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生痰之探讨

 檬梓桥 2010-04-05

[摘要]目的:了解痰浊发生机理与致病机理”,以及化痰法对衰老及疑难病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的科学假说;论证开展“中医痰病基础临床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欲解决主要问题,推进研究的步骤、方法、切人点;客观地分析预测未来中医痰病学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提出“中医痰病基础临床综合研究”的多学科协作攻关思路和具体设想。方法:利用八纲辩证,六经辩证,等方法进行辩证施治 。结果:中医痰病学术的发展有着美好的前景,日后祖国的传统医学必会发扬光大,会是拯救人类最有力的武器。

[关键词]五脏生痰,痰湿,防治.

 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对痰病、痰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将痰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狭义的痰,一般是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可吐出,故狭义的痰又称外痰。广义的痰指内痰,内痰的形成主要是机体内的体液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正常的运行途径和规律,逐步停蓄凝结成为一种黏稠状的、有害的液体。这种液体一般不咯出,而留伏在体内产生病变。“痰随气行,无处不到”,因而可产生各种病证。

 某些中青年妇女,形体丰满肥胖,食欲旺盛,妇科检查,没有发现与不孕有关的病理变化。但婚后长期不孕,这是“痰阻胞宫”不孕,通过以化痰为主进行治疗,可以祛痰而使之孕育。

 有的人周身皮下出现结节或肿块(也有仅仅在颈项和肢体的某些局部发生),经细胞学检查并非恶性肿瘤。这种病证称为“痰核”或“痰结”。如常见到的颈淋巴结核、皮下脂肪瘤等。中医按化痰散结医治可起效。

有的人肢体某一部位发热,有的人一些部位凉冷如冰,或肢体某些地方麻木不知痛痒,而精神、食欲均好,经检查并无阳性指征,这就是内痰阻遏气血运行而产生的病证,通过化痰,可以收效。

 有的人常年头痛、头重如裹,闷重不适,遇阴冷天病证更为严重,舌苔白腻,厌食油腻和多饮水,这是痰气上注于脑,阻碍头部清气正常运行的病变。称为“痰厥头痛”或“痰湿头痛”。这类病人中,有的血压较高,但长期服降压药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头重、头痛的症状得不到改善。如果按中医化痰的方法治疗症状则可很快消失。

 有的人肝脏或脾脏肿大,胀闷不适,并兼有面色灰暗、食欲不振等证。肝功能检查可见轻微不正常,所以常按慢性肝炎治疗,但效果并不好,肝脏肿大、胸闷不适的病证中,有一些是痰、瘀交阻,中医称之为“肥气”,如按化痰活血治疗,则肝脏肿大、胀闷等证可逐渐消失。

 有的人皮肤溃疡、糜烂,常年渗流黏稠痰水,但不特别瘙痒、灼热,这就是“流痰”之证。这种病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以化痰为大法,却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有的人咽喉中整天如塞败絮,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或者时有时散,而实际上咽喉处并无实物可见,这是痰气阻滞于咽喉,多因情志抑郁不畅所引起。治疗这种病也要化痰解郁,方可收效。

 有的人身体尚好,但多吃一点腥荤油腻食物则感恶心或呕吐。这是因为脾胃虚衰,腥荤油腻食物容易转化为内痰的缘故。

 有的人一闻到腥荤油腻之气,甚或一看到腥荤油腻食物就恶心、呕吐,这是脾胃虚弱、痰湿内盛的反应。这类病人如能经常以健脾和胃化痰的方法治疗,恶闻腥荤油腻之证也不难减轻或消失。

 有的人大便并不干结,但常年不爽,或大便中夹有黏液,每因不能顺利排便而深感苦恼。人们常将这种大便不爽称之为“习惯性便秘”。大便不秘结而称为“便秘”,当然不确切,认证不准,用药自然无效。这是痰浊与肠中津液互相胶着遏阻,因而不能顺利排便,只要进行温化痰浊,大便即可通畅,收效很快。  

