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按摩心包经 功法: (图三:心包经位置图) 说明: 如图,在心包经的穴位进行按摩,在图中所标示的位置附近寻找穴位,找到了穴位,稍用力压就会感到明显的痛感就对了。每天在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 除了心包经之外,应再按摩任脉的膻中穴(两乳之间)和膀胱经的昆仑穴(外侧脚踝后方腱前凹陷处),其中昆仑穴的按摩应在按摩心包经之前实施,这样比较容易将心包积液排出。 膻中穴◎ 特性:对应七轮中的「心轮」。属于奇经八脉中的「任脉」,任、督二脉是人体的两大高速公路,所以它的交流道机能不同于一般的十字路口。所谓「气会膻中」,脑是髓之海,膻中是气之海,本穴属于八会穴之一,所以效用非常广泛。 ◎ 位置:腹中线与两乳头联机之交点,女性取第四肋间隙之中间取穴。 ◎ 作用:心情郁闷,胸中有闷气无法发泄,本穴具宁心神,开胸除闷,降气平胃等作用,此外,对呼吸系统及神经衰弱具特殊效果。 ◎ 刺激方式:用大拇指指腹以上下方向稍用力揉压,每次约五秒,休息三秒,共约五回,可自己体会斟酌加减时间或次数。 穴名取***能主治备注 天池乳头外1寸,当第四肋间隙中宽胸理气,止痛消肿胸闷、心烦、咳嗽、气喘、胸痛、瘰苈、乳痈手厥阴、足少阳之会 天泉腋纹头下2寸,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分岐之间,伸臂仰掌取穴宽胸理气,止咳宁嗽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曲泽仰掌,肘部微屈,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取穴清心镇痛,和胃降逆心痛、善惊、心悸、胃痛、呕吐、咳血、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合穴 隙门仰掌,于腕横纹上5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清心镇咳,凉血止血心痛、心悸、心烦、衄血、呕血、疔疮隙穴 间使仰掌,于腕横纹上3寸,为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宽胸解郁,宁心降逆心痛、心悸、失喑、干呕、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经穴 内关仰掌,于腕横纹上2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宁神镇痛,疏肝和中心痛、心悸、不寐、癫狂、痫证、胃痛、呕吐、热病、肘臂挛痛络穴,别走手太阳 大陵仰掌,腕横纹正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宁心安神,宽胸和胃心痛、善笑、癫狂、痫证、口臭,吐清涎、咳喘、咳血、庵疥输穴 劳宫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是穴清心安神,消肿止痒心痛,癫狂,痫证,呕哕,胸胁痛,吐血衄血,大便血,咳喘,口疮,舌烂,口臭,鹅掌风。 荥穴 中冲手中指尖端之中央取穴开窍醒脑,泄热清心中风、中暑、昏厥、急惊风、热病、吐泻、耳鸣、心痛 目的: 消除心脏外部心包的积液,解除心脏所受之不必要的压迫,使心脏的正常功能得到发挥,有能力将血液输到皮下组织,将堆积的废物带走。 心脏是人体动力系统的核心,当心脏外部积液太多时,会使心脏的功能大幅降低,这个方法可以去除这个问题。 额外效益: 这个方法,可以消除许多人体的不舒适,例如胸闷、呼吸不顺畅、手脚无力、肩背酸痛、心律不整等,这是最快见效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力,感冒发烧时,配合其它穴位的按摩,是最好的退烧方法,特别是小孩发烧,又不想服用太多抗生素时,这是最好的选择。 中医有许多强心的药,其实其中效果最好的,不过和按摩心包经相同而已。强心最好的药就是人蔘,因此按摩心包经和服用人蔘有着类似,甚至更好的效果。 详细说明: 心包在中医里是一个独立的经络,许多病症都和这个经络有关。从解剖学来看,心包是心脏外部的一层薄膜,和心脏之间有部份体液,做为心脏和这层膜之间互动时的润滑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