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9中考考点梳理:文言文

 彩云追竹 2010-04-30

专家解读考点:

  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这一要求,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符合“浅易”这一标准。就2008年各地中考命题的实际看,一半以上考区的文言文阅读取材于课文,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桃花源记》《送东阳马生序》选用率最高。有近三分之一的考区从课外选材。还有的考区课内外兼顾,即一段课内,一段课外。根据笔者手头的试卷资料来看,比较阅读这一考查形式颇受各地命题者的青睐。
  从阅读的终极目的考虑,从课外选材,能更有效地检测出考生真正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课外文言文阅读中的疑难字词,命题人一般会在文后作出简明的注释。
  用作比较的语段,内容或写法上大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样,才能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比较大多从这三个角度切入:比较选段的人物,比较选段的思想感情,比较选文的写法。
  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
  中考文言散文阅读主要考查这样几项内容:
  1.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首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2.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3.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各地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毕业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5.归纳内容要点。属于文意把握题,考查你是否从整体上读懂了文章。
  6.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或写作手法作出自己的评判。解答评判类题目,首先要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看法: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提倡,还是批判,或者是一分为二辩证地看。要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如“我认为……是不对的”“我认为……值得提倡”等。其次,要从不同方面或从正反两个方面表述理由,这一层尤为重要,因为现在不少开放性题目的“评分标准”中都有“言之成理即可”之类的话,换言之,观点、意见可以不同,但一定要持之有据。
  7.拓展迁移。就是从阅读材料出发,联想、延伸到与之相关的话题、观点、材料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考查的着重点是知识积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典型例题透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
  A.期:造饮辄尽,在必醉
     与人行,相委而去
  B.曾: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
     不若孀妻弱子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故人不独其亲
  D.萧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根据下面句子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五柳先生的衣食志趣再现出来。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008年湖北恩施州中考试题)
  答案:1.B 2.(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工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示例:挡不住风雨的简陋居室冷清寂寞,破旧不堪的粗布短衣补丁无数,常常空空如也的锅碗瓢盆一贫如洗,但他却安然自若,不改己志。
  透视:陶渊明是我国东晋大诗人、散文家,我们已读过他的《归园田居》,还学了他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及其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体会到他朴素、洗练、自嘲、自赏的语言风格。
  第1题考查一词多义。加点词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曾”用在“不”之前,加强否定的语气,“曾不”相当于“竟不”。选项A中,“期在必醉”的“期”是期望的意思;“与人期行”的“期”,意思是“约定时日”,成语“不期而遇”的“期”也是这个意思。选项C中,“亲旧”的“亲”,是名词,意思是亲戚;“亲其亲”的前一个“亲”带了宾语“其亲”(他的亲人),所以是动词。选项D中,“环堵萧然”的“萧然”,意思是空寂;“满目萧然”的“萧然”,意思是萧条冷落。
  第2题句子翻译,这是每篇文言文阅读都要问津的。本题所选两个句子很有特色,都能展示传主精神风貌、思想性格、人生追求。
  第3题属于文意把握题。应在全面理解第一段意思的基础上回答。文中的关键词句是“好读书”“性嗜酒”“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著文章”,这四个方面不应该有遗漏。
  第4题涉及句意理解、人物形象分析,难点在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

常见失误分析:

   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5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朝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邹忌八尺有余
   乃重岳阳楼
  B.窥镜而自
   下其辙
  C.王之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
  D.皆于齐
   而往,暮而歌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及其结果。
  5.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2008年湖北襄樊市中考试题)
  答案:1.(1)穿戴(2)偏爱 2.B 3.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4.切身经历 齐王纳谏 5.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分析:第1题解释实词的意义,第2题考查一词多义,这两题的完成,都得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词不离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如果孤立片面地理解某个词语,往往会出现错误。
  第3题考查句子翻译,“虽欲言”的“虽”,不少同学受现代汉语的影响会错误地翻译为“虽然”。其实,文言文中的“虽”,好多情况下表示的不是转折,而是假设,本句中的“虽”也是如此,应该翻译成“即使”。
  第5题是道拓展迁移题,要做到由此及彼,即由邹忌成功的案例推广到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之所以动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那委婉讽喻的进谏方法。这样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邹忌并没有板起面孔,摆出义正辞严的态度,而是以与徐公比美、妻妾评议之闺房琐事引出。这种设喻的技巧,生动亲切,娓娓动听,饶有情趣,值得我们借鉴。