 以上仅列举一些人们日常见到的痰病和痰证,并不是中医痰病学说的全部。中医痰病学说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是中医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痰的致病范围来看,可以说与临床各科疾病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中医内科的咳嗽、风温肺热病、肺痈、肺痞、咯血、喘病、哮病、胃脘痛、痞病、噎隔、呕吐、泄泻、便秘、囊虫病、胸痹心痛、心悸、不寐、多梦、神昏、汗病、郁病、癫病、狂病、痫病、厥病、头风、眩晕、中风、颤病、痉病、痴呆、消渴、癃闭、阳痿、遗精、尪痹、痛风等;中医外科的岩(癌)、痰毒、流注、瘿痈、肉瘿、瘰疡、乳疬、乳癖、乳核、子痈、子痰、精癃、流痰、毒蛇咬伤等;中医妇科的月经病、带下病、妊娠恶阻、滑胎、不孕症等;中医儿科的感冒、咳嗽、哮喘、喘嗽、急慢惊风、痈病等;中医眼科的胞生痰核、风轮赤豆、绿风内障、视直如曲、暴盲、表盲、目偏视、鹊眼凝睛、聚星障、针眼、视歧等;中医耳鼻喉科的耳胀耳闭、久聋、耳眩晕、慢喉痹、急慢喉暗、梅核气等;中医皮肤科的鸡眼、脐肠、粉刺等;中医骨科的颈椎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骸骨软化症、头部内伤等,皆与痰直接相关。其它,还有许多从痰论治而取效的奇异怪症,古今文献中均有记载。由于痰病涉及临床各科,所以我国古代医家提出了“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兼痰”以及“痰之为病,变幻百端”等学术见解。又由于痰病、痰证的临床表现离奇古怪,故又有“痰多怪病”之说。我国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指出:“痰生百病食生灾”,可谓一语中的,对痰病的广泛性作了高度的概括。

 痰浊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水谷津液运化失常所致。人体衰老过程中,脏腑俱虚,功能衰退,更易生成痰浊,进而加速衰老进程,并促成多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痰浊既是衰老过程的产物,又是致衰生病的重要成因。但这一致病因素的生成和蓄积,并非不可控制。对于痰浊的发生发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医学认为,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水谷津液运化失常的诱因主要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在中年以后痰浊的发生与脏腑自身功能的低下有关。但由于医家们各自的实践和体会不同,因此有从气而论者,有从血而论者,有从脾而论者,有从肾而论者等等,也有不少医家认为,五脏皆能生痰,或认脾肾为生痰之本。对于老年期痰浊的发生机理,从脾肾立论者居多,如有云“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痰之生本于肾”,痰之动本于脾等等,认为进入衰老阶段,脾肾两虚,运化水谷津液的功能减弱,易生痰浊。 无论是青壮年或是老年,痰浊的发生,虽与诸病因、诸脏腑有关,但根源在于脾胃,老年期痰浊的发生尤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是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津液,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所在。“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素问·经脉别论》否则,水谷津液则聚而生痰成饮,或流溢于血脉,或走注于经隧,或充塞于清窍,或泛溢于肌肤,或郁阻于脏腑肢节,而致衰生病。明·张介宾虽认为脾肾为生痰之本源,但对非少壮之人,更注重脾在痰浊发生过程中的病理作用。其云:“盖痰涎之化,本因水谷,果使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而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之四,则之四为痰矣;甚至十留七八,则但见血气日削,而痰涎日多矣。此其故正以无气不能运化,愈虚则痰盛也。”(《景岳全书·杂证漠》);张介宾将上述病变称为虚痰。并指出:“实痰本不多,其来也骤,其去也速,其病亦易治,何也? 以病本不深也。虚痰反多甚,其来也渐,其去也迟,其病亦难治。”

