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清风高节图 夏杲 立轴纸本墨笔 纵137.3厘米 横43.3厘米 此画写奇石耸立,风竹数竿。以浓淡二墨写枝撇叶,绘偃仰起伏、前后穿插之态,有条不紊地刻画出竹子在清风中飘举摇曳的情状,尤其叶梢提笔一转,如神来之笔将风竹潇洒婆娑、楚楚动人之韵尽现纸上。双钩竹图 金浞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150.5厘米 横83.2厘米 金浞,生卒不详,明正统间人。字本清,号朽木居士,又号太瘦生,鄞(今浙江宁波)人,任中书舍人。官至太仆。篆、隶、行、草皆佳,绰有汉晋人风度。擅摹印篆,写竹石甚佳,其钩勒竹尤妙。此图绘坡上石畔高挺两竿修竹,枝干挺劲,竹叶茂盛,向背俯仰交错,浓淡相映成趣。石隙、草坡,新篁丛生,呈雨后勃发之势。双钩线条细劲,填染色彩清雅,颇得修竹新篁的秀劲潇洒之韵。此图为画家极少见的存世作品了。武侯高卧图 朱瞻基 卷纸本墨笔 纵27.7厘米 横40.5厘米 朱瞻基(1399—1435)朱元璋曾孙,建元宣德,在位十年,朝号宣宗。自号长春真人。雅尚翰墨。尤工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无不臻妙。尝作画赠重臣。传世人物作品有《武侯高卧图》。此图绘诸葛亮敞胸露怀,头枕书匣,仰面躺在竹丛下,举止疏狂。当是诸葛亮出茅庐辅助刘备之前,隐居南阳躬耕自乐的形象。人物高卧狂放的情态,刻画得很生动,线条洗练。墨竹用笔潇洒,得元人意韵。朱瞻基三十岁作此画赐给老臣陈暄,反映了明代前期,皇室对贤才的渴求心情。秋林聚禽图 林良 立轴 绢本 没色 纵153厘米 横77厘米 林良(约1416—1480),字以善,南海(今广州)人。弘治时拜工部营缮所丞,直仁智殿改锦衣卫百户。与吕纪先后供奉内廷。擅画花果、翎毛,着色简淡,备见精巧。其水墨禽鸟、树石,继承南宋院体画派放纵简括笔法,遒劲飞动,有类草书,墨色灵活,为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作家,也是明代水墨写意画派的开创者。传世作品有《山茶白羽图》《灌木集禽图》《双鹰图》等。此图是林良写意花鸟画中的佳作。构图周密严谨,一群鸟雀栖于乌桕树和竹丛之间。以粗笔浓墨画乌桕树的主干和一群白头鸦,笔势纵横豪肆,墨色苍劲淋漓;又以放笔淡墨画竹子和小雀,画面的繁简、浓淡、疏密、虚实,都有独到之处。浅红淡绿,着色简洁,自然生动。此画表现了林良水墨花鸟画言简意骇的艺术特点。竹石图 姚绶 轴纸本 墨笔 纵83.9厘米 横35.1厘米 姚绶(1422—1495),字公绶,号丹丘,又号谷庵、云东逸史,浙江嘉兴人。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官江西永宁知府。工书画,兼能诗,山水宗吴镇,也取法赵孟烦、王蒙,好作沙坳水曲景色,墨色苍润,间写竹石,笔致潇洒。传世作品有《桂菊山禽图》《竹石图》等。此图以竹、石入画,以湿笔直接皴写山石之向背起伏。两枝新篁以浓墨写出,枝叶繁茂,俯仰欹正,笔笔有神,墨韵生动。竹石图 姚绶 立轴纸本设色 纵150.5厘米 横56.7厘米 此图画山坡上湖石耸立,石后翠竹两竿迎风挺立,石下兰草丛生。湖石用笔豪放简劲,横皴平点,墨色浓淡相宜。竹以花青色淡写,笔力劲挺秀拔,有风姿绰约之感,得淡雅清逸之致。竹石图 姚绶 立轴纸本 墨笔 纵113.2厘米 横32厘米 写山石之后,数竿新竹在风中枝叶飘摇。浓淡墨色、疾笔劲力将竹子受风飞舞之态刻画出来,清韵满纸。