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贴]初中课文《最后一课》基本上是谎言

 西窗听雨 2008-09-28
楼主
[转贴]初中课文《最后一课》基本上是谎言
文章提交者:□□yahoo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 ,我 。”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个著名的场景,造就了中国一代代都德的中学生崇拜者。笔者也曾经被深深感动过。不过,现在越来越感到被愚弄,而且觉得自己也愚弄了学生多年。笔者现在对它的判断是:这是用谎言编织出来的爱国主义。
    
    首先,阿尔萨斯天生属于法国吗?
    最初在阿尔萨斯建国的是阿勒曼尼人。而阿勒曼尼人是属于什么民族呢?如假包换的日耳曼人!阿勒曼尼最初是由几个日耳曼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公元5世纪末,扩张到阿尔萨斯和瑞士北部,使用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中“德语”一词就是由“阿勒曼尼”这个词语派生出来的)。公元496年,阿勒曼尼人被克洛维征服,并入法兰克王国的版图。17世纪以前,此地一直是神圣罗马同盟德意志诸邦的一个部分。直到1648年,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才成为法国的“非正式保护国”。直到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占领斯特拉斯堡,这才确立了对此地的正式统治,但阿尔萨斯依旧获得自治的独特地位。1871年,法国战败后,阿尔萨斯被划归为德国。1918年,又划归法国。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卷244页指出——
    “法国大革命中阿尔萨斯在行政上并入法国。阿尔萨斯人仍然将一种称为阿尔萨斯语的德语方言,而法语在上流社会中流行。”
    可见,阿尔萨斯人的母语一直是德语,自古至今,当地学校一直没有停止用德语教学。法语才是后来强加在阿尔萨斯人头上的语言!
    因此,到法国旅行人都可以发现,直到今天,阿尔萨斯地区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不会说法语。阿尔萨斯人平时用德语交往,读书看报和收看电视则都是德法双语。甚至现在阿尔萨斯出产的葡萄酒也是用德语命名的,这在现在的中国市场上也可以买得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卷245页指出:“日耳曼方言仍为当地通用口语,学校里既教法语也教德语。”由此可见,当年的普鲁士完全没有必要剥夺阿尔萨斯人说法语的权力——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说法语。想想看,1918年到今天都90年了,阿尔萨斯老人都不说法语,难道他们的祖宗韩麦尔、郝叟老头儿、小弗朗士会为ba,be, bi, bo, bu忧伤得死去活来?答案只有一个:作为德语区和日耳曼民族世居的阿尔萨斯,对法国语言根本就没有什么深厚感情,因为他们的日耳曼血统不允许他们认同法兰西文化。把日耳曼民族世代居住的阿尔萨斯割让给普鲁士,让日耳曼人堂堂正正说德语,就算不是求之不得,但也不至于像小弗朗士那样痛心疾首吧。
    更有意思的事情还在后头。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卷245页记载——
    “一战后,法国政府企图同化该地,特别是企图用国立学校取代当地传统的教会学校,并禁止德文报纸出版(德语是当地75%居民使用的书面语)”。
    后果是:“阿尔萨斯自治运动蓬勃发展,寻求在法兰西共和国内自治。”后来法国政府放弃了这些文化同化的措施,自治运动才停歇。
    ——以上资料来自于法德两国之外的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应该是具有权威的。由此可见,都德在《最后一课》中的描述有多离谱。
    正是因为阿尔萨斯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法国人,所以,纳粹德国占领法国后,积极招募阿尔萨斯人加入军队。而这批军队总是被派去镇压法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因为历史的纠葛导致阿尔萨斯人最恨法国人。法国城镇加拉尼大屠杀的实施者就是以阿尔萨斯和洛林人为主的党卫军第二师。电影《老枪》就反映了这段历史的一个局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阿尔萨斯人和法国的关系。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最后一课》的作者有不顾历史事实颠倒黑白的嫌疑。
    ——阿尔封斯·都德。I 服了 YOU!