 《景岳全书·杂证谟》由此推知,老年期痰浊是在脏腑机能衰退,特别是脾胃逐渐虚弱的过程逐渐产生的;老年痰浊证一旦形成,多属疑难之病变;从病情来看,当属“虚痰”之属。

 中医学所说的痰浊和瘀血一样,同为有形之致病因素,其中包括可咳吐而出的肺胃之痰,可以触见的瘰疬、痰核、痰包等外在之痰,停积于脏腑、经络、血脉、器官、组织之中的潜在之痰。人体内只要有痰浊生成与贮留,达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时,便可能引起包括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急危重症、奇异怪症在内的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特别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痴呆、糖尿病、前列腺增生、呼吸系统病、肿瘤等,均与痰浊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人体痰湿的临床症状是:咯痰,喉中痰鸣、舌苔腻、脉滑。②次要指标:眩晕、嗜睡、肥胖、口干不饮、恶心呕吐。

 预防:老年痰浊证的防治原则 :《黄帝内经》中早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这一思想,用于防止或控制痰浊的发生和积聚,进而延缓衰老进程,预防老年病方面,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切实可行。  

(1)老年痰浊的预防 从痰浊的生成来看,是若干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形成的。痰浊从发生到发病,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痰浊致病,同样有各方面因素的参与,包括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状态,痰浊之新久与多少,以及痰浊与其他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兼挟情况等,因此,通过防止痰浊的生成,抑制痰浊致病,控制痰浊证进展,在延缓衰及老年病的预防方面,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实施,主要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       

 1)调整脾胃,杜绝生痰之源 “脾为生痰之源”,不仅对于临床各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在养生延年抗衰老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此进入中老年阶段以后,必须注意脾胃的调养,保持其运化功能正常。脾胃在病因上的重要性,一方面表现为气血的化生正常与否,另一方面表现为体内浊物的排出正常与否。所以中医文献中不仅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而且有“脾(胃)为生痰之源”的理论。饮食水谷是化生为气血,还是成为痰浊,关键在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如何。李东垣《脾胃论》着重提出了“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的论点,以说明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此前之《内经》、《伤寒杂病论》,此后之历代医家皆十分重视脾胃对人体气血的化生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脾胃运化失常,功能低下,不仅气血生化无源,而且会出现内生痰浊,痰生百病食生灾的病理结果。所以老年痰浊证的预防,首先是调养脾胃,固 其根本。

 2)消除病因,控制痰浊内生 痰浊内生不仅与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与否有直接关系,而且还有多方面致病因素的参与,主要因素有外感内伤、饮食、劳倦、惯血停积等。因此在幢脾和胃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的病理变化,调理相关脏腑,如宣肺、疏肝、利胆、温肾、补心、行气、活血、泄火、除湿、润燥、散寒、控制肥甘饮食、注意起居有节,不要体劳、恬淡虚无、怡情养性,并适时服用利湿化痰之品,从多方面减少诱发痰浊内生的因素,这对延缓衰老,防止老年痰浊性疾病的发生,是必不可少的。

 3)改善痰浊体质,避免痰多为患 中医学对痰浊与禀赋的关系,至少在元代已有相当明确的认识。如元·王珪自述:“余自思父母俱有痰疾,我禀此疾则与生俱生也。”(《泰定养生主论·卷十四》)此后,清·王燕昌则针对肥胖之人提出“肥人所忌”。其云:“肥人嗜酒者,湿热生痰,多人四肢;嗜茶水者,水注为痰,多在胸肺;嗜肥甘者,淤积生痰,多在肠胃;善怒者,郁热生痰,结聚上焦;酒色甚者,湿热伤肾,疼在腰脊;多淫倦卧者,相火淤闭于肝肾,气火困乏于肌肉,蕴痰不出,则为痈疽。知其痰所由生,则知所宜忌矣。”(《王氏医存·卷九》)可见肥胖痰浊体质之人,尤需注意摄生,对酒、茶、肥甘厚味、房室皆应节制适宜,并注意六情所伤,多动少卧,以免痰浊内生,多而为患。王倚氏等报道,肥胖人痰浊体质存在着免疫遗传学基础,易发高脂血症、中风等。主张以利湿化痰降浊法为主,改善痰浊体质。另外,从当代有关肥胖症的研究和治疗情况看,多食肥甘,好逸少动步入中老年是基本因素,痰湿内聚是基本病机,而病之根本仍在脾胃功能失调,饮食精微不能化气生血,水液不能转化为津液,反而变为痰湿浊物滞留体内,渐成肥胖。故改善痰浊肥胖体质,必须健脾和胃利湿化痰为主。 