能力提升练习:

  Ⅰ中考试题精编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1)余幼时即学(2)录毕,送之(3)媵人持沃灌
  2.翻译下面的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4.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5.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2008年安徽省中考试题)
  (二)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1)暮冥冥( )(2)多于此()(3)春和明( )(4)不物喜(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微斯人,吾谁与归?
  3.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依次标在下面的方格中)
  4.《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
  5.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6.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2008年湖南长沙市中考试题)
  (三)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1~5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1)之( )( )(2)亲戚之()
  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翻译下列句子。(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含义:
  事例:
  (2008年广西百色市中考试题)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1)阡陌交通( )(2)便还家( )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08年吉林省中考试题)
  (五)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1)又何焉 间:
  (2)小惠未 徧:
  (3)神弗也 福:
  (4)牺牲玉帛 牺牲:
  2.下列四项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战/不物喜,不己悲
  B.小大狱/四时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我也
  D.登轼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答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曹刿:
  鲁庄公:
  (2008年江苏淮安市中考试题)
  (六)阅读下文,完成1~4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1)故不意也:(2)长跪而之曰:
  2.下列各组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秦王使人安陵君曰 ②太守
  B.①秦王不 ②俟其欣,则又请焉
  C.①安陵君其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
  D.①终守之 ②借子杀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2008年江苏徐州市中考试题)
  (七)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1~5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鱼而取熊掌者也 ②屋俨然
  B.①是故所欲有甚于者 ②同舍皆被绮绣
  C.①是亦不可以乎 ②然胡不
  D.①万钟我何加焉 ②庄子与惠子游濠梁之上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凡可以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
  C.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2008年湖南益阳市中考试题)
  (八)阅读《出师表》选段和《中国古代寓言选·晏子之御》,完成1~4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解释下列短语。(任选四个作答)(1)简拔:(2)裨补阙漏:(3)优劣得所:(4)意气扬扬:(5)名显诸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作者表达了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2008年江苏常州市中考试题)
  (九)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合。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词语。
  (1)谈笑有鸿儒( )
  (2)无案牍之劳形( )
  (3)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
  2.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4.简答题。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2008年福建厦门市中考试题)
  (十)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4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丘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不讲信用)
  C.及事(完毕)
  D.先一日(约定的日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相委去 ②杂然前陈者
  B.①计日告 ②传一乡秀才观
  C.①遂止野亭 ②骈死槽枥之间
  D.①为人若此 ②安陵君许寡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4.文段理解。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  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乙文侧重叙述。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2008年湖北潜江等地中考试题)
  
 
 
