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八法
中医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同样可以用于针灸治病。
独钓湘江雪原创,QQ:348561629 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aoyunqun
1.发汗与止汗:发汗解表,治疗感冒表证。古人有补合谷,泻复溜以发汗的经验,又有泻合谷补复溜止汗的经验。
治法
|
适应症
|
腧 穴
|
方 法
|
发汗
|
感冒
热性病
|
风池、攒竹、太阳
大椎、曲池、合谷、复溜
|
以针为主,补合谷,泻复溜
|
止汗
|
自汗
盗汗
|
百会、合谷
复溜、后溪
|
针灸并用,泻合谷补复溜
|
2、催吐与镇吐:
治 法
|
适 应 症
|
腧 穴
|
方 法
|
催吐
|
食物中毒
|
内关 中脘 气海
|
以针为主
|
|
饮酒过多
|
鱼际 中脘 气海
|
|
镇吐
|
晕车、船
|
风池 行间 太阳 神门
|
针灸并用
|
|
外感风寒
|
风池 印堂 内关
|
|
|
妊娠恶阻
|
中脘 气海 内关
|
|
3、泻下与止泻:用下法治疗便秘,用止泻法治疗腹泻。
治 法
|
适 应 症
|
腧 穴
|
方 法
|
泻下
|
习惯性便秘
|
大肠腧 天枢 气海 支沟
|
以针为主
|
止泻
|
腹 泻
|
气海 大肠腧 天枢 足三里
|
针灸并用
|
4、和法: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当用和解方法治疗。
治 法
|
适 应 症
|
腧 穴
|
方 法
|
退热
|
外感风热
|
风池,攒竹,太阳,大椎,曲池,合谷
|
以针为主
|
|
外感风寒
|
风池,攒竹,太阳,大椎,合谷
|
针灸并用
|
5、温法:具有温阳散寒作用,治疗虚寒证。
输穴:劳宫穴、三阴交、大椎、曲池、合谷、涌泉、足三里、中脘穴、气海、关元、太溪、命门。
手法:补法。
6、清法:具有清热泻火作用,治疗热证。
输穴:大椎泻阳热,关冲泻三焦热,合谷泻大肠热。手法:用泻法。
7、消法:分内消、外消。内消以导肠胃积滞,外消则多针对肤表病变。
治 法
|
适 应 症
|
腧 穴
|
方 法
|
内消
|
积滞
|
中脘穴 天枢 大肠腧 胃腧 脾腧 足三里
|
以针为主
|
外消
|
肿疡
|
病灶区 合谷刺 曲池刺
|
针灸并用
|
8、补法:补益气血,治疗气血虚弱病症。
治 法
|
适 应 症
|
腧 穴
|
方 法
|
补气
|
气虚为主
|
气海 关元 壇中穴 天突 曲池 足三里
|
以灸为主
|
补血
|
血虚为主
|
胃腧 血海 阴谷 陷谷 中脘 天枢膏肓心腧 脾腧肝腧绝骨
|
以针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