 治疗: 老年痰治证的治疗原则,应围绕老年痰浊证的基本病机而确立。而老年痰浊证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虚、痰、瘀。三者的关系是虚可生痰,痰可致瘀,痰瘀可阻。所以老年痰浊证的治疗原则为补虚、化痰祛瘀三者并用,相须或单行。

(1)痰病证治纲要 辨病性而施治。

 风痰,治以散法,方用防风丸加南垦、生姜。风兼寒者,方用青州白丸子。 寒痰治以温法;方用理中化痰九。暑痰,治以豁法,方用消暑丸。湿痰,治以燥法,方用二术二陈汤、白术丸。燥痰。治用润法,方用润肺饮加杏仁、白蜜。火痰,治用清法,方用清气化痰丸。食痰,治用消法,方用保和丸、括篓丸。郁痰,治用解法。方用《三因》七气汤加郁金、富稀、香附。气痰,治用利法,症见咯不出,如败絮,如梅核者,方用七气汤、三仙丸。老痰,治用软坚法,药用海浮石、海蛤粉、芒硝、瓦楞子之类。顽痰,治用吐法,方用三圣散;虚者,参芦散加竹沥。

 辨病位而施治:痰在上,治以涌吐法,方用桔梗芦散或稀涎散。痰在下,治以导法,方用 导痰汤,痰在脾,色黄,滑而易出者,方用二陈汤加积实、白术。痰在肺,色白如米粒,涩而难出者,方用利金汤去姜,加玉竹,蜜水冲。痰在肝,色青而多泡者,方用川芎丸加星、枳。痰在心,色赤而结如胶粘者,方用半黄丸。痰在肾,色黑而多咸者,方用桂苓丸加泽泻、车前。痰留胁下,天阴隐涌者,方用二陈汤加白芥子。痰滞经络,筋骨荤捅者,药用荆沥、竹沥、姜汁行之;或旋覆花汤加桂枝。痰人四肢,手足疲软者,方用导痰汤加桂枝、姜黄、竹沥。痰成块流走不定,导痰汤加姜汁、竹沥。痰成核结聚项间,方用痰核丸。

 辨病候而施治:痰滞气逆多嗽,方用六安煎。寒涎沃胆不眠,方用温胆汤;多惊者,加蝎 尾。痰夹死血攻注,方用控涎丹加韭汁、桃仁、木香、胡椒、酸鲤甲。痰结窠囊呕吐,药用姜汁、竹沥、韭汁饮。中风痰迷心窍,属寒者,涤痰汤下牛黄丸;属热者,涤痰汤下二丹丸。癫痈痰闷抽掣,方用牛黄丸。

 辨病本而施治:脾虚湿痰,健脾以运之,方用四君汤、参木健脾丸。肺热火痰,清肺以润 之,方用清肺饮、四饮煎。脾肺气虚不运生痰,方用六君子汤加木香。脾胃气虚化生痰,用六君子汤加桔梗。脾气滞而生痰,方用异功散加砂仁。中气弱而生痰,方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虚夹湿,脉懦缓,痰清稀者,方用六君子汤,加炮姜;补中汤加茯苓、半夏。肝肾虚痰中见血,方用六味汤加乌贼鱼骨、参三七。肾阴亏火动痰升,方用五味天冬丸、百花膏。相火烁痰津涸。方用滋阴清化丸。肾阳衰水泛为痰,方用薛氏八味丸;如不应,真武汤。劳损咳白痰,痰如鸡蛋清,俗名白血者,方用补肺汤。