 
(十一)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5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今齐地方千里
  2.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数”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shù”,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②作名词,规律,气数。三读“shuò”,其义: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
  读音: 词义:
  3.下面几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1)时时而进 (2)中力拉崩倒之声
  B.(1)臣知不如徐公美 (2)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徐公 (2)骈死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 (2)吾欲南海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5.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又各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的方法,使景公明白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      的严重。
  (2008年湖北黄石市中考试题)
  (十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3题。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①泓:泓水。②既:尽,完了。③济:渡过。④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⑤陈:同“阵”,摆好阵势。
  1.解释划线词的意思。(1)公将之( ) (2)宋人成列(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用原文语句答题。
  甲文中“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      ;(2)       
  (2008年福建三明市中考试题)
  (十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此(2)日,更定矣(3)冻风时作,则飞沙走砾(4)而此地与余近
  2.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 的特点。
  5.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008年湖南常德市中考试题)
  (十四)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4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濂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乙】黄生借书说(节选)
  清·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作者)授以书而告之曰:“……予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做官)后,俸去书来,落落(堆积)大满,素蟫(书中蠹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同人共用)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
  A.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B.撰长书以为贽
  C.之论辨,言而色夷
  D.其借书亦
  2.甲文中哪一语句的“诸”字与乙文中“归而形诸梦”的“诸”字的意义、用法相同?
  答:这一语句是“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2)予幼好书,家贫难致。
  4.综合与延伸。
  (1)甲文作者借到书“手录”,乙文作者借不到书“形诸梦”,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共同心态?两文写作意图的共同点是什么?
  (2)假如你是马生或黄生,读到前辈的赠文,你心中会涌起哪些感想?
  (2008年江苏扬州市中考试题)
  (十五)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6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A.天大雨
  B.为天下,宜多应者
  C.援之曰
  D.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2.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佣者笑应曰/足肤皲裂不知
  B.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
  C.当立者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儿当死边野/又留蚊素帐中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4.【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5.对【甲】【乙】两段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既说明秦王朝法律苛酷,也点明了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B.陈胜、吴广决定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是为了让起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响应。
  C.孟冀祝贺马援得胜还朝反被责备的原因是:孟冀坐在座位上,对马援缺少应有的尊重。
  D.文中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由此可看出他不居功自傲,非常谦虚。
  6.【甲】文段中的陈胜和【乙】文段中的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
  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
  (2008年云南昆明市中考试题)
  (十六)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páo,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令嗥
  B.目似瞑,暇甚/甚仓皇
  C.狼不敢/跑号如
  D.相数十步/一狼径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2008年四川眉山市中考试题)

Ⅱ专项模拟训练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跟“邑人奇之”的“之”指代内容相同的一项是 ( )
  A.忽啼求 B.传一乡秀才观
  C.借旁近与 D.余闻也久
  2.用课文中的话介绍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1)五岁之时:(2)十二三岁:(3)二十岁时: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浯。(1)父异焉(2)邑人奇之(3)泯然众人矣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6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跟“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缘溪行,忘路远近
  B.渔人甚异
  C.而两狼并驱如故
  D.此则岳阳楼大观也
  2.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故事发生的时间,这篇课文可分作几层?请概括层意。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就学”的?
  5.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概括其性格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6.这篇短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三)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第一段“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的“翼然”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2.“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3.第一段作者由“环滁皆山也”起笔,依次描绘了哪些景物?
  4.比较下面两组句式不同的表达效果。
  【甲】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
  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醉翁亭,翼然临于泉上。

  5.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四)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5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第一段文字,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引导我们来到了小石潭边,看到了多种不同的景物。如果让你把这段文字分为两个层次,你觉得应该从哪儿划分开?为什么?
  2.小石潭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特点的?
  3.作者描写潭中的鱼,采用了怎样的写法和修辞手法?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分别写的是什么?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五)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5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湖心亭看雪》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文章开头交代时间为什么要使用明代的帝王纪年?
  3.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写堤、亭、舟、人?
  4.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5.舟子为什么说作者“痴”?
  (六)阅读下文,完成1~6题。
  记王忠肃公翱事
  崔铣
  公为吏部尚书,忠清为英皇所任信。仲孙以荫入监,将应秋试,以有司印卷白公。公曰:“汝才可登第,吾岂忍蔽之哉?如汝误中选,则妨一寒士矣。且汝有阶得仕,何必强所不能,以希冀非心邪?”列卷火之。
  公一女,嫁为畿辅①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②,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③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④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⑤宛然。
  【注释】①畿(jī)辅:旧称首都周围一带。②长铨:担任吏部的长官。③驾:坐车。④阳:表面上,假装。⑤识:同“帜”,标志,记号。
  1.对句中划线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婿不遣(坚决) B.婿不调(竟然)
  C.今以半公(赠别) D.非贿得之(这)
  2.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而翁长铨 B.公固知某不贪也
  C.内所著披袄中 D.列贾五百金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2)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
  4.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内涵。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
  5.本文通过“列卷火之”“拒婿调迁”“珠还原主”三则小故事,表现了王翱怎样的美德?
  6.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七)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5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1)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不受。(2)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3)遇敌不动。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三个句子的意思。(1)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2)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3)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3.这篇简短生动的人物传记对岳飞一生的行事进行了总结,请根据内容概括出岳飞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4.岳家军为什么能赢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声?
  5.《满江红》是岳飞很有名的一首词,你能写出其中的一个名句吗?
  (八)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5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1)又无硕师名人与游(2)礼愈(3)濂以实对(4)间召问群臣臧否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2)诚然,卿不朕欺。
  3.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4.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参考答案:

