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探析

 fenbi5354 2010-04-18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探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全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2006年招生达750万人,在校生达到1800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创历史新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0%以上,远远超出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职业教育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专业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当今世界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发展又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企业发展、国家经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更加直接、更加密切。根据测算,我国国民收入增长额中,约有25%是由教育投资带来的收益。一位外国经济学家曾经做过研究,认为国民收入增加的部分,约有30%是因为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而且,一个受过初等教育的工人,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30%,一个熟练工人进修一年,可提高劳动生产率1.6倍。很明显,职业教育是实现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科技转化、技术更新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职业教育以及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需求相比还很不适应,全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城镇从业人员总量的1/3,而发达国家达到1/2以上;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21%,与发达国家30%的比例相比,差距还很大。在技能劳动者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为4%,而企业需求是14%,供需相差10个百分点,缺口上千万人,2001年起出现的全国性“技工荒”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以及高技能人才缺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核心。国家历来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然而一方面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人口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学校不能为其提供适合的、对口的专业技术培训,对专业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专业建设、招生、就业实行国家“统包”的管理体制,职业学校只需抓好教学质量,专业建设、招生、就业等问题无须过多考虑。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国家取消对学校的“统包”政策以后,对职业学校进行市场化管理,由市场来决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学校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改革办学体制、模式,把专业建设、招生、就业与教学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招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前提,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就业是学校生存发展的保障,专业建设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核心。现在,专业建设在学校生存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正在日益凸显出来,很多学校都在花大力气培育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打造拳头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从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专业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专业可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满足企业的需求;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专业可以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专业可以使更多的失业者就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所以,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核心,应当把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它作为立校之本。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专业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中,既要高瞻远瞩,又要实事求是;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又要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专业。一个学校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拳头专业,是这个学校的品牌,是经过较长时间无数人辛勤耕耘、倾力打造的结果,积淀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同时,培育了一流的教师队伍,创建了一流的教学设施、设备、实习场地、校园环境,是其他学校、其他专业无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中等职业学校应当保持专业建设的相对稳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科技、新技术、新产业的不断涌现,以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不可避免地要求学校不断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专业。新专业的开发,要注重前瞻性、科学性,只有服从和服务于学生就业、服从和服务于市场需求、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稳定,只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只有围绕劳动力需求、技术需求、人才需求、企业发展需求,只有围绕国家和地方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产业、文化产业,只有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人继续教育等开设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才有生命力和活力,才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向前发展;才能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专业的开发,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调查报告进行充分论证,预见到未来若干年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劳动力资源状况、就业形势等等;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考虑现有的师资、设备、设施、场地、教材等资源情况,量力而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专业建设。目前,云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根据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趋势,围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把原有的专业细化、深化,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进一步规范专业建设,建立专业“准入制度”。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处在初级发展时期,制度建设滞后,专业建设不规范。由于没有专业设置标准,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受利益趋使,盲目追逐社会上的热门专业,在不具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师资、设备、教材、场地等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开设新的专业,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需求,更是质量上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根本目的。只有建立一个有序、公平、规范的专业准入制度,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为此,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力度,真正把属于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利交给学校,确保学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制定和调整发展规划,自主调整和设置专业,实现自主办学。同时,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建立专业“准入制度”,设置专业标准,对新专业开发的论证报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师资、设备、教材、场地等必备的基础条件作出明确的规定,从宏观上指导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具备条件的给予大力支持。

  我们要本着讲发展不急于求成、讲创新不脱离实际、讲稳定不安于现状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态度,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高度重视专业建设,与时俱进地推动专业结构调整、新专业开发,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努力开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新局面。(责任编辑 从永刚)[社会主义论坛 第4期 2008年4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