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XCEL进行成本决策·目标成本控制决策

 digman 2009-05-08
EXCEL进行成本决策·目标成本控制决策

http://www.  来源:纳税服务网  时间:2006-9-25 9:27:01

 
    目标成本控制决策

    企业采用目标成本制度是为了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采取有关措施,因而也需要合理的决策。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决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合理分解目标成本

    所谓目标成本分解,是指目标成本通过可行性分析后,自上而下按组织结构逐级分解,落实到每个有关责任中心,使总目标成本变成各责任中心的具体目标成本。成本分解通常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不断修订,有时甚至要修改原来设立的目标。分解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横向分解与纵向分解。横向分解是按成本要求与企业管理部门的职能相结合的原则,将目标成本指标合理地落实到各职能部门,由它们对自己的责任成本负责,对上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对下实施目标控制。纵向目标成本分解是由总公司、二级厂、车间、班组到个人,自上而下,进行料、工、费的分配落实。

    (二)成本差异分析

    目标成本经过分解后,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就可将目标成本的各项指标与有关的实际成本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差异,并认真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

    1.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都属于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相同。由于实际成本高低取决于实际用量和实际价格,目标成本的高低取决于目标用量和目标价格,所以其成本差异可归结为价格脱离目标造成的价格差异与用量脱离目标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类。

    2.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主要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或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闲置能量差异,来分析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目标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三)采取调整措施

    当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出现差异后,为了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调整的方法有很多,但可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修正目标成本和调整经济活动。

    1.修正目标成本。目标成本一经确定,就要保持相对稳定,所以,修正目标成本并不是经常采用的调整措施。但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新的问题,出现了原来没有考虑到的新情况,目标成本变得不合理,这时便要及时地对目标成本进行修正,以保证目标成本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2.调整经济活动。如果目标成本仍然合理,只是实际执行中出现了偏差,这就要调整当前的经济活动。例如,如果是采购员盲目采购了质次价高的材料,那么在今后材料采购过程中就要货比三家,合理采购;如果是由于废品损失增加,使材料浪费严重,那就要设法提高产品质量;如果是由于闲散人员过多而引起工资费用升高,就要适当裁减人员或把闲散人员派到其他方面。总之,要通过经济活动的调整,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以达到控制支出、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