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其四) 宋 黄庭坚 龙焙东风鱼眼汤,个中即是白云乡。 更煎双井苍鹰爪,始耐落花春日长。 尚书惠蜡面茶 唐 徐夤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来宜煮北山泉。
谢邑湖茶 唐 齐已 邑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 这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 若有新春者,来访勿忘此。 茶诗 唐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带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情。 陆羽井 宋 杨亿 陆羽不到此,标名慕昔贤。 金瓶垂素绠,石壁湛寒泉。 百汲甘宁竭,千金志不迁。 真茶泛云液,一饮可延年。 蒙顶茶 宋 文彦博 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 公家药笼虽多品,略采甘滋助道腴。
尝惠山泉 宋 梅尧臣 吴楚千万山,山泉莫知数。 其以甘味传,几何若饴露。 大禹书不载,陆生品尝著。 昔惟庐谷亚,久与茶经附。 相袭好事人,砂瓶和月注。 持参万钱鼎,岂足调羹助。 彼哉一勺微,唐突为霖澍。 疏浓既不同,物用诚有处。 空林癯面僧,安比王侯去。 七宝茶 宋 梅尧臣 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于霞。 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夸。 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 宋 梅尧臣 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 比来唯建溪,团片敌汤饼。 顾渚及阳羡,又复下越茗。 近来江国人,鹰爪夸双井。 凡今天下品,非此不觅省。 因雷与改造,带露摘牙颖。 自煮至揉焙,入碾只俄顷。 汤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 初分翰林公,岂数博士冷。 醉来不知惜,悔许已向醒。
煎茶 宋 刘挚 饮后开都蓝,旋烹今岁茶。 双龙碾圆饼,一枪磨新芽。 石鼎沸蟹眼,玉瓯浮乳花。 诗思一坐爽,睡魔千里遐。 茂陵病解渴,顿觉肺气嘉。 玉川风腋兴,直欲凌烟霞。 论功著为经,宜得鸿渐夸。 膏梁曲蘖士,此物无与赊。 尝新茶 宋 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月兔茶 宋 苏轼 环非环,秧非秧,中有迷离玉兔儿。 一似佳人裙上月,越远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 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以椰子茶瓶寄德孺 宋 黄庭坚 硕果坠林梢,可以代悬匏。 携诗二十年,煮茗当酒肴。 我今御魑魅,学打衲僧包。 聊持坚重器,遣我金石交。
试院煎茶 宋 苏轼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峨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情相随。 不用撑肠挂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 宋 黄庭坚 其一 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 碎骨粉身方余味,莫厌声喧万壑雷。 其二 风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 深注寒泉收第一,亦防枵腹爆干雷。 其三 乳粥琼糜雾脚回,色香味能映根来。 睡魔有耳不及掩,直拂绳床过疾雷。 茶屋 元 胡助 武夷新采绿茸茸,满院春香日正融。 浮乳自烹幽谷水,轻烟时扬落花风。 醉戴沙帽肩双户,静听松涛起半空。 唤醒玉川招陆羽,共排闾闺诉诗穷。 以茶芽焦坑送德友 南宋 张孝祥 帝家好赐雨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 赖有家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
尝云芝茶 元 刘秉忠 铁色皱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 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通至妙香。 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叶木属寻常。 待将肤溱浸做汗,毛骨生风六月凉。 章郎中送茶 明 李时勉 雀舌金芽玉色鲜,贡余独得大夫吟。 寄来冬日小寒天,采摘却在白露时。 手阅香似仙掌草,鼎烹味胜惠山泉。 玉堂曾是夸风韵,何似陶潜乐醉眠。 雪水烹茶 明 唐之淳 乞得银河水,来烹龙井茶。 枪旗开雨叶,风浪熟天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