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的知识2:砚的历史与种类(2)

 胶东人 2009-09-06

  宋元时期的砚形基本为唐代砚形的延续和演变,总的趋势以实用为主。经唐、五代至宋,砚的形制出现了一种体轻且稳的造型,称为抄手砚。从砚的外观造型到墨堂的处理,以至砚背抄手的掏挖,制作讲究,线条处理流畅,造型大方稳重,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工艺水平及艺术风格。这时砚的形制,砚池与砚台已明显分开。

  明清时代是砚成为一种工艺美术品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砚台从制砚工艺上讲,品种增多,有些不适于研磨的材料,如翡翠、象牙、料器也选作砚材,这纯属工艺美术上的需要。所表现的内容亦渐广泛,世间万物无所不包,砚台的形制也一改前代的单纯实用,而按纹饰的要求而定,雕刻手法纤细工巧,古朴趋豪华,简单趋繁缛,越到后期越甚,极尽雕镂之能事。砚的实用性,完全被艺术性、欣赏性、陈设性所取代,达到材美工巧的追求境界。

  根据制砚原料的不同,汉代以来,砚台就有石砚、玉砚、陶砚、瓷砚、瓦砚、澄泥砚和铜、铁、银等金属砚的不同叫法。但是从实用的角度,一般只有瓦砚和石砚两大类。瓦砚按照制作的不同,分澄泥砚和砖瓦砚两种;石砚按照产地,又分为端砚、歙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化石砚、大沽石砚、沉州石砚、溪石砚、洮石砚、紫金石砚等十多个品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