杂画图 郭诩 册页纸本设色墨笔 纵28.5厘米 横46.4厘米 郭诩(1456~约1529)明代画家。字仁弘,号清狂道士,泰和(今属江西)人。擅画写意人物,笔势飞动,形象清古,有时信手拈来,辄有奇趣;兼工点簇花卉、草虫,亦写山水。同时期画家沈周、吴伟、杜堇等,都推重其艺术造谐。传世作品有《杂画》《东山游屐图》等。此图册绘蕉石妇婴、青蛙草蝶、青山花村、鸡冠蛱蝶、竹石秋菊、草亭钓艇、芦塘芥菜、溪山空亭等八图,每图自题七绝一首,阐发画意。《竹石秋菊图》。作者在花鸟的表现技法上更具创造性,纯用色彩绘写,色泽鲜洁而运笔简练。在笔法上,勾曳点垛染灵活飞动,毫不板滞,生物的形态栩栩如生;芥菜、竹菊等画法,也显见他水墨写意的娴熟功力。竹炉山房图 沈贞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115.5厘米 横35厘米 沈贞,生于1400年,卒年不详,明代画家。一名贞吉,号南齐、陶然道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唐律,善绘事,山水取法董源,略具烟林清旷、平淡天真之趣。此画山峰耸立,山岩脚下,丛竹苍翠,清溪湍流,杂树、山房、水榭、庭院错落其间,竹房内有人对坐闲谈,颇得清幽之趣。沈贞师法董源,又取元诸家之长,山水精妙,直逼宋人。此图笔墨工整缜密、清新秀逸。人物故事图 仇英 册页绢本重设色 纵41.1厘米 横33.8厘米 《竹林品古》写文人雅士聚于竹庭之中,品评古玩字画,以细腻的笔触将情态一一表出,格调清逸。此图册用工笔重彩,在绚丽中呈现出精细、粗劲、灿烂、清雅等变化,可见其娴熟、高超的画艺。菊竹图 徐渭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90.4厘米横44.4厘米 图写菊花昂立,菊叶垂聚,花朵簇拥,生机勃勃。菊叶以大笔刷写,挥洒自如。旁依修竹,竹梢低垂,与菊花相呼应,饶有趣味。竹叶用笔潇洒。菊、竹下端衬以叶草,清姿逸态,淋漓尽致。笔墨干湿浓淡相宜相辅,一气呵成,韵味隽永。竹石图 徐渭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122厘米 横38厘米 此图画雨竹,作者抓住雨中竹石的湿润形态,以一枝饱蘸水墨之笔,在半生的纸上,用娴熟的草书笔法尽情挥写,充分显示出驾驭水墨技巧的水平,特别是那块以淡墨染面,以浓墨积阴的石头,确有玲珑剔透的效果,不愧为徐渭的佳作。仿苏轼寿星竹图 项元汴 绢本设色 纵56.8厘米 横29.2厘米 图中斜坡之上,两竿秀竹挺立于文石之后。文石用笔圆润琐碎,风格特异,浓墨点缀,苍劲秀峭。秀竹浓淡相携,意境古拙天真。雪竹图 陈栝 立轴纸本墨笔 纵59.5厘米 横30厘米 此图写雪竹,笔法与众不同,竹以双钩疾笔写出,点笔写出灌木,雪是用枯笔随意点垛,洋洋洒洒,笔法老辣,更见生趣。在历代雪竹作品中,独树一帜。殊竹图 孙克弘 立轴纸本设色 纵61.7厘米 横29.9厘米 历代以朱砂写竹的并不多见,孙克弘这幅殊竹,在色彩对比和构图上都可说匠心独运。竹之妍艳与秀石之清冷沉郁形成对照。殊竹色彩上浓淡、深浅的变化,在空间上产生一种幽深的意境,使画面在艳丽中又趋向沉静、稳重。风竹图 归昌世 立轴纸本水墨 纵146.2厘米 横44.7厘米 归昌世(1574—1645),字文休,号假庵,江苏昆山人。崇祯末年以待诏征,不应。工诗词、古文辞,擅书画篆刻。擅写兰竹,笔墨松灵沉着,神趣横溢,在青藤白阳间。亦工山水,取法倪瓒、黄公望。传世作品有《风竹图》等。 归昌世画竹,《无声诗史》称:“枝叶清丽,逗雨舞风,有渭川淇澳之思。” 