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十二大名楼之——鹳雀楼

 心以淡泊明 2010-03-25
中国十二大名楼之——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它与武昌黄鹤楼、 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另有说四大名楼为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



  

  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雀(颧,鹤一类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该楼始建于北周 (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可惜鹳雀楼到宋以后被水淹没,后水退却后,失去往日的繁华和兴盛,遂于元初毁于战乱。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区位优势,风景 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 海内外。沈括《梦溪笔谈》给了鹳雀楼八个字:“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重新修建的鹳鹊楼为钢筋混凝土减力墙框架结构,设计高度为73.9米,总投资为5500万元,截至2001年,主体工程已完成封顶。现在,这座九层高楼在永济市黄河岸边落成。登楼观大河,其势依旧雄伟壮观,令人遐想。



  

  鹳雀楼与同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人文风景胜地的普救寺相隔不远,这两大著名人文景观成为当地的旅游支柱。



  

  楼在古代作为一种名胜,诗人多有登临赋诗的雅兴。鹳雀楼在唐代别具风格,诗人多来访胜,留下不少名作。除王之涣外,畅当、耿湋、马戴、司马札、李益、张乔、吴融等七位唐朝诗人也曾登楼赋诗。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畅当这首诗前两句用鹳雀楼的高来寄托诗人清高俊逸的情怀,后两句写四周景象抒发奔放的激情。宋朝人对这首五言绝句评价很高,认为可以和王之涣同题名作相提并论。  



  

  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黄河行海内,华岳镇关西。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终身不得意,空觉负东溪。耿湋这首五律气势很大,同时感慨自己的抱负不成,壮志难酬,读来令人扼腕!  



  

  尧女西楼望,人怀太古时。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行云如可驭,万里赴行期。马戴是贾岛的诗友,五律最见功力。这首诗想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宽阔的胸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