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bc

 双元管理 2010-05-07
          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作ABC理论。 

   ABC来自 3个英文字的字首。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是A引起。RET的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当我们的日常生活出现问题,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认为,是那些发生了的事情使我们感到难受。例如,当我们感到愤怒或忧伤,我们会认为是别人使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受;当我们感到焦虑、受挫或忧伤,我们倾向于责怪自己的处境。然而,正如埃利斯指出的那样,并不是人和事让我们喜悦或悲伤--它们只不过是提供了一种刺激。其实,是我们的认知决定了我们在特定情况下的感受。

  为了阐明这一理论,埃利斯提出了“A-B-C”模型:

  A代表“前因”(antecedent)(引发反应的情况)。

  B代表“观念”(beliefs)(我们对该情况的认知)。

  C代表“结果”(consequences)(我们的感受和行为)。

  尽管我们倾向于责怪“A”(前因)造成了“C”(结果),其实是“B”(观念)使我们产生了那样的感受。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设想你约会要迟到了,你感到很着急。

  A:前因:约会将要迟到

  C:结果:焦虑,烦躁,开车鲁莽

  你感到焦虑(C),不是因为你将要迟到(A),而是因为你认为自己必须守时并且担心迟到的后果(B)。在这种情况下使人感到焦虑的典型观念包括:“我必须守时。如果我迟到,别人就不会喜欢我了。不论何时,我都必须得到每个人的赞赏。如果他们对我有看法,那可麻烦了。”
 
 
 
 

行为的决定因素:中介变量

 

托尔曼强烈反对把行为看作是刺激-反应的简单做法,认为介于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心理过程与有机体所作出的行为反应具有密切的关系,他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认为认知、期望、目的、假设和嗜好等都是中介变量的具体表现形式。他还认为,对于行为的最初原因以及最后引起的行为本身都应该进行客观的观察并在操作上给以规定。

 

托尔曼试图从可以观察到的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探索有机体的内部过程,从而解答有机体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的原因。托尔曼曾经说过,中介变量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但它是引起一定反应的关键,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只有搞清楚中介变量,才能回答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为什么能引起某种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反应。

 

最初,托尔曼把中介变量划分为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两大类,前者本质上是就是动机,后者则包括对客体的知觉、再认等。认知变量是对“是什么”问题的回答,而需求变量则是对“为什么”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中介变量,通过实验设计并加以数量化,就可以被人们间接地推断出来。例如,他以动物被剥夺食物的时间来定义饥饿,根据某些操作的测量来定义能力等等。后来,受格式塔心理学派勒温(Kurt Lewin)的影响,托尔曼将“生活空间”、“心理场”等概念引入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对中介变量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把中介变量划分为三大种类:需求系统、行为空间和信念-价值体系。

 

 

中介变量是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变量,代表着反应的内部心理过程。人们认为,华生的S-R公式是“空白的有机体”,即排除了有机体的心理状态;而托尔曼的中介变量则深入到个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有助于说明行为的个别差异。可以说,托尔曼是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来解释有机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对于华生的“边缘主义”,他是一位“中心主义者”。托尔曼的观点,在当时被很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瑞典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的基础上,曾提出过“S→AT→R”的公式,认为来自客体的刺激(S)要经过主体认知结构(A)的改造和扩展(T),然后才能生成主体的反应 (R)[5]。在这个主客体传受的过程中,受者的认知图式(AT)经常要被激活和重构,平常所处的文化环境、所接触的媒介信息等都在这个认知图式的重构中起着巨大作用。


 
1、所谓认知图式是指认识主体凭借对象性活动逐步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着的概念框架和思维定势,它体现了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对象的一种能力,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规则、程序和方式
 
 

“认知图式”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他认为,发展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而所谓图式正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