  Ⅰ中考试题精编
  (一)1.(1)爱好(或"特别爱好""喜欢")(2)跑(3)热水2.(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2)我求学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像这样。 3.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4.(1)得书之难 (2)求师之诚 (3)求学之苦 5.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3)学习要敢于发问。(4)学习要有主动性。(5)学习要勤奋刻苦。(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惧艰难。
  (二)1.(1)迫近(2)在,到(3)日光(4)因,因为 2.(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3.!,,? 4.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 5.示例:醉翁亭清幽秀美 桃花源恬静优美 小石潭凄清幽邃(抓住景物特点,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 6.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与他"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刻苦自励"分不开的。(抓住"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刻苦自励"等关键语句,与《岳阳楼记》中的胸襟抱负联系起来谈即可)
  (三)1.(1)放弃 离开 (2)同"叛",背叛 2.D(D项"以"是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1)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关键词:"非",不是;"池",护城河)(2)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关键词:"至",极点;"顺",归顺,服从) 5.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抗震救灾。(能举类似一例即可)
  (四)1.饮酒(归园田居)(只要是陶渊明著名诗作即可) 2.(1)交错相通(互相通达)(2)同"邀",邀请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示例略,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 5.示例略,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
  (五)1.(1)参与 (2)遍及,普遍 (3)赐福,保佑 (4)指猪、牛、羊等祭祀用品 2.B 3.(1)衣服食物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2)这才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没有了。4.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有远见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善于纳谏。
  (六)1.(1)同"措",置,放 (2)道歉 2.B 3.(1)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2)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4.示例: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等,言之有据即可)
  (七)1.D 2.C 3.B 4.(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2)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5.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答"舍生而取义者也"或"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亦可)。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作"鱼",将"义"比作"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八)1.(1)选拔 (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各诸侯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2.(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3.D 4.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晏子的标准: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九)1.(1)博学的人 (2)使身体劳累 (3)所以,因此 2.D3.(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2)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4.(1)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2)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语言表达清楚流畅。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十)1.A 2.C 3.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4.(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失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做好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十一)1.今/齐地/方千里 2.shǔ 列举 3.B 4.(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2)让各位诸侯听说这件事情后,认为我们的国君把鸟看得很重而把人看得很轻。 5.广开言路(纳谏) 不杀烛邹 借事说理(或: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 正话反说(或:以退为进、归谬法)
  (十二)1.(1)击鼓(击鼓进军)(2)已经 2.(1)(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2)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3.齐人三鼓 彼竭我盈(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仅答后半句也可)(2)既济而未成列
  (十三)1.(1)客居 (2)这 (3)起,兴起 (4)刚好,恰巧2.A 3.(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城里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4.宁静清绝(或: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生机勃勃(或: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 5.要点:甲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
