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离

 检索贩子 2009-08-17

中国有值得尊敬的学者吗?有真正有建树的学者吗?或许有,但他们在我们的视野之外。我们的眼睛已经被诸多垃圾信息和名利场中的垃圾人物塞满了。我们所见到的学者多是善于自我包装、自我推销的作秀人物。他们趸来各式各样唬人的新鲜观点,或制造各种各样诱人的动听名目,来把自己卖出去。对这些学者,我们应该怀有躲之唯恐不及的戒心。

经过自我审视,我发现几百年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怀有一种浓厚的“根治”情结,总是以为能找到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让这个社会变得完美无瑕的办法,并天真地相信存在着这些办法,甚至固执地认为自己拥有的正是这样的办法。大家都以为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国家,根治社会的种种痼疾,于是党同伐异,相信只有自己的手里攥着的才是真理。这个世界之所以这么糟糕,是因为没听我的。

是的,我们见到的学者都是这样的。他们摆出一副精英嘴脸,以为自己说出话来,政府就得照方抓药,百姓就得言听计从。这种舍我其谁的自我迷恋自我喝彩,使他们甚至不如一个平民百姓可爱。

正如《读库0700》里我引用的于坚先生的那句话:“中国知识分子的所谓忧患意识,动不动就是‘向何处去’或者‘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高谈阔论什么‘灵魂失落与否’的同时,他们却对一个城市的污染,对他这个小区的煤气管道、对他祖母的四合院被房地产开发公司唯利是图地一座座拆除等等视而不见。这种所谓忧患意识,无异于他们所忧患的灾难的帮凶。我认为如果在专业之外,还有闲心要忧患一下社会的生活的话,与其讨论那些什么‘精神向度’之类的鸟问题,不如老来实实地讨论些诸如环境污染、市政建设之类的具体问题”。他们为民众指出千百条光明大道,而他们自己从来不迈出半步;他们提出千百条为人处事的道理,而他们自己一条都做不到。面对显而易见的谎言,他们视而不见,粉饰太平。他们躲开存在于社会上的种种罪恶和不公,避重就轻,欺软怕硬。一点小小的金钱和权力就可以收买他们,使他们指鹿为马、为虎作伥。他们贴着学者、知识分子的标签,大行其道,包裹着的却是地地道道的赝品。

所谓读书人,对很多人而言,他们已不是读书的人,更不是买书的人。他们拥有的经验和见识,让他们故步自封,以为自己有权利品头论足、指手划脚。在我看来,许多高技巧的尖酸刻薄的话,许多偏执狭隘的心理,多是出自读书人。有了一些学问之后,便显露出强作解人的刚愎与轻佻,或是以为看破一切的冷漠和凉薄,这样的表情多是由读书人发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