管理工程学报,1995,(3)
〔158〕谢国光.关于“质量成本”若干问题的探讨.兰州商学院学报,1995,(1).
〔159〕薛韬.关于新产品开发论证序列的研究.软科学,1996,(1).
〔160〕柯常忠等.基于用户评价两种改进汽车产品的方法.专用汽车,1996,(2).
〔161〕路耀华.新产品开发动态模型探索.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5).
〔162〕邓小清.企业如何做好创新产品的选择.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6,(11).
〔163〕许庆瑞,陈劲.中国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展望.管理工程学报技术创新专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