此图竹竿刚劲,竹叶随风,摇荡不止,而竹竿挺直不屈。笔势挺拔,着意表现竹的坚强气质,并含有清丽纵逸的情意,得宋元人墨竹的意态而自具新意。此画为其晚年之作。竹雀图 吕瑞俊 立轴绢本墨笔 纵153.2厘米 横84厘米 吕端俊,无生平记述。图中画湖石、丛竹。竹竿粗壮挺拔,竹叶茂密成荫,一群麻雀,或飞,或栖,或鸣,或食,活动于丛竹中,为竹林静中增喧。画法严谨,形象生动。以墨色的浓淡变化,突出空间上的幽深感,意韵空朦。竹石萱草图 陈洪绶 立轴绢本设色 纵113.3厘米 横48厘米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甲申(1644年)后自称老迟,又称悔迟、弗迟、云门僧、九品莲台主者,浙江诸暨人。书法遒逸,擅山水,尤工人物,与崔子忠齐名,号“南陈北崔”。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兼有李公麟、赵孟烦之妙,设色学吴道子法。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间作花鸟、草虫,无不精妙。传世花鸟作品有《拳石山茶图》《莲石图》《笼鹅图》《玉兰倚石图》。此图采用不同的画法绘出湖石、萱草及秀竹。画家以枯笔勾石,加横皴竖苔,笔法写意凝重。萱草用双钩填色法绘写,设色妍丽,勾线细致精确。秀竹则纯以白描手法写出,线条流畅,圆润饱满,刻画入微,尽显挺拔之姿。三种画法相辅相成,天衣无缝,可见画家深厚的功力。笋竹图 原济 立轴纸本 墨笔 纵51.9厘米 横32.4厘米 此画写二枝竹笋破土而出,而一旁的新篁已开始枝叶丛生。原济作画擅用墨法,此画之中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将地被的潮湿起伏、竹笋的新鲜蓬勃以及新篁的翠叶、细枝刻画得十分传神,写意手法高妙。竹石菊图 原济 立轴纸本墨笔 纵114.3厘米 横46.8厘米 此画写奇石、秀菊、细竹,手法奇绝。奇石以粗线折带笔法钩斫,少用皴点,却以变化的线条勾画纹理,形成独特的效果。菊、竹以浓淡墨色的变化,随意写出,酣畅流利,运笔灵活,极富纵横宕逸的意韵。潇湘风竹图 李方膺 立轴纸本水墨 纵168.3厘米 横67.7厘米 李方膺常喜欢描绘以风雨为背景的竹石。风是抽象的东西,没有具体的形象,颇难以表现出来的。此画中画家大胆创造,写竹子数根,依于石旁,挺拔修直。秃笔直扫,画竹叶扁方状成倾斜方向,有力地表现了疾风的狂肆,作者不但在描绘技法上显得“因难见巧”,而且显示出竹子不畏强风的精神,笔笔枝叶呈现出坚贞不屈的力量。下笔如风驰雨骤,正象是抒发画家胸中的怒气。李方膺由于仕途生活中得罪权贵,先后下狱罢官,但从不屈服苟且,这幅画可说是他心境的折射。荆棘丛兰图 郑燮 长卷纸本 墨笔 纵31.5厘米 横508厘米 此图卷以兰、竹为题,间以山石。画法豪纵,以草书中竖长撇之笔绘写兰丛,高低侧欹,各不相同,花姿花色也各有千秋。竹丛空灵润秀,神韵俱全。画卷末是一丛生长于荆棘之中的兰花,开花远盛于 平常兰丛,正中作者自题之中所说“无小人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更硕茂矣”的词意,反映了画家卓立不群、坚贞高洁的品格。竹图 孙楷 扇面 纸本墨笔 设色 纵17.5厘米 横52.3厘米 孙楷,生平不详,清代中后期画家。此扇面以淡墨写竹竿、山石,浓墨撇叶,虽寥寥几笔,清韵之风却已满纸。画面布局隽永沉稳又不失空灵幽深之意。只可惜此扇面有部分缺损。