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学年第二学期研究计划
为保障本课题研究的再顺利进行,并能通过该研究,激发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热情,提高教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实现“科研创优、科研兴校”之目的,本学期,办公室和两个教导处将进一步加强协调和联系,每一个教研组围绕多元智能课题开展活动,特制定如下研究计划:
一、课题组的构成及分工:
组 长:邱曙光(统筹管理,对外联络)
副组长:潘江儿(课题设计、管理,资料整理,撰写课题报告)
蒋春霞(课题管理、统筹协调)
胡文进(课题管理、统筹协调)
子课题组长:谢丽云 陈永林 黄宇中 唐家然 潘忠群 胡晓青 朱春娟 谢丽红 常胜(课题研究,收集整理资料,合理化建议,撰写子课题报告)
顾问组:陆茂洪 费蔚 周明荣 王刚久 (研究指导)
参加人员:全校教师(具体实施,收集资料,撰写论文、案例、教学设计)
二、研究菜单:
1、教学方法应用的多元化、有效性研究
2、学习材料设计的多元化、有效性研究
3、学习活动开展的多元化、有效性研究
4、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利用智能优势转化后进孩子等)研究
5、问题设计的梯度性、有效性研究
三、研究步骤:
1、寒假期间,全校教师撰写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开学初评比,择优辑录成册。
后续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汇编成集,专家点评,请设计优胜者进行经验介绍
2、2月下旬,各子课题组根据学校提供的研究菜单,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3月——5月,各子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展实践研究,积累资料,每一个教研组至少开展1次以上的观摩、展示活动,形式可以是沙龙论坛、设计评比,课堂教学展示等。(教导处和办公室协调、服务、过程监控)
4、4月,邀请专家讲座,帮助课题组进行把脉与反思。
5、6月,各子课题组分类汇总交齐所有实践研究活动材料;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6、7月上旬,各子课题组上交课题研究阶段报告,并随附主要材料。
后续活动:评选课题研究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予以表彰。
四、课题管理:
1、教科研中心组负责本课题的导向、疑难问题处理、成果评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课题报告的修改建议。
2、子课题组长(教研组长)负责:
① 组建子课题组,进行分工;
② 把该课题研究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督促本组成员将课题深入到课堂;
③ 课题月报,要求按项填写清楚完整,每月一份;
④ 收集资料,每组每月至少3份,统一存放在“网上邻居”;
⑤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
3、参与教师负责:
① 根据子课题组长的统筹安排,认真完成研究任务;
② 收集、保存、送交研究资料;
③ 撰写研究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参加评比;
④向课题组提出合理化建议。
4、课题研究的进度和成果状况将作为今后评先进、优秀、教坛新秀以及推荐各类教师培养对象、外出考察学习等的重要条件。
五、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案例;
3、教学设计;
4、课堂教学实录(或录像);
5、调查报告。
六、经费及设备使用:
1、 中心组外出活动,确有必要的,由办公室向校长室提出申请,据实报销;
2、子课题组外出活动,确有必要的,由子课题组长向办公室提出,办公室向校长室提出申请,据实报销;
3、课题组成员需要使用如摄像机、刻录机等设备,如遇到困难,可请办公室进行协调。
七、其他事项:
1、现教师阅览室辟出2个专柜存放多元智能理论学习材料,请各位老师多到那里查阅。
2、校园网页中有本课题的相关资料,供老师们参考。
3、今后交论文或案例、教学设计及其他作业,请放在“网上邻居/公共文件传输/多元智能课题研究资料”文件夹内,避免浪费时间和纸张去打印。一般页面设置为A4纸、标题三号或小三号宋体居中、正文小四号或五号宋体、小标题加粗、1.25倍行距、边距均为2厘米。
天杭实验学校办公室
教导处
2006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