  (十四)1.A.朝廷 B.长信 C.平和 D.像 2.假诸人而后见也 3.(1)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2)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4.(1)示例:要求读书学习的迫切心情。劝勉后辈珍惜当下条件,刻苦读书学习。(其他说法言之有理亦可)(2)要点:一是敬佩或感谢;二是决心,不辜负希望。(其他说法言之有理亦可)
  (十五)1.A.适逢,恰巧遇到 B.同"倡",倡导 C.告诉;对……说 D.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2.D 3.(朝廷)征发九百名贫苦百姓去驻守渔阳。 4.鱼腹藏书(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5.C 6.都有远大志向,都有为国献身的精神。
  (十六)1.B 2.(1)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2)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3.D4.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游戏,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Ⅱ专项模拟训练
  (一)1.C(指代方仲永。A项指代"书具",B项指代"其诗",D项指代方仲永年少即可作诗这件事) 2.(1)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不能称前时之闻。(3)泯然众人矣。 3.(1)父亲对此感到诧异。(2)同县的人觉得他很奇异。(3)毫无特色,只是个一般的人了。 4.(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二)1.C(均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分两层。第一层(开头至"蒙乃始就学"),写孙权劝学;第二层,写吕蒙才略大进。3.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成为博士吗?只不过希望你应当浏览一些典籍,知道历史上的事情罢了。你说有许多事务缠身,哪比得上我(的事务繁多)?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益处。 4.先明确学习的目标,之后用事实证明吕蒙不愿学习的理由站不住脚,最后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5.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关心爱护,要求严格,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吕蒙:吴国名将,知错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鲁肃:吴军统帅,对朋友的进步由衷高兴。6.示例:开卷有益,无论如何忙,学习还是应该坚持的,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三)1."像鸟展翅的样子"或"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2.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3.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等景物。 4.甲采用的判断句式"……者,……也","者"在前提顿,"也"在后肯定、强调,这种表述给人的感觉,先是心理上的惊异、发现,后是领会,读来有抑扬、起伏之感;这种句式的多次出现,还揭示了景观的目不暇接和思绪的源源不断。乙用的是一般描写的句式,先点出景观名称,后加以描写;这就表现不出心理惊异、发现和理解的过程,其表达就很一般了。 5.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那从两座山峰之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
  (四)1.从"全石以为底"之前划开。第一层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层写小石潭的概貌。 2.水特别清澈。第一段直接写了"水尤清冽",第二段通过写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借一样写出了水的清澈无比,太阳光能直射到水底,鱼儿的影子清晰地落在潭底的石头上,这更显出水的清澈。 3.写鱼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也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写的是通到小石潭里来的小溪,"犬牙差互"写的是溪岸。 5.(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晃动,连缀,参差不齐,随风飘动。(2)潭水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像是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也没有。
  (五)1.(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2)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2.说明在作者心目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表现出对故国的怀恋。 3.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而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抓住了茫茫雪景中的特点。 4.不多余。这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 5.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无疑又是对作者高雅情致的称颂。
  (六)1.B(应释为"终于") 2.B(A项中"而"同"尔",C项中"内"同"纳",D项中"贾"同"价") 3.(1)况且调动我的官职,就像摇动树让枯树叶落下来一样容易,可是(父亲)一定这么吝惜(小气)是什么缘故呢?(2)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恐怕苦于穷困吧? 4.简洁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女婿要挟岳母向岳父说情的心理和神态。 5.克己奉公、廉洁自持的美德。6.选取生活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是本文选材上的突出特点。(七)1.(1)推辞 (2)督促 (3)突然 2.(1)皇上整天勤于政事,难道大将该有安乐的时候吗?(2)每次调集军粮,他总是皱着眉头说:"东南老百姓的财力已经用尽了!"(3)(他)一次又一次地辞谢升官,总是说:"都是将士出的力,岳飞有什么功劳呢?" 3.(对父母)至孝(对皇帝)至忠,治军有方,体恤百姓,关心将士。 4.主要是因为岳飞平素治军严格,关心将士疾苦,军队所向披靡,所以才赢得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声。 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或: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八)1.(1)担心 (2)周到 (3)全,都 (4)好坏 2.(1)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2)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3.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 4.艰难求学和答皇上问两件事,可以看出他的谦恭和诚实。 5.示例:甲文:虚心求教才能学有所得。乙文: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