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为板鸭趣闻

 我爱桂香 2010-03-31
 

□  盛思源  白水泉

    二百多年前,清代道光年间,在无为县城西乡的一个小集镇上有一个青年。他二十来岁,为人忠厚老实,没读过书,没有一技之长。父亲在集镇上替一商家管理店铺,自已则在码头上为来往船只装卸货物,挣点钱贴补家用。

    父亲虽是商人家的长年雇工,但做事本份,头脑精明,商人十分喜欢,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商人家有一个女儿,比青年小两岁,只要家中忙,商人家就委托青年看护女儿。从小两人就玩得很投机,青梅竹马。随着年龄的增大,知道了男女之事,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只有两个人的世界里,一对青年男女私订了终身。这在过去是绝对不允许的,青年人的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已是作不了主的。

    青年的父母见孩子已经二十来岁,到了结婚的年龄,由于家境贫寒,没有媒人愿意说亲,十分着急。多方请媒,物色合适的人家。谁知介绍了几个,青年都不同意。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青年无奈,道出了喜欢商人女儿,并且私订了终身的真情。父母大吃一惊,虽然在商人家做事多年,两家关系不错,但人家毕竟是主人,在集镇上也算家大业大。商人的女儿出世后,老婆生了一场大病,不能再生孩子,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几年前开始,就有很多媒婆踏破了门坎,商人十分挑剔,到现在没有一个如意的。商人多次谈到,一定要选一个家庭条件不讲多么富有,最起码也是中等人家,使得女儿衣食无忧。女婿一定要精明强干,在社会上不吃别人的亏,会挣钱,小家庭的日子才能蒸蒸日上。青年的父亲只是个雇工,青年自已没有本领,两个人挣的钱,勉强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门不当,户不对。商人是个生意人,头脑精明,能文能武。青年忠厚老实,一根肠子通到底,画个圈能站到晚,商人根本看不上眼。熟人的孩子,从小看着长大的,喜欢归喜欢,但与女婿的标准相差甚远。但青年表了决心,非商人的女儿不娶,哪怕一辈子打光棍。青年的父母商议,先去商人家试探一下,如果有希望,再请媒人;没希望,就算了,免得别人笑话。实际上也好让青年死了这条心,再慢慢从长计议。

    春节之前,青年家买了两只活鸭,煺毛洗净后,放上盐和各种调料,在大锅里将整鸭煮熟。因为两家很熟,青年男女又是从小一起长大,也不能算正式送礼。所以只带了两只煮熟了的整鸭,青年由父亲陪着一道去了商人家。在商人家,一番谈话后。商人知道了来意,婉转地表明,熟人归熟人,婚姻之事不可能,一点余地都没有,什么话都讲绝了。鸭子没有收,也没有留吃饭,青年父子俩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到家后,青年随手将鸭子丢到烤火盆的铁架子上,躺到床上蒙头痛哭,痛心疾首。直到傍晚,商人的女儿来看望青年。进了屋子,闻到一股芬芳,巡视一找,原来是从火盆架子上的鸭子身上散发出来的,两只鸭子被熏得金黄,遍体滴油。女孩劝了一会青年,让他慢慢来,两人共同再想办法。并表明决心,非青年不嫁,青年的心情舒畅一些。临走时,青年坚持让女孩把鸭子带回家,再次表明诚意。女孩无法,只好把熏黄了的鸭子拎回家。商人十分考究吃喝,见女儿到家,带的鸭子有股异常的香味,还是热的。晚饭时,把鸭子切碎,淋上麻油和醋。装盘摆上桌子,满屋芬芳。鸭皮金黄,鸭肉嫩白;吃到嘴里,感觉皮酥肉嫩,口感特好。商人品尝鸭子时突发奇想,如果把青年招为上门女婿,岂不经常能吃到他熏的鸭子。这个青年虽然不太活跃,但也忠厚老实。能熏出这样好吃的鸭子,也是无为一绝。如果再开一家熏鸭店,生意一定很好,不仅女儿的一生衣食无忧,更是自已的摇钱树。吃着,吃着,商人得意地笑了。

    第二天,商人在家设筵,请了青年的一家人。席间,表示同意女儿的婚事。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招为上门女婿,婚事由商人家办,钱由商人家出。青年和他的父母求之不得。好在两家不远,还可常来常往。青年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在商人一家人的操办下,一对忠贞不渝的恋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成婚后,经过紧张的准备,集镇上的第一家熏鸭店,正式挂牌营业,商人请当地的知名人士,书写了招牌“无为板鸭”。选取无为麻鸭为原料,配以肉桂、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约三十多种中草药,再加其它调料。程序上经过:宰杀、盐腌、烟熏、卤熟等,加工工艺考究。成熟的板鸭,色泽金黄油亮,散发芬芳,皮脂厚润,肉质鲜嫩,回味隽永,越吃越想吃。板鸭店开业后,生意红火,经久不衰。无为板鸭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现已成为一道闻名于世的佳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