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教育信息化探索没有尽头——访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 - 中国教师报(http://www.chinateacher.com.cn/)

 itspanther 2010-01-27
基础教育信息化探索没有尽头——访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本报记者 茅卫东 添加时间:2009-12-9 10:52:00

    近年来,美国教育界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有著名大学的教授甚至提出,不应该让小学生用电脑、上网,以免产生负面影响。国内学术界也开始有这样的看法,认为技术作为新的教学手段,整合于传统的课程教学的探索,似乎走到了尽头。
    基础教育信息化真的走到了尽头吗?带着这个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信息化领域最有影响的专家何克抗教授。

    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国教师报:何老师,近年来,国内外都有学者对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表示质疑,甚至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学科教育还是要依靠传统教学。这些观点的提出,有一个什么样的背景?
    何克抗:网络本身就是双刃剑,提出这样的主张也并非全无道理,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客观现实。
    多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实践和理想境界之间有很大的落差。这种现象尤其在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更为突出。以美国为例,它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2001年,美国中小学网络化程度达到99%。美国网络化的程度跟我们不一样,我们讲校校通,一个学校有一两个联网教室就是校校通了;他们是班班通,每个 班都有电脑可以上网。
    2007年12月,国际OECD(经济与发展合作组织)公布的PISA(国际中学生评估项目)关于数学和阅读的测试结果表明,一百多个参加抽样测试的国家中,美国的测试成绩没有能达到平均水平。
    2009年5月,美国教育部下属的评估机构,对全美11个城市2万1千名中学生做了抽样测试(也是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两个方面的测试),其测试 结果也很令人沮丧——“当前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计算能力和30年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要知道,30年前还根本没有教育信息化的设施及概念。
    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国际上确实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真正通过信息技术环境来实现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或者说,信息化环境没有真正在学科教学 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更没有达到显著的提升。这就难免在广大教师中甚至在学术界出现悲观论调。
    但是总的来说,这些观点给我一种因噎废食的感觉。我认为,这样的情况说明当前国内外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当中,确实面临一场极为艰巨而严峻的挑战。这 场挑战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对“教育信息化能否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素质”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事实上,能不能找到通过教育信息化来显著提 升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素质的途径与方法,是教育信息化能否健康、深入、持续开展下去的关键所在。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论建构是解困的根本之道

    中国教师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时间已经过去了20年,各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已经投入了很多。比如,我国已经基 本实现了“校校通”,2003年开始的“农远工程”(面向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了一百多亿,65万套设施去年就已经全部到位。 热情这么高,投入这么多,效果不甚理想,关键在哪里?
    何克抗: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但关键还在于理论问题没有解决。各国的教育信息化都存在缺乏科学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论指导问题,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又难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比如,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只有粉笔、黑板、教材,老师不讲授,课程就无法进行下去,这种情况下只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则完全不同,其最大 特点是有交互性——可以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另外,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还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共享。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带着这些 问题去分析、去探究,最后形成自己的看法、观点。这样的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非常有 利。过去的教学理论有涉及过这样的情况吗?基本没有。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完全否定传统教学理论,传统的教学理论还有很多要继承、要发展。但是,毕竟环境改变了,不是粉笔加黑板的教学环境,而是信息化的教学 环境。这个环境改变了以后,若是信息化环境下的创新教学理论没有能及时跟上,那么,成百上千亿的资金投入不见得会有多大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付诸东流,这绝 非危言耸听!
   
    整合是为了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中国教师报:据我们了解,你和你的研究团队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创新教学理论建构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探索。能否简要地介绍一下?比如,你认为,信息化环境下的创新教学理论的核心是什么?
    何克抗:
刚开始几年,我们也是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并直接将国外的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但很快,我们发现这样做,表面看似乎是在抄近路,其实是急功近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后来我们自找麻烦——先从理论入手,去探索科学“整合”理论的建构。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过“深层次整合”来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素质的途径与方法,也就是应对基础教育信息化严峻 挑战的有效举措与做法。去年,我专门就此写了一本书,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的内容很丰富,而科学的“整合”理论正是 其核心内容。
   
    中国教师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吧,这个概念好像很多年以前就已经提出来了啊?
    何克抗:是的,整合大家都讲了很多。但是,整合的内涵实质是什么?整合的目标是什么?尤其是老师们最为关注的整合途径、方法在哪里?我认为学术界对这些问题还没有提供科学的答案。
   
    中国教师报:你能具体阐释一下你所理解的整合内涵吗?
    何克抗:经 过深入研究,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可以表述为: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 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 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这种“整合”的内涵包含三种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
    信息化环境的营造,是指要营造一种能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能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便于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教与学方式的环境——这是整合的基本内容。
    有了这样的信息化环境,新型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才能落到实处;否则,自主、探究、合作只能是一句空话。
    有了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传统的传递接受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才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这样,培养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努力实现从“浅层次整合”到“深层次整合”的跨越

    中国教师报:你的意思是,现在很多老师课前做好课件,然后在常规教室里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这并非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何克抗:应 该说,这也是一种“整合”,但只是一种浅层次的整合。目前,在一些中小学校有许多被称作典型课或示范课的所谓“整合课”,其实大多是信息技术能力学习课, 或者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尽管这类课对于突破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因为这样的“整合 课”完全没有触动课堂教学结构问题:传统的师生关系,师生的地位作用没有改变(师生关系和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是变革教学结构的主要标志),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更不用说创造性,也就难以充分发挥。所以这样的“整合课”只能说是一种浅层次的整合,而非深层次的整合,当然,也就不可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整合效 果。
    深层次的整合,应该是能够真正改变教与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结构,从而能真正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出来,真正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整合。只 有通过这样的深层次整合,才能达到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素质的目标,才能真正有效应对上述艰巨而严峻的挑战。

