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女儿的第十首古诗:王之涣《登鹳雀楼》

 宗介甫 2022-07-19 发布于河北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唐诗,古时候的人喜欢登高,因为站得越高就能看得越远,古时候的登高一般不是登山,就是登楼。相比于登山,古人更喜欢在登楼的时候写诗,因为楼更有文化气息。

鹳雀楼是楼的名字,这楼在当时就算很高的了,虽然比起现在的高楼大厦并不起眼。鹳雀是什么呢?就是巨大的水鸟,这种鸟的样子是这样的: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树上作巢,大如车轮,卵如三升杯。

就是说这鸟像大雁,但是更大些,脖子长长的很漂亮,嘴巴是红色的。身上的羽毛是白色的,翅膀和尾巴是黑色的。鹳雀下的蛋都像能装三升酒的杯子那么大。

这个楼名的意思就是说,在这个楼上是可以欣赏到水边的鹳雀的,因为不远处就是滔滔的黄河。黄河是一条巨大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和它能相比的就是南方的长江了,长江也很长。黄河的水里面泥沙黄土多,所以因为水的颜色得名。

另外,古人有南江北河的说法,就是说南方的水系多被叫作江,而北方是水系多被叫作河。当然并不绝对。

诗人登楼是在傍晚的时候,白色的太阳快落山了,黄河奔腾不停歇。诗人看看落日,看看长河,就想看得更远些,于是就要再登高些。

后面两句其实也是讲的一个道理。人只有站得越高,才能看得越远。对于景色是这样,对于生活也是这样。

有句话叫山高人为峰,也就是说站得高是人骨子里的对远方的热爱。人总是想要去看看更远的地方有什么。即使去不了,也想登高看一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