竹林听泉图 沈宗骞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90.6厘米 横35.1厘米 沈宗骞,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熙远、号芥舟,又号研湾老圃,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工书,善画山水、人物。笔法精妙,人物生动传神。活动于乾隆至嘉庆时期。近处溪畔泉边,竹林茂密葱郁。竹丛中茅屋掩映,竹梢间烟霭缥缈。峰峦突起,高瀑曲折奔流直下,使宁静山居带来悦耳之声。屋内有人临窗侧首,似在听泉。画风受“四王”一脉影响,山石用披麻皴,密集苔点,苍茫秀润。笔墨滋润,气韵清新。竹石图 罗聘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121.8厘米 横58.8厘米 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字遁夫,号两峰、花之寺僧、衣云和尚,安徽歙县人,侨居江苏扬州。金农弟子。擅画人物、佛像、花果、梅竹、山水,笔情古逸,思致渊雅, 自成风格。为扬州八怪之一。传世作品有《群仙拱祝图》《竹石图》《葫芦图》和《剑阁图》等。此画中以浓淡二墨写竹竿枝叶,水墨撇脱,随意挥洒,以浓淡枯润的变化,尽现竹之风致意态,有云雾迷潆之感。画意空灵湿润。小溪之畔,怪石嶙峋,以干笔湿墨勾染点皴,色泽凝重,富有体积感。此画反映了作者驾御笔墨的高超水平,是不可多得的一幅写竹佳作。莲塘纳凉图 金廷标 轴绢本设色 纵56.9厘米 横65.1厘米 此图写唐杜甫五律《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之一的诗意。原诗中有“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两联句,图中景物与诗意相吻合。笔墨工细,人物动态悠闲自在,衣褶用浓墨钩勒,略似折芦描法,笔势流畅;布景简洁,设色雅淡。山石用小斧劈皴,锋楞多姿,墨色富有层次,别具一格。双钩竹石图 赵之琛 立轴 纸本设色 纵128.2厘米 横61.5厘米 赵之琛(1781—1860)字次闲,号献父,钱塘(今杭州)人,工书,擅画山水、花卉,喜写佛像。山水师法元代倪瓒和黄公望,用笔萧疏、幽澹。花卉用笔潇洒,着色淡雅。传世作品有《梅花幽篁图》《松芝图》《双钩竹石图》等。此图写坡上修篁三竿,皆以双钩绘出,竹叶淡染汁绿。湖石玲珑瘦立,笔法峭劲。敷色清雅,布置奇险。是晚年用意之作。自识:“心培三兄属写于补罗迦室,时为癸卯十月之朔。次闲。”兰竹石图 罗清 立轴绢本水墨 纵132厘米 横66.5厘米 罗清(182l—1899),字雪谷,广东番禺人。擅指画,晚年时双眼失明,仍能指头画兰竹。作指画常于指甲内藏棉絮少许以蓄水墨,无异于毛笔作画。其作品笔墨变化,浓淡交融,别有意趣。 此图以指画作奇石屹立,气概轩昂,竹依石生,劲直挺拔。唯克勤郡王补画的兰花,东西开放,不相协调,略感不足。指头画一般多以简见胜,而此画却密叶如云,浓淡相宜;向背欹斜,各显其姿,发挥尽致。运墨挥动自如,无板滞流滑之弊,右边有其友钟岱题识。春枝栖禽 张大千 1937年纸本设色 107cmx 46cm 张大千(1899一l985),原名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斋名大风堂。生于四川内江,祖籍广东番禺。1917年与二哥善孖留学日本,在京都学染织。1919年回国后从曾熙、李瑞清学书画。1941年赴敦煌石窟临摹壁画。1949年赴香港暂居。1952年移居阿根廷,1954年移居巴西圣保罗。