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ECI

 双元管理 2009-12-04

尽管SECI模型有着较强的解释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依然发现其有较大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1)SECI模型尽管详尽地阐释了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由个人到组织之间的多次转化,但并没有揭示这一转化是如何带来企业内在效率的差异,即企业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拥有竞争优势的。野中郁次郎所阐释的仅仅是知识转化的一个常规过程而已。

  (2)野中郁次郎着重强调了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企业知识管理的起点或知识创造的源泉。但在实践中我们不难观察到,来自于企业外部的社会知识对于企业知识生产也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企业都必须善于快速学习社会知识、快速作出反应,所以SECI模型所揭示的仅仅是企业知识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而远非全部。

  (3)按照SECI模型,企业(组织)知识最终必须升华成为全体成员的隐性知识,使之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换言之,企业核心知识的载体是组织全体成员。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企业的员工流动速度极其频繁、流动幅度也相当大,比如经济严重衰退时许多大型制造企业如波音、通用电气等纷纷采取大规模裁员来降低风险,但却并不影响其在核心技术上的优势地位。这也说明组织知识的存储和作用过程相当复杂,SECI模型尚无法完满解释有关企业知识生产过程的很多关键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