过去我们常常说,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在这一提法中,我们看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反映。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同样的人和事,每一个人所作出的反映和判断往往是截然不同的,这是因为所有的意识和人的主观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所有的意识和每一个人的认知图式有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图式,通过这个认知图式,他就会对他所接触的人和事进行判断,当面前的这个人和事符合自己的认知图式时,他就会作出肯定的判断,反之就会作出否定的判断。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在对人和事往往会作出和大家不一样的判断,他们比其他人分析得更加透彻、更加高明,这恰恰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图式的结构比其他人的要复杂和深厚得多。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一个人的认知图式里从来没有听说过黑格尔是何许人时,当别人提到黑格尔时,他的认知图式就会出现“零反应”。每一个人最初的认知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如握拳反射、吸吮反射这些人的最基本的反射等。不过人的认知图式主要形成于后天,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生活阅历、社会交往、阅读经历等种种因素都会构成人的认知图式。拿我们记者来说,虽然我们没有当过工人、农民、科学家,脑海里没有对这些人物的认知图式,但是从事这些职业的人都可以在我们的笔下熠熠生辉,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经历、交谈等各种方式把这些原来我们陌生的认知补充到我们的图式当中。

许多记者在写稿件时,经常不是通过自己的认知图式在写稿件,写稿时丝毫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仅仅是在复述采访对象的话,这样的稿件充其量只是一个复制品。区别稿件好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稿件中有没有记者自我的认知,有没有记者的智慧在其中,可以说报纸上的精品都是能看到记者的认知,记者闪光的智慧。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建立自己的认知图式,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一系列的认知图式,才能更好地发挥我们的认知图式。

每一个人的认知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变更我们的认知图式呢,皮亚杰提出了两个“化”,即“同化”和“顺化”。按照皮亚杰的说法,“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也就是说,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把来自外部的信息吸收进来,成为自己的认知图式的一个内容,这样原来自己本来不懂的东西,通过吸收“同化”,就成为自己的认知了。

在我们身边有的人进步飞快,就是因为他通过大量的阅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等等途径,不断把外部世界的经验、知识吸收到自己的大脑中,每天都能把新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认知图式的一部分,日积月累,不断吸收,不断“同化”,他的认知图式就变得越来越丰富起来。而那些从不吸收外部的信息,从不尝试改变自己认知图式的人就会变得思想封闭,很难进步。 “顺化”就是“同化性的结构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即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情境时,有机体就会对自身的图式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情境”。简而言之,就是当大脑接收到许多外部信息时,按照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式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解释和吸收,这时就需要自我主动调整或改变自己的认知图式,再对事物进行重新认识和判断,最终会找到一个合适的视角。“顺化”可以使个体创立新的认知图式或调整原有的认知图式。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检查自己有没有吸收新的知识、新的经验和智慧,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经历去吸收和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以此来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认知图式,这样我们每一个人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我们每个人在一坐胎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后来随着胎教、早期教育、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我们具有了认知图式。下面是对认知图式的解释: 图式 schema 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 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的认识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因此,在康德那里,图式是一种先验的范畴。当代知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赋予图式概念新的含义,成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他把图式看作是包括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在内的从经验到概念的中介,在皮亚杰看来,图式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构。他反对行为主义S→R公式,提出S→(AT)→R的公式,即一定的刺激(S)被个体同化(A)于认知结构(T)之中,才能作出反应(R)。个体所以能对各种刺激作出这样那样的反应,是由于个体具有能够同化这些刺激的某种图式。这种图式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能过滤、筛选、整理外界刺激,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认识,从而建立新的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虽然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但一经和外界接触,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就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他用图式、同化、顺化、平衡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个体认知结构的活动过程,形成他具有自己特色的建构理论。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心理结构或认知结构,正是在与环境的不断的适应过程中,在这种动态的平衡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他提出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是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让儿童获得充分活动的机会,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是极为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我们成年以后,认知图式的运用已经成了习惯,已经不能像孩子一样的,不受认知图式的影响的生活了。这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接受新鲜事物慢,处理事情过于自我等等。个人人为我们的很多的痛苦,也来源于这个认知图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