(2)痰病用药规矩

 辨病性而用药湿痰,主半夏,佐茯苓、苍术。风痰,主南星,佐前胡、白附子。燥痰,主贝母,佐栝萎、杏仁。火痰,主竹沥,佐花粉、黄芩。寒痰,主姜汁,佐半夏、苏子。食痰,用神曲、山楂、麦芽。酒痰,用花粉、白术、神曲,或四苓散。惊痰,用天竺黄、牛黄、胆星。老痰用海浮石、括栝萎、川贝。气痰,用广皮、积壳、郁金汁。胶痰,用橘红、杏仁、竹沥。痰核,用半夏、连翘、贝母、桔梗、枳壳、胆星、夏枯草。痰结,用朴硝、枳实、海藻、姜汁。 辨病位而用药痰在四肢,非竹沥不能达。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除。痰在皮里膜外,非 姜汁、竹沥、白芥子不到。痰在经络,非姜汁、竹沥不行。 辨病候而用药痰中带血,宜韭汁、阿胶。痰迷癫痫,宜控涎丹。气实痰盛,宜三子养亲 汤。实热老痰,宜礞石滚痰丸。风寒痰涌及小儿惊风,宜青州白九子。痰血塞心窍癫狂,宜白 金九。实痰积饮,宜小胃丹。 治痰特效药石膏,热痰能清,湿痰能燥,坚痰能软,顽痰能消。黄芩、青黛,堕痰火极效。枳实,治热痰,可惜其下行之力。五倍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元明粉,治老痰。硝石、礞石,治热痰,其能降火软坚。苍术,大能降火消痰结,研细和白糖舌舔服。

(3)治痰病方 防风丸,治风痰;青州白丸子,治寒痰;理中化痰丸,治寒痰;消暑丸,治暑痰;二木二陈汤,治湿痰;白术丸,治湿痰;润肺饮,治燥痰;淆气化痰丸,治火痰;保和丸,治食痰;栝萎丸,治食痰;瑞竹堂化痰九,治酒痰;七气汤,治郁痰;三仙丸,治气痰;控涎丹,治惊痰;青礞石丸,治老痰;三圣散,治顽痰;青绿丸,治顽痰;参芦散,吐痰;桔梗芦散,治膈痰;稀涎散,涌吐;导痰汤,降下;滚痰九,降下;利金汤,治肺痰;川芎丸,治肝痰;千缗汤,治喘痰;半黄九,治热痰;桂苓丸,治肾痰;旋覆花汤,治络痰;痰核丸,治痰核;痰核酒,治痰核;小陷胸汤,治痰痞;指迷茯苓丸,治伏痰;六安煎,治痰嗽;温胆汤,治胆虚有疾;涤痰汤,治痰迷;牛黄丸,治痰痫;二丹丸,治热痰;四君子汤,健脾治痰;六君子汤,健脾治痰;参术健脾九,健脾治痰;清肺饮,润燥治痰;四阴煎,清肺治痰;补中益气汤,补中治痰;六味丸,治痰血;八味丸,治痰血;百花膏,治痰嗽;五味天冬丸,治火升;滋阴清化丸,治相火;真武汤,治阳衰;补肺汤,治劳嗽;三子养亲汤,治痰逆;白金九,治痰血;苏子降气汤,降痰;润下丸,治热痰。 明清关于痰病治疗的思想、法则及圆机活法,遣方用药之法度,以及诸家治痰之特色,远 不止以上所述。如:龚廷贤等一些医家善用二陈汤为基本方加减化裁,治疗诸多由痰所致病 变。赵献可虽以肾虚为生痰之本,但不拘于从肾论治,主张脾肾双补。他认为,善治痰者,先 以六味丸、八味九、壮水之主,益火之源,复以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脾以制水。