    还有一个重要事实必须值得高度注意。1871年,普法战争以俾斯麦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阿尔萨斯和洛林被割让给新兴的德意志帝国,然而在德国接管阿尔萨斯地区时,却在阿尔萨斯西部小镇贝尔福德(Belfort)遭到小镇居民的反对。原因是可以理解的,该镇是阿尔萨斯唯一一块法语方言区。由于小镇居民拒绝接受德国的占领,俾斯麦为避免文化冲突,最终将贝尔福德划归法国。(说明:1871年5 月10日签订的《法兰克福条约》明确规定:割让阿尔萨斯,但贝尔福德除外。)
    这件事引起了俾斯麦的思考,随后俾斯麦宣布按照居民语言归属,划分割让地区。因此,德国和法国的西部边界走向,几乎严格按照罗曼语族和日耳曼语族分界而行。也就是说,战胜国德国已经考虑到了文化尤其是语言的背景问题。普鲁士已经尽可能地避免了都德所描述的那种情况。据此,我们可以想象,《最后一课》的催人泪下的故事有多少真实性和典型意义。
    当然,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德国人为了军事安全考量,也的确占据了阿尔萨斯山区若干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法语小据点,这引起法国人的极大不满,法国人公开指责德国的按语言分布合并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政策是极其虚伪的。由此,别有用心的政客们乘机掀起法国国内反德的所谓复仇主义(Revanchism)思潮。复仇主义的长期积累,终于造就了一战时期法德之间最血腥的战争。笔者认为,《最后一课》就是战败后这种情绪的突出反映。
    不过,话还得说回来,笔者也未必敢于确定像课文中的场景一定没有发生过。1871年,阿尔萨斯有人口150万。其中也的确夹杂着说法语的5万人口。法国战败后,那5万人后来多数迁移到了法国。他们临走之前也许会演一出《最后一课》的闹剧。但是,小说讲究典型性和艺术真实。145:5。有这样的典型性的吗?就像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岛内人民重新研习汉语,的确也会有个别日语的粉丝如丧考妣,比如李登辉之流遗老遗少到今天还念念不忘“伟大”的日语,惦记着要做“日本人”。拿这种东西当“爱国主义”,像话吗?
    阿尔萨斯的历史经历曾经有点像中国的台湾。如果中国收复台湾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如果中国在台湾重新恢复汉语文化也是顺理成章的,那么,普鲁士为什么不可以?(当然,事实上普鲁士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此地从来就说德语。)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说过: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遗憾的是,《最后一课》肯定是对历史真相的歪曲。所以,它的文学价值是可疑的。联系历史来看,这篇小说谈不上什么爱国主义,有的只是廉价的煽情,民族主义的躁动,复仇主义的喧嚣,文化沙文主义的骄傲。所以,它的教育意义是可悲的,一定程度上,本文算得上是民族主义的政治宣传品。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说过: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从这个意义上看,这篇文章成功了。因为漏洞百出的谎言重复一百多年后几乎变成了“真理”。
    作为一则成功的宣传材料,这文章在文笔上固然有若干可取之处,但联系其历史背景,它宣扬的价值观恐怕不是单纯的“爱国主义”那样简单。奇怪的是,本文怎么会在中国语文课本中稳坐钓鱼台几十年呢?这个问题应该由编书的语文权威们来回答。难道无人知道内中隐情吗?
    奥妙无穷!
    当然,类似这样的有严重“问题”的文章在语文课本里的确是越来越罕见了,但至今还没有清除干净。与其将来有学生站起来质疑,不如教育工作者首先质疑,否则,早晚会有无地自容的那一天。
    
    对于都德的所谓“爱国主义”,笔者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不能以“爱国”为理由胡编滥造,其结果不但“爱”没有变得神圣,反而成为粗野的喧嚣。法国哲学家,君主立宪学说的创立者卢梭曾经引用英国辞书编纂家约翰逊的一句话:“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庇护所。”因此,对于这样的变了味道的“爱国主义”,必须值得高度警惕。这种情绪,在历史上已经多次将许多国家拖入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道路。他的这篇“大作”,失真的程度和杨朔的《荔枝蜜》类似,早晚会成为教科书中的笑柄。
    流亡法国的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在日记里对都德有以下评价:他是我们中间最低能的一个。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来源:无锡教育博客 黑色的眼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