    中国教师报:学科教师如何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或者说,有没有深层整合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何克抗:由 于“教无定法”,谁也不可能提出一套适合所有学科的“包医百病”的整合方法。但是,“教学有法”,各学科教学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都需要有信息化环境的 支持,都应该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这也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一种宏观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我把这些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概括为五条: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新型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要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理论、方法进行“整合”课的教学设计;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学习工具的搜集与开发;
    5、要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探索能支持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
    这五条已经过几百所中小学试验学校,十多种学科门类,长达六年以上教学实践的检验,可以说屡试不爽——均能达到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素质的“深层次整合”目标。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取消

    中国教师报:你主张“学教并重”,强调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看来你不赞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
    何克抗:西 方国家历来主张“以学为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我们历来主张“以教为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教育上的体现。“以教师为中心”有自 身的弊病,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取消。美国有这么好的信息化设施,为什么效果没有体现?就是因为他们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认为教 师的主导作用会束缚、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在教学过程中盲目排斥教师的作用,其结果就是有再好的信息化环境也没有用。
    学生无疑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是为了促进学,这个关系一定要摆正;但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尤其是中小学生,离开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教学肯定会有偏差。有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才有可能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以最有效的方式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中国教师报:也包括适当地讲授吗?
    何克抗:我 认为是的。但西方的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教师要成为探究协作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创设者、提供者,学生深化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 者;完全没有把基于讲授的课堂教学包括在教师的职责范围内。他们认为这是不应该强调的,甚至说这是一种“很糟糕的、要扔掉的东西”。这是目前西方学者对教 师作用的相当普遍的理解。
    众所周知,奥苏贝尔将学习按其效果划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两类;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传递-接受学习”和“发现式学 习”。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实现有意义学习,关键是要能够在新知识、新概念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
    能够在新知和旧知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反之,即使采用的是发现式学习方法,但如果不能帮助学习者建立起新知和旧知之间的联 系,照样是一种机械学习,而不是有意义的学习。奥苏贝尔认为这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原理,我很赞同这种观点。
    既然“传递—接受”也能达到有意义的学习,那为什么要把它当作是一种很糟糕的东西来扔掉呢?在国际上,包括美国在内,有这么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而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我认为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已经具备了教育信息化探索的条件

    中国教师报:你非常强调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营造,认为没有信息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就很难开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可 是我们采访报道过的山东杜郎口中学,他们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实现了小组合作学习。老师上课最多只能讲10分钟,更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对此你怎么看?
    何克抗:对 杜郎口中学我不了解,不好发表看法。不过,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几百所试验学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有的也没有信息化环境,可是我们的试验效 果也非常好。这里要注意的是,开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需要有认知工具(教学资源)的支持,而认知工具有两类:一类是必须依靠计算机软件支持的工具,比 如几何画板和化学仿真实验,若是没有电脑,没有计算机软件,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就无法开展。还有一类是不需要计算机支持的认知工具——人文学科常用 这类工具(比如,语文的扩展阅读材料和英语的扩展听读材料就属这类认知工具)。在我们的农村试验学校,二年级的学生就能够认读2500多个汉字,这相当于 四、五年级学生的识字量,阅读与作文能力也能够达到新课标三、四年级以上学生的水平。就是因为我们有一套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方法和扩展阅读材料(即教学 资源或认知工具)的支持。在信息化环境较差的农村学校,我们将这些扩展阅读材料印出来发给学生,结合我们的创新教学理论、方法,一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教师报: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信息化环境的建立,为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没有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这种技术条件产生的效果最多只能是你刚才说的浅层次的整合?
    何克抗:是的。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并不是绝对依赖信息化环境的营造;但没有信息化环境的营造,这种变革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我们在农村学校做的试验,基本上只能选择小学语文和小学英语。理科课程、中学课程,若再依靠印发资料就很难进行真正有效的自主探究了。
    这里也涉及一个教学观念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没有教学观念的变革,先进的信息技术有可能为落后的教学观念服务;而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先进的教学观念的落实则将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
   
    中国教师报:现在很多城市学校班班都有多媒体设备,可只有一两个专门教室能够联网,而农村学校很多班级连电脑都没有。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基础教育领域现在总体上还不具备实施信息化教学的环境与条件?
    何克抗: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在全国基本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校校通”工程在东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全面落实。到2008年底,“农远工程”基本完成,中西部农村三十多万所中小学也已经有了最基本的信息化设施及相关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可见,我国中小学(包括中西部广大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与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已经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实施信息化教学创造了必要的环境与条件。

    中国教师报:也就是说,现在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何克抗:是的。虽然许多学校目前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与条件还不理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升(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校)。但我们不能等待,要尽快把已有的设施和资源利用起来,尽快把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去,要让广大师生尽快看到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而且这也正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过程中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信息技术条件整体上虽然比我们优越,应用范围也比我们广,但在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方面并不比我们领先。时不我待,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努力在这方面作出我们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