 张介宾论痰病标本之治,主张治痰求本,健脾补肾。其云:“治痰之法元他,但能使元气日强,则痰必日少,即有微痰,亦自不能为害,而且亦充助胃气。若元气衰,则水谷津液,无非痰耳,随去随生,有能攻之使尽,而且保元气元恙者,吾不信也。故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景岳全书·杂证漠》在此基础上,张介宾又指出,诸家治痰之法,多有治其标者,虽不可执,亦不可废也。但强调分清标本缓急。明·李中梓推重“脾为生痰之源”的观点,主张“治痰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并告诫脾肺二经之痰不可混治。因“脾为湿上,喜温燥而恶寒润,故二术、星、夏为要药;肺为燥金,喜凉润而恶温燥,故二母、二冬、地黄、桔梗为要药。”(《医宗必读·卷九》)。李挺的治痰大法是:“常法顺气与分导,坠下温中润肺家,”而通用二陈汤,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尤为分导要药。“凡一切行痰、消克痰积之药,皆自此方而变化之也”。他对前人“痰元补法”之说持有异议,特别是对老痰凝滞胶固之症,认为非暂用温中药引导,必有格拒之患。对于风寒痰气的内郁之症,认为不用温散,则无以开结滞。明·梁学盂著《痰火颛门》一书,乃作者研究痰人二十余年临证之心得,反复申明“淡味养阴”之理,详为列举调理脾胃诸法,强调痰火病治应以理脾为其关键所在。清·赵学敏所著《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中,记载其预、串、截法治痰,可谓独具特色,取效峻捷。何梦瑶治痰强调虚不畏攻,注重去胃中之痰。沈金鳖认为,脾胃健运自元痰,故曰治痰先理脾胃;气道顺,津液流通亦无痰,故日治痰必理气。并论痰火导引、运动之法。清·尤在径在《金匾翼》中统论“治痰七法”,即攻逐法、消导法、和法、补法、温法、清法、润法。此七法从病机处着眼,大法分明,纲举目张;法中有法,人细人微。清·陈士锋对痰生于脏腑诸证候,及饮食不节,气机不利生痰证候,详论病机、治法及方药,可谓理、法、方、药,一线贯穿,论之有据,切于实用。此外,其辨痰病病症之阴阳、病位之上下、病情之真假,并立法处方。对初起之痰、已病之痰、久病之痰、老痰、顽痰的治疗,均各有法度,此皆可谓前所未有。清·王燕昌著《王氏医存》谈到,肥人多痰,源于湿与 积;肥人之病,皆因脾湿致胃主痰;治肥人之痰,重在健脾;肥人饮食起居当有所忌。清·程钟龄著《医学心悟》,对理脾化痰、宣肺治痰、补肾治痰、开窍通络治痰均有论述。其中开窍通络治痰是其特点。他以安神定志丸治癫,主铁落饮治狂,定痫丸治痫,搐鼻散取嚏。定痈丸、搐鼻散皆为程钟龄创制。 以上仅举例说明之,不足以概全貌。

 总结:综上所述,中医痰病学所研究的痰病,痰症以及某些夹痰之证,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涉及临床各科,因此历代中医文献中关于痰病学说的论述颇多,如“百病兼痰”“百病多由痰作宗”“五脏六腑具能生痰”,以及“痰饮为患,十人居其八九”“痰生百病食生灾”等等即是。中医痰病学术的发展有着美好的前景,日后祖国的传统医学必会发扬光大,会是拯救人类最有力的武器。

 

                               参考文献

   1.《新中医》五脏生痰。1983年版.

   2.《濒湖脉学》,《伤寒论》,《金贵要略》,《黄帝内经》。

   3。朱曾柏(湖北中医学院)《五脏生痰》。1988年9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