1956年游欧洲,在尼斯会晤毕加索,1958年作品《秋海棠》被美国纽约“国际艺术学会”赠予金质奖章,1968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授赠荣誉博士学位。l977年返台筹建“摩耶精舍”,1978年定居台北。 从1950年以来,在世界各国举办个人展览60余次,出版有《张大千书画集》等多种选集和著述。张大干毕生的创作,达到了“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宋之富丽”的境地。他集文人画与作家画,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为一炉,达到了雅俗共赏,劲健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釆的艺术高度。《春枝栖禽》中的枝干,苍老挺拔,皴擦利落,与之相伴的一青翠风竹,细劲有力,用笔洒脱,别有韵致。一长尾鸟傲立枝头,不畏风霜,独行独往,英姿奕奕,颇见传神。可见画家举凡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无一不能,无一不精。
来自: 史密斯 > 《美景靓图》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历代名家墨竹图欣赏
雪竹图 五代 徐熙 上海博物馆藏。拳石新篁图 元代 顾安 立轴 纸本墨笔 纵76厘米横40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国画“四君子”之清风竹影
南京博物院藏。作者以浓淡二墨分写两竹,笔道劲利,竹叶以焦墨渴笔向上拖出,呈郁郁上升之势、生机勃发之貌;立轴,纸本,墨笔;此画中...
明代竹画佳作赏析
历代名家国画竹子作品欣赏
历代名家国画竹子作品欣赏。夏杲 立轴纸本 墨笔 纵120.5厘米 横31.8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夏杲 立轴纸本 墨笔 纵275.1厘米横104.7...
中国历代竹画作品欣赏
中国历代竹画作品欣赏。北宋文同墨竹图立轴绢本墨笔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陈栝雪竹图立轴纸本墨笔纵59.5厘米横3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代南唐徐熙雪竹图立轴绢本纵151.1厘...
大师笔下的风竹,遒劲洒脱!
大师笔下的风竹,遒劲洒脱!风 竹。风竹的姿态、取势全在于枝叶,枝叶要依风而倾斜,用笔要贯气、利落,画出随风摇曳的感觉。明 归昌世 ...
“四君子”之东篱菊意
“四君子”之东篱菊意。《竹石菊图》,作者:原济,清代,立轴,纸本,墨笔;此图以疏笔淡墨勾写菊花,下笔迅疾,以浓墨写意山石、叶脉,颇见精神。《甘谷菊泉图》,作者:郑燮,清代,立轴,纸本,墨...
书画名家:李方膺
百龄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写于左柏山房晴江李方膺 印鉴:镜溪(朱)、我家欢喜(朱) 李方膺,字虬仲,号晴江,江苏通州人。...
历代名家墨梅图欣赏
《三君子》 清代 童钰 梅花图 清代 童钰 垂眉月映图 清代 童钰 1777年作 轴 纸本水墨 雪梅图 清代 童钰 立轴 水墨纸本 1...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