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宫的断法-小成图

 wannaleo 2010-04-02

论中宫的断法

作者:霍斐然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此章文字,独立成章,排列结构也不相同,前后似乎不相连属,若说旨在类象,又何以不排列在第七章之后,与万物类象编在一起,岂不条理井然;层次更加清楚,又何以将“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排列最后?其中颇露端倪。马国翰辑遗书《归藏》引“何乔新曰:隋经籍志有归藏十三卷,出于刘光伯所上,意甚浅陋,书虽不传,《易》所谓‘坤以藏之’即归藏之遗意也。”金景芳先生《说卦传略说》“从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到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是《归藏》易遗说”。的确此章是独立成文,前后似乎不相联系。从前人早有《归藏》遗说之发现,却非偶然。其书虽己失传,其术仍然流传于民间,真是“礼失求诸野,易失求诸民”。其实在《系辞传》中,又不无蛛丝马迹可寻。在古传的先天八卦图或后天八卦图,以及中天八卦图等,皆是八卦排八方,中间无卦,实际上在易学运用颇具奥秘,为什么在传承的《河图》、《洛书》、《遁甲》、《太乙》都有中五?为何中宫无卦?而《遁甲》中五寄用中坤二,这就是“归藏”所得为坤,井非寄用。《系辞传》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个“神无方而易无体”就是论述“中宫”之神妙(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不落方所,没有方位,故曰无方;没有固定而卦象,故曰无体。在应用时,用“归藏”法将八方卦体浓缩入中,于是中就得出个“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总体卦象,就可根据这个卦象作出判断。也即是《系辞》“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显诸仁”,“仁”为中心,如桃仁、杏仁。“藏诸用”,实用“归藏法”得出归藏入中之卦,可动用事物效人桴鼓,这个方法可以解决圣人的忧虑(圣人指后文南面听天下,响明而治的帝王)。故曰“不与圣人同忧”。用《易》可以将自己的事业发展壮大,但必须要有“盛德”为基础作前提,崇德广业也,故曰“盛德大业至矣哉”。

“归藏法”是“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置在八卦图中央,建中立极,“爱”者阴阳交相入中,是“通乎昼(阳)夜(阴)之道而知”,乃“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即中道,归藏入中,无所方,无定体,故曰“神无方而易无体”。“继之者善也”,阴阳得配为生,为阳为善,“成之者性也”,继之者善,是成功于阴阳属性的结果。故曰“成之者性也”。可见,“易以道阴阳”,事之成败,是由阴阳属性中体现出来的。

“归藏法”很简单,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在象数操作中的落实。以两卦同位相归藏,凡阴阳得配为生为阳爻,阴阳失配为死为阴爻;归藏出另一个卦来。例如:用离与震相归藏得艮。

+=

同爻位相加,阳见阳,阴见阴为偶为阴爻。阴见阳,阳见阴为奇为阳爻。三爻备则一卦全。离震相归藏得艮,艮为止,余类推。凡起首八纯卦,上下卦相同者归藏皆得坤,六十四卦全部归藏亦得坤,故曰“归藏首坤”,坤为地理之学常用之。活人归藏于阳宅,死人归藏于阴宅,民间传承有归藏法,阳宅有八宅法,阴宅有玄空大卦法、三元地理法和择日学等(待另文专述)。

本章排列颇有“归藏法”明显的规律,最末一句为“坤以藏之”,的确八个卦全部归藏即得坤。它的排列起始是从“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震巽二卦主爻在下,属位地之道,归藏属地易,故曰首坤,然后由人天之位依次排去,直至“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而终。凡阴阳正配者,归藏皆得乾,乾以君之,震巽归藏为乾,君以地道也,坎离归藏为乾,君以人道也,艮兑归藏为乾,君以天道也。乾君之以天地人,坤藏之以天地人。此章八卦之象义,其为归臧入中卦象之义,故特提出而置于文中也。

《周易.小成图》用法,中宫无卦象,就符合“神无方而易无体”,是无方所,无定体,待临事应用时,将四正归藏入中